隱姓埋名,在不少人的認知中,是電影故事里,那些有過復雜過去,想要人生重新開始的人會做出的選擇。很多影視劇里,臥底警察為了工作,隱藏身份,過著雙面人生的劇情,也在情理之中。
但如果一個人曾經是犯罪的親歷見證者,并對破獲案件、懲治罪犯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接下來的人生,又如何平安度過呢?
這個問題,是一位名叫Abraham Badru亞伯拉罕·巴德魯的26歲年輕人,一直以來的疑惑。
11年前,巴德魯還是個住在東倫敦的普通青少年。作為尼日利亞的移民,他和離異的母親相依為命,是家里唯一的頂梁柱。貧困的生活,并沒有讓巴德魯氣餒。他學習成績尚可,也一直是媽媽眼里,懂事的兒子,從來不主動惹是生非。
因為房租的關系,媽媽不得已,只能帶著孩子們搬到東倫敦一處租金便宜的地段。這里,是許多窮困移民的聚集地,犯罪率居高不下,幫派爭斗每日上演。
巴德魯的不少同學,就是幫派的成員。他們力邀對方加入幫派,平時的聚會也把他叫上。為了在學校不被穿小鞋,巴德魯有時也會去坐一坐。
但一切都在2007年的一個雨夜改變了。那晚,巴德魯應約前往幫派的聚集屋,卻看到了令他恐懼的一幕:9個和他一般大的男生,正在輪奸一個剛剛滿14歲的少女。
那一刻,巴德魯嚇得說不出話。但他很快回過神,趁著成員們去廚房喝水時,他悄悄問了姑娘一句:“你是被強迫的嗎?”姑娘無力地點了頭。
聽到答案后,巴德魯猛地關上了門說:“快跑,我堵住門。”當姑娘翻出窗逃走后,巴德魯也飛快地跑走了。
最終,警察將這個團伙一網打盡,兩位成員被判了無期。與此同時,警察公開表彰了巴德魯,獎勵他國家警察勇敢獎,還發了500英鎊的獎金。
但當所有人都覺得巴德魯是英雄楷模的時候,這也是他走向悲劇的開始。
幫派成員坐牢后,受害的14歲少女在警察的保護下有了新的身份和經濟支援,開始了全新的生活。而保護她逃跑的巴德魯,只在求證期間得到了保護,被送到了新的地點生活。案件結束后,保護也結束了,更談不上其他的幫助。
2007年到2008年的審問期間,盡管被警方保護了起來,巴德魯仍然收到了無數條幫派成員發來的威脅信息,揚言要“剁了你”。
恐懼之中,巴德魯最終和媽媽從倫敦搬到了布里斯托生活,并在那里讀完了高中,之后入讀了格勒斯特郡大學,最后拿到了運動教學的碩士學位。
出落地格外優秀的巴德魯,畢業后拿到了一個體育訓練隊的招聘,但他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因為,工作的地點,在倫敦的中心區。
昂貴的房價讓他犯了難,存款也支付不了房子的首付,不得已,他和媽媽搬回了房租便宜的東倫敦。他能做的,只是換一個稍遠的小區,祈禱自己不再碰到“舊人”。
一切就像惡夢般一一成真,巴德魯先是在酒吧附近遇見了幫派成員,接著,又在一家健身房里遇到了同一群人。兩次,他都倉皇逃走。
沒過多久,他的車突然被毀壞,輪胎被戳。巴德魯的媽媽說,她有了不好的預感,開始和兒子計劃趕緊搬走。
但說什么都晚了。今年3月25日的晚上11點,巴德魯剛剛停好車要走回家時,突然遭到槍擊,當場不治身亡。而他的媽媽,聽到了門外兒子被殺的槍聲,夢魘成了現實。
當大家都在惋惜巴德魯的離世時,他的媽媽絕望地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得救的姑娘有了新的身份、新的生活,被保護成了法律賦予她的權利。但我的兒子,因為勇敢得到了認可,卻也因為勇敢,最后慘遭報復。”
“他也是受害者。”
證人,在完成作證的義務后,還能得到保護嗎?這個疑問,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討論。
在英國,有英國個人保護服務運營的,國家證人保護系統,隸屬國家犯罪局National Crime Agency。這個系統,專門保護那些罪案的證人,和有著極大被害危險的個人。
可是,巴德魯的案子卻陷入了一個真空里:他完成了證人的使命,也得到了保護,后續的發展,沒人能夠預料。
而要說把證人保護地妥妥當當,終身受益的,大概就是美國在1970年建立的,聯邦證人保護項目United States Federal Witness Protection Program。這個項目由美國司法部管理,法警局執行,保護過程涵蓋審判前、期間、之后。
證人申請項目后,他們和家人很快會得到新的身份,改名換姓變更社保號碼的同時,通過各種交通方式,坐船、快遞車、直升機等,被轉移到新的住所,并得到經濟補助和心理咨詢。目前有超過8500名的證人和他們的家庭加入了保護項目。
但這樣的方式,也會給證人和他們的家庭帶來極大的壓力。進入項目后,他們被動地“人間蒸發”,和過去割斷聯系,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這對那些不能帶走兒女的證人來說,是非常大的心理折磨。
為了活命,隱姓埋名過一生,如此的付出,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
在中國,新刑事訴訟法規定:“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罪、恐怖活動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證人、被害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采取保護措施(不公開真實姓名、住址、工作單位信息;不暴露外貌、真實聲音)”等等。
這不免令人想到,那些位于緝毒一線的臥底警察們。在很多的報道里,匿名接受采訪的警察們都表示,從來不敢和家人在公眾場合散步,也從來不提及家人的任何信息。保護別人的人,也最怕保護不了自己的家人。
無論是拉了落難少女一把的巴德魯,還是隱姓埋名遠走他鄉的重要證人,或者是站在一線,勇敢對抗罪犯的警察,希望正義永遠站在他們和家人的一方,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
當證人完成了證人的使命,面對可能的報復和打擊,誰都不能預料,誰也不想看到悲劇。要做的,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