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眼中只有鮮花
當你目中只有光影
當你耳中只存清風
當你衣袖沾滿花香
這一個春日
是否你可以避開車馬喧囂
是否你可以心中修蘺種菊
是否你可以守著一抹暖陽
是否你可以伴著輕淺文字
讓現實憂傷暫時剝脫
讓顫抖的夢生活在別處
讓詩和遠方近在咫尺
讓方寸之間心在天涯
陌上花開
徐徐歸矣
我獨自享受
這紅塵陌上的浮世清歡
老師說過早上的光是攝影最好的光之一,為了不錯過這份美光,我不到七點就背上相機直奔永定河綠色港灣郁金香節,去逢一場葳蕤芬芳的花事。
近五十公里的車程也是夠遠的。我越發感謝手機地圖導航強大,有了它,路癡的我也不怕。我跟著它,一路上陽光與音樂相伴,不急不慌奔向那花的海洋。
進了園中夾路白中帶粉的海棠一簇一簇花朵怒放成一片片天邊緋紅的云彩。那粉紅中帶著一種羞羞答答的嬌柔,惹人無限疼惜愛戀。此情此景讓我想套用徐志摩的有名的詩句: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海棠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灼灼燦燦的海棠花,還有“解語花”的雅稱。“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不知在月色空蒙的深夜,大詩人蘇軾和海棠花兒,誰又是誰的解語花呢?
一陣風乍起,攪動著清香四溢,沁人心脾。隨風飄落的花瓣,翩翩起舞,做著與海棠樹的最后華麗告別,去奔赴她生命的歸處。
盈一袖海棠花香,任花瓣飄落肩頭,呆呆地不忍拂去 ,唯怕是“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想來做一只小蜜蜂是幸福的。它的一生都與花朵為伍。時時聞著花瓣清香撲鼻,刻刻舔舔花蕊甜蜜醉心,輕盈調皮我自逍遙。
喜歡余秋雨先生的一段文字:
給一個微笑的理由,別讓心承載太多的負重;給自己一個取暖生命的方式,以風的執念求索,以蓮的姿態恬淡,將歲月打磨成人生枝頭最美的風景。
穿過海棠花海就是成片五顏六色的郁金香區。
郁金香原產中國古代西域及西藏新疆一帶,是土耳其、荷蘭、匈牙利等國的國花。
郁金香的花語是表達愛和永遠的祝福等。
清晨的光線斜斜照在大地上,柔和溫潤,清爽怡人。我盡量利用這段時間,用照相機捕捉郁金香上的炫光媚影。
當我偶爾在逆光情況下拍攝郁金香時,竟然發現平凡的光仿佛變成精靈,神奇地為花朵注入了靈魂,讓它們華麗變身。
我屏住呼吸,捕捉著這一份份的驚艷。
在光影下我反復實踐練習著老師講的攝影多重曝光,賦予現實以虛幻的色彩。
看風中搖曳的郁金香像不像一幅色彩艷麗的油畫。
看著那些普通的花在相片上呈現出如此的炫彩讓我想起了寫過許多美食的汪曾祺先生,他的作品經常讓我讀得口舌生津,非常喜歡,可是在一篇他兒子回憶他父親的文章里我讀到:
“汪先生的兒子汪朗卻說:你們都被老頭兒騙了!老頭兒有一種固執的觀念,總是把生活中他認為美的一面展現給讀者,而把那些不好的東西自己藏起來。
要想真正讀懂汪曾祺,就要看到他內心悲觀的底色,但是,或許悲觀的人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更容易體會到生活中微小的美好。”
汪老就是我生活的榜樣。時刻告訴自己要保持一顆童心,這樣就可以將身邊些許的美好努力篩選放大,于生命悲哀的底色中將微小的幸福吹成大大的氣泡,然后讓它漂浮在陽光中,發出美妙炫目的光彩來……
我不停地各種晃動,拉出不同的光影,玩的不亦樂乎。
看這張相片讓我想起楊絳先生翻譯英國詩人蘭德的一段話: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英國詩人蘭德
最后是我嘗試用黑白色調來表現郁金香,很特別。
除去顏色的郁金香有了另一種凜然風骨,讓我想起來元代王冕的《墨梅》:
吾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流清氣滿乾坤。
越來越覺得人是需要獨處的,享受一個人時光。在那里我可以放空自己,于安靜的豐盈, 簡單的愉悅中與自己相處聆聽自己的心語。
陌上花開,徐徐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