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這幾年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們和西方發達國家面臨了一個同樣的問題。那就是低生育率,人口開始負增長。
這似乎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發達經濟體的通病,相反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人口增長相對快速。這也符合目前人類發展過程中的規律。
在西方社會物質不能極大滿足的條件下,人口的增長也是很快的。中國過去經濟并不發達的時期人口增長同樣很快。
可是一旦當社會進入到物質相對滿足,精神需求更高的時代。整體的生育率就開始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有人把它歸咎于高房價和高物價。認為是當代年輕人的生活環境壓力太大,阻止了他們的生育欲望。
有人則把它歸咎于人類思想觀念的轉變,是人類文明新崛起的象征。人類歸根結底只是生物的一種,繁衍是人生存的本能,任何觀念都不可能阻止生物放棄自己的本能。
縱觀歷史低生育率的情況也曾經發生過在羅馬帝國。曾經的羅馬帝國,依靠戰爭俘虜了大量的奴隸,努力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供養著整個羅馬帝國。
因此羅馬帝國人民實現了吃飽穿暖的問題,大量的女性思想開始崛起。女子開始步入羅馬帝國的權力中心,成為社會的統治者,于是整個羅馬帝國的生育率開始下降。
因為相較于生孩子的痛苦和生完孩子之后費盡心力照顧。每一個羅馬年輕人都希望在大澡堂和斗獸場揮舞自己的財富。
個人利益的需求戰勝了人類繁衍的本能,羅馬帝國的統治者為了阻止這一現象的發生。其手段更是要遠遠超過現在社會激勵人們生育。
包括收取單身稅,多生孩子有特權,優先安排工作,不生孩子甚至驅逐。可是這些看似有用的手段和政策,通通沒有能夠幫助羅馬挽回消失的生育率。
最終羅馬帝國在經歷了400年之后他們的主要民族消失了,外來種族和原本的奴隸成為了這塊土地新的主人。
聽聞羅馬帝國的歷史大家是不是覺得非常的相似,和現在社會簡直是一模一樣的進程。現代社會在科學的發展下,人們已經實現了物質上的極大滿足。
發達國家的人們基本上不用擔心衣食住行這些基本生存,同步進行的是女性思想的解放。從歐美到日韓再到如今的中國,女性思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解放。
她們從原先男人的附屬品成為了社會的中堅力量之一。在各行各業獲得了和男性相同的地位和權益。
當人們在物質上被滿足后,便開始和羅馬人一樣追求更加完美的物質享受和精神滿足。古代羅馬人在大澡堂和斗獸場揮霍時間,現代年輕人則是在酒吧和游戲中消磨時光。
這樣一來人們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他們不需要另一半的陪伴也能夠獲得巨大滿足。家庭所能夠帶來的快樂人們已經通過了新的娛樂方式來獲得。
傳統家庭可以解決的生理需求在現代社會的開放觀念下也變得可有可無。一個尷尬的問題出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結婚組建家庭已經不再是現代年輕人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我們不妨來想一個問題,為什么古代年輕人和戰亂時候的人們愿意組建家庭和生孩子。因為對于他們來說一個孩子就意味著一個勞動力和戰斗力,不僅可以創造財富還可以維護財富。
可是現代社會的運行秩序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勞動力所創造的財富可以被機器所取代。維護財富也不再是看人數的多少,在熱武器的威力之下,再多的人也不過是活靶子。
這樣一來人們發現生孩子所投資的成本和收益并不能達成正比。尤其是現代社會教育對于人類思想的改變非常巨大,人之所以可以和普通動物有著巨大區別。
在于人類在教育和學習之后會產生思考,會產生新的追求。教育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人類需要繁衍的本能。
思考能力固然帶來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但是也讓人類可以控制生物的本能。
想要解決生育率過低的問題,不是依靠改變環境就可以簡單做到的,關鍵的是要扭轉現代年輕人的理念。
要知道歐美和日韓國家很早之前就開始了發錢的各種福利,也沒看他們國家的生育率提高多少。事實證明經濟和物質壓力并不是阻礙生育率下降的最重要原因。
簡單來說要從鼓勵年輕人生孩子變成讓年輕人自己愿意生孩子。想要做到這一點光靠國家政策刺激是不夠的,必須要從思想根源下手。
在保證經濟和物質不會成為限制因素之后,還要大力宣傳家庭的重要性。讓年輕人有組建家庭和繁衍后代的欲望,否則如果所有的年輕人都不生孩子了。
這個國家再強大也只是虛假的,因為早晚這片土地都是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