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 完善簡易程序規則實施細則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條【指導思想】試點完善簡易程序,應當堅持以下指導思想:
1.規范簡化。在授權范圍內,在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的前提下,根據簡易程序內在要求,完善簡易程序庭審規范,細化文書簡化規則,規范簡化審理方式和裁判文書制作。
2.流程優化。探索推行要素式審判及文書,完善簡易程序運行配套措施,推廣電子送達、網絡庭審、智能文書生成等,規范小額訴訟程序、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轉換機制,完善程序銜接規則。
3.鼓勵創新。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鼓勵對簡易程序從送達、審理、文書制作等各個環節進行優化,并積極運用智能化審理方式和成果,推動民商事糾紛高效化解。
第二章 適用范圍
第三章 程序異議與轉換
第四章 訴前調解與送達
第五章 庭前準備
第六章 開庭審理
第二十一條【立即開庭】雙方當事人同時到人民法院,請求解決糾紛并表示不需要答辯、舉證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釋明放棄答辯、舉證期限的法律后果,并將有關情況記入筆錄,由當事人簽字或者捺印后,可以立即開庭審理或者確定開庭日期。
第二十二條【當庭舉證】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一般不進行庭前證據交換,但證據較多的案件除外。
當事人雙方同時請求立即解決簡單的民事糾紛,但未協商舉證期限的,或者被告一方經簡便方式傳喚到庭的,當事人在開庭審理時要求當庭舉證的,應當予以準許。
第二十三條【網絡開庭】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可指導當事人采用遠程視頻等在線方式進行審理,原則上應以審判人員、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同時參加庭審為主要方式。
第二十四條【簡化庭審】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可以根據案件情況,采取下列方式簡化庭審程序,但應當保障當事人答辯、舉證、質證、陳述、辯論等訴訟權利:
(一)經庭前會議、送達庭審事項告知書等方式,已完成告知權利義務等程序性事項的,庭審時可不再重復;
(二)經庭前會議確定的無爭議事實和證據,可不再舉證、質證;
(三)庭審原則上應當直接圍繞訴訟請求或者案件要素進行;
(四)征得當事人同意后,可以將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合并進行。
第二十五條【判前調解】庭審結束時,審判人員可根據案件的審理情況對爭議焦點和當事人各方舉證、質證和辯論的情況進行簡要總結,并積極引導當事人調解。
第二十六條【一次開庭】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一般應當一次開庭審結,但審判人員認為確有必要再次開庭的除外。
第二十七條【缺席審判】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可以缺席審理和判決。
缺席審理和判決應當以依法完成送達為前提。以簡便方式送達開庭通知,未經當事人確認或者沒有其他證據證明當事人收到的,人民法院不得缺席審理和判決;采用電子送達方式的,應當確定已完成有效送達。
第二十八條【審理期限】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一個月。
簡易程序案件延長審限后又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審理期限自立案之日起計算,已延長的一個月審理期限應當計算在內。
第七章 裁 判
第二十九條【當庭宣判】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除審判人員認為不宜當庭宣判的以外,一般應當當庭宣判。當庭宣判的,一般應當自宣判之日起十日內送達裁判文書。
第三十條【裁判文書領取】當庭宣判的案件,除當事人當庭要求郵寄送達的以外,應當告知當事人或者訴訟代理人領取裁判文書的期間和地點以及逾期不領取的法律后果,并記入筆錄。
當事人在指定期間內領取裁判文書之日即為送達之日;逾期未領取的,指定領取期間屆滿之日即為送達之日,當事人的上訴期從指定領取裁判文書期間屆滿之日的次日起開始計算。
第三十一條【定期宣判】定期宣判的案件,宣判后立即送達判決書。
對于不能當庭宣判的案件,也可以采用裁判文書送達各方當事人等簡便方式進行宣判。
第三十二條【文書簡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可以采取下列方式簡化裁判文書:
(一)對于能夠概括出案件固定要素的,可以根據案件要素載明原被告意見、證據和認定理由、查明的要素事實、依據及裁判結果;
(二)對于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承認對方全部或者主要訴訟請求的,或者當事人對案件事實沒有爭議或者爭議不大的, 裁判文書可以只包含當事人基本信息、訴訟請求、答辯意見、主要事實、簡要裁判理由、裁判依據和裁判主文;
簡化后的裁判文書應當包含訴訟費用負擔、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等必要內容。
第三十三條【不出具文書的情形】當事人達成和解并當庭履行的案件,征得各方當事人同意的,可以在庭審筆錄中進行完整記載后不再出具法律文書。
第三十四條【類案智審】探索推廣類案智審簡化模式,對符合上級人民法院確立的裁判規則的案件,可充分運用已有裁判說理,并探索自動生成裁判文書。
第三十五條【結案歸檔】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電子卷宗應當隨案同步生成,并積極探索以電子卷宗為主、紙質卷宗為輔的歸檔方式。
第八章 示范訴訟
第三十六條【示范訴訟】對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商事群體性糾紛案件,可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先行審理、先行裁判,通過發揮示范案件的引領作用,妥善化解相關平行案件糾紛。
第三十七條【示范案件的選取】先行審理的示范案件應當具有民商事群體性糾紛共通的事實爭點和法律爭點,同時案件的事實爭點和法律爭點具有代表性。
第三十八條【示范訴訟的告知】進行示范訴訟的示范案件選定并立案后,人民法院應當將示范案件的選定結果、共通爭點、平行案件的范圍及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告知示范案件和平行案件的當事人。
第三十九條【示范訴訟平行案件處理】示范案件裁判文書生效后,已為示范裁判文書所認定的共通的事實、法律適用標準應作為平行案件的裁判依據和標準,平行案件參照示范案例批量辦理,后續案件的裁判文書可采用令狀式并附示范案件裁判文書。
第九章 附 則
第四十條【適用范圍】本實施細則適用于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及轄區內基層人民法院、成都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和成都鐵路運輸第一法院。
第四十一條【解釋主體】本實施細則由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四十二條【實施時間】本實施細則自印發之日起實施,至試點結束時自行廢止。試點期間,新頒布或者發布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規范性文件與本實施細則規定不一致的,按新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