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媒看人
“男大當(dāng)婚,女大當(dāng)嫁”。自古至今,人們普遍把男婚女嫁當(dāng)做人生大事,極為重視。王連鎮(zhèn)峨石山清末舉人姜海峰,寫過—部《士庶婚禮考》,對古代士大夫階級和普通百姓的婚禮,進行了廣泛的考證。總結(jié)當(dāng)今威海的婚嫁,大體分為以下幾步:
說媒看人
說媒,俗稱說親。通過媒人說合,男女雙方有個基本輪廓后,開始在媒人的撮合安排下,第一次見面,如果雙方印象良好,就把情況告訴媒人,以后單獨走動,當(dāng)今社會,會留下通訊方式,以便以后聯(lián)系。
看地方
俗稱“喝面”。男女雙方有了良好的印象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感覺可以繼續(xù)發(fā)展,女方就到男家實地考察父母、兄弟情況及新房等條件;男方家長則備面條招待,女方留下喝面就表示同意繼續(xù)發(fā)展戀愛關(guān)系,不喝面則戀愛關(guān)系告吹。
過年
女方頭一次到男方家過年,男方要送女方錢物,前些年給錢都給101元,取意百里挑一,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都給1001,取意千里挑一。
送日子
結(jié)婚日子由男方選定,謂之“擇好日”。將選定的婚嫁“好日”送至女方家以征求同意,俗稱“送日子”。境內(nèi)各地多在“送日子”的同時向女家送聘禮,俗稱“下彩禮”“送彩禮”。舊時,富裕之家彩禮豐厚,金銀首飾、錢幣、布料、小麥、全豬、全羊無所不有;而貧寒人家用作彩禮的不過是一兩塊做衣服的布料,所以一般百姓又稱下彩禮為“送衣裳面兒”。榮成稱“送彩禮”為“送年豬”。一般于婚前一年或半年內(nèi),雙方協(xié)商送不送年豬。送年豬,則女家必須準(zhǔn)備嫁妝;不送年豬,女家只備被褥,不備箱柜等嫁妝。女方接受年豬后,將豬肉分送家族近支及親戚朋友,親朋收到肉后,把準(zhǔn)備好的賀禮送到女家,俗稱“添箱錢”。
結(jié)婚
境內(nèi)俗稱男子娶親為“將媳婦”,女子出嫁叫“出門子”。“好日”前一天,榮成、乳山等地的女家要向男家送嫁妝。文登、威海等地則是迎娶之日嫁妝隨花轎一起到男家。結(jié)婚之日,男方備官轎、彩轎各一乘,新郎乘彩轎親自到女家迎娶,返回時新娘乘彩轎,新郎改乘官轎。上轎前,女家要為新娘開臉、上頭。上轎時新娘腳不能沾娘家的土,要由哥哥從閨房抱到轎上,謂之“抱轎”,女方兩位送客的親屬及嫁妝隨轎而行。男家張燈結(jié)彩、門貼喜聯(lián),沿來轎的街道貼喜字,以迎新人。娶親轎子要在正午或稍早趕到男家。轎落門口,新娘由男家的嫂或嬸扶下轎,踏過地上鋪的地毯或席子,跨過放在門檻的馬鞍,領(lǐng)進庭院,俗稱“領(lǐng)口”“領(lǐng)媳婦”。在庭院行“拜天地”大禮后,新郎新娘入洞房,同飲一杯酒,俗稱“吃義和盅”。新郎退出,新娘坐床(舊時要坐床3天,名曰“坐三日”)。中午,男家擺酒席,大宴賓朋。晚上,親戚朋友、街坊鄰居都來鬧洞房,俗稱“看媳婦”。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新郎偕新娘拜謁祖廟并到本族長輩家中磕頭拜見,然后到叔、伯或分居的哥嫂家吃早飯,俗稱“搬二日”“搬三日”“搬媳婦”。
送嫁妝
吉日的頭一天上午,女家便向男家送嫁妝。過去,榮成送嫁妝講究人抬,兩人抬一件,即使一把椅子也要兩人抬。所以,“送嫁妝”的隊伍浩浩蕩蕩,嫁妝大都是紅顏色,十分鮮亮、顯眼。由于“送嫁妝”走村串街,招人觀看,女家盡量把嫁妝辦得體面。
鋪床
男家委托不忌諱屬相的“全和人”,即上有父母公婆、下有子女、丈夫健在的女性來布置洞房,實際是鋪炕或鋪床。因為此前,男方已將洞房布置停當(dāng)。鋪床之前,要開女方送嫁妝的箱子,以便取出被褥。此時,由新娘家的來人,現(xiàn)在都是由新娘自己掏出鑰匙打開鎖,男方的大伯哥或“全和”的伯、叔,一手持搟面杖,一手拉開箱門,用搟面杖在衣物中攪一攪,趕走路上沾來的晦氣和不祥之物。
合巹
俗稱“吃入婚盅”, 鋪床以后,女儐相在新娘臉上象征性地搽點粉,謂之“添胭脂”,現(xiàn)在由跟妝的化妝師負(fù)責(zé),叫補妝,補妝后開始吃合巹飯,也稱“喝交杯酒”、“合婚酒”“吃入婚盅”的。用一根紅線兩端各拴一枚銅錢放在兩只酒杯里,也有拴棗的,用食盒里的兩瓶黃酒拔去蔥,將酒斟進杯里,分別送給新郎和新娘。新郎和新娘兩臂交叉各喝一口,謂之為喝“交杯酒”,再交給女儐相,女儐相將兩杯剩酒兌在一起,又分成兩杯,新郎和新娘再各喝一口,謂之喝“同心酒”,吃飯的筷子必須用新郎從女家?guī)Щ氐哪莾呻p。
看出息與站九
新婚三日后,新娘家人要擇日到新郎家看望新娘,俗稱“看出息”“望出息”,乳山稱“開箱”。《威海衛(wèi)志》載,婚后第九天,新郎陪伴新娘回娘家省親,俗稱“站九”,也稱歸寧。當(dāng)日即回稱“站單九”,兩日返回稱“站雙九”。榮成則有“站七回八,兩頭一齊發(fā)”“站七回九,兩頭一齊有”之俗語;乳山則于第四日回娘家“站九”,也稱“瞻四喜”。新中國成立后,多改在新婚后第二日或第三日回娘家省親,但習(xí)俗仍稱之為“站九”。站九時,女家要烙“喜餅”,文登、榮成、乳山稱“媳婦餅”,環(huán)翠區(qū)要烙“抓果”,由女兒帶回婆家分贈親友、鄰里。自婚宴設(shè)于賓館、飯店起,女家要在結(jié)婚前日將“喜餅”、“媳婦餅”或“抓果”送到男家,待婚宴結(jié)束時分贈賓朋。
歡迎關(guān)注:新浪微博@威海市旅游發(fā)展委員會
旅游咨詢:0631-5312301
歡迎投稿,郵箱:whtou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