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白發晶佛墜,有著如白玉一般的質感,但比白玉更亮,更潤。仔細看,會發現那絲絲順順的發絲。白發晶屬于少見的發晶類型,純白、順發有貓眼效果的更少些。
三輪骨干水晶是一個特殊品種,由于水晶在生長時錯現象,造成水晶本身或發絲呈現三種顏色,具有三重功能包括眉輪、臍輪、海底輪,而被稱為“三輪骨干”水晶。三輪骨干水晶含有的是紅發及黑色電氣石等完全不同的內涵物,通常呈點狀或發絲結構,在同一塊晶石上有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內涵物,透過光線美麗閃爍,很少見,也很漂亮。
這個千層綠幽靈佛屬俏雕,非常漂亮的墨綠色,利用綠幽靈的皮景,雕出一尊佛相,很有浮雕的效果,乍看上去還真有點不知它是用的水晶料。
本來是個墜子,我加工了下,變成了手鏈。全水晶編制的,墜子很清透,里面很多閃閃發亮的晶中晶,是雙尖的,象小鉆石一樣,錯落有致地散在晶體中,很可愛的樣子。
以前并不怎么喜歡白發晶,它并不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東西。以前有串約14MM的白發貓眼手鏈,讓大姐給拿了去。結果,過了一段時間,發現居然被養得水當當、潤澤無比了,那樣子完全變了,而且,居然還出現了一些原來似乎不曾有(或者不仔細看看不出來)的漂亮顏色!
清晨的牛奶~~~~~~是這么回事:前天早上起來,無意中發現一縷晨光,透過書記的落地玻璃門,輕輕地灑將進來,照在米白色大理石板上,那上面隨手放置的幾串水晶,一時間也仿佛蘇醒過來......一串如牛奶般的月亮石象個睡眼朦朧的小孩,眼睛一閃一閃的,可愛極了!我一直以為月亮石應該在光線黯淡的地方欣賞它的朦朧美,卻意外地發現,其實,陽光下的月亮石,又是一番靈動的美麗!
mage211.poco.cn/mypoco/myphoto/20081222/16/41567834200812221624108910700632002_016_640.jpg]
[/url]
陽光下的閃亮的發晶手鏈閃爍著迷離的光
紫黃好象有點沒睡醒
我是挺喜歡海藍寶的,也收藏過很多漂亮的東東,包括一個非常透、非常藍的“三腳蟾”;一個大塊透藍的菱形龍牌;一個雕工精細的古貔貅;一個厚厚的盤龍墜......
魚身超大,很白、很亮,而且是全凈體哦!眼睛透亮,有一側帶一點點輕微冰裂。懂水晶的就知道,這種綠幽靈形態的極少有不帶任何一點綿裂的,因此我覺得,這一點點輕微的瑕疵也就不成為瑕疵了!
一款金紅拷底碎花金珀
久視之,不覺讓人----
夢回唐朝
回到西安還叫“長安”的時候
回到那個流光溢彩的年代
那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嬉嬉釣叟蓮娃......
富庶的國民
張揚的個性
深厚底蘊上縱橫著無以倫比的驕傲
......
那是一個令千年后的世人依然注目的盛世
那是如今的炎黃子孫在心底埋藏了千年的夢想......
石榴石之所以難以分辨品質,是因為很多石榴石都貌似玫瑰紅。于一般人而言,只有將兩種不同等級的石榴石擺在一起對比,才能分辨出其中的差異。
這種黃蜜蠟佛珠,來的時候有兩串大小、品質都一樣的。于是,我隨手拿了串掛在手上戴著。一段時間下來,有天,很偶然地,把它跟原來那串進行對比,竟然發現二者的差異是那樣的大!周圍小妹們都很驚嘆,我也很意外。兩串原本一樣的佛珠,一串依然是原來的“塑料感”嫩黃的,不透;一串卻潤潤的、透透的,顏色也似乎更“熟”了些!
水晶手鐲一般很難找合意的。因為找制成手鐲的水晶料,必須對晶體要求極高,磨出來的圈徑、粗細、厚薄等等,很難如人所愿,因此,一般少有水晶手鐲,市面上大量的是等級參差、相差天壤的玉鐲。
月亮石以其朦朧的質感和幽幽的藍光而深受人們喜愛。由于現在好的藍光月亮石越來越少的緣故,價格水漲船高的同時,還不一定能找到那種藍燦燦的貨了。所以,如果有機會,一般是以“掃貨”的心態來拿藍光月亮石的。
所有水晶品種中,我最不喜歡拍的就是綠幽靈。一般市面上所見的,都是淺綠色的,有金字塔或者千層,也沒什么紅幽靈,看上去很舒服的樣子,但真正好的綠幽靈,卻是墨綠金砂,雖然伴隨而生的,可能不可避免地會有些紅幽靈。看各人的喜歡了,我還是喜歡墨綠金砂效應的。不過,這種綠幽靈,拍出來,反而有種“臟臟”的感覺,也許是我拍的太爛了
清晨淡淡的陽光下,可以看出它的墨綠程度,近乎黑色了。上面的金砂效應很強,反射著細碎的光(那些個小白點),形狀也不錯,有金字塔有千層。
曾經有過兩串這種墨綠顏色的,全金字塔、幾乎不帶紅幽靈,都轉了。多少年都沒有再找到類似的,后來無意中問一位廠家的妹妹,她簡單聽了我的描述,很吃驚地說:“你說的那種貨哦,別說市場上根本沒有,廠里都幾年沒見過了,做夢都夢不到了哦!”
青金石是一種有點兒古怪的石頭,看上去也許覺得一般,但戴在手上的效果出奇地好,尤其是打上了刻面的時候,水樣地閃。當然了,一定要等級高的青金石才能有這種“波光粼粼”的效果,不然的話,看上去會顯得有點兒“臟”,嘿嘿!
常見墨綠色的金砂綠幽靈跟紅幽靈共生,但這個墜子很奇怪,長著非常漂亮的墨綠色金砂,沒有紅幽靈,卻有紅色石中石共生!
側面看,可以看見墨綠色的點點金砂中,長著四顆紅色的尖狀石中石,從背面看,四個紅色小石頭剛好構成一張“孩兒臉”,挺好玩的一個小東西:)
喜歡玫瑰花
喜歡永遠開不敗的玫瑰花
所以收了很多朵
一個人的時候擺出來玩
擺成屬于自己的“玫瑰園”
鈦晶,雕的“如意”
簡稱:“鈦”如意
實物摸在手里的感覺:太如意!
扁長的一大塊,尺寸是:50-24-10MM,很適合佩帶----睡覺不用取,戴著不硌人的那種。
蜜蠟是很可愛的東東,一塊嫩黃嫩黃的蜜蠟,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地變“老”----不僅僅會變紅、變潤、變透,而且,還會“開花”。
捷克隕石屬于玻隕石,對于它是否歸于隕石類,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論。持肯定意見的人認為它的構成條件等情況,可歸入隕石類,持否定意見的人主要是質疑它的“年齡”。捷克隕石的地質年齡約4000萬年,這個數據對于“隕石”而言,無疑太“年輕”了。
無論如何,捷克隕石的神秘力量自古就被人認識和利用。考古學家曾在埃及最年輕的法老“圖坦卡蒙”墓中發現,圖坦卡蒙身上配帶著一塊“綠色的玻璃”,這塊神秘的綠色玻璃,后來被鑒定為捷克隕石。古埃及人相信,這種玻隕石,具備通靈的作用,可以守護不死的靈魂。
據說捷克隕石的功能比較強勁,有些人剛剛帶上時,還不能適應它的能量,會產生頭暈、目眩、惡心,甚至嘔吐的反應。這些,我自己并沒有親身體驗過,只是聽一些朋友說起。
捷克隕石其實并不少,但大多是小個頭,一般十克以上的就比較貴了。更重要的是,捷克隕石一定要夠綠、夠翠,就象啤酒瓶的底那種純粹的綠色,才是最好的。一般的黃綠、灰綠,就算是個頭比較大(20克以下),個人認為,都不夠等級。
這是一個極品“鈦”妃鐲。非常漂亮、難得的白底鈦晶,扁圓的貴妃鐲型,晶體異常干凈、清透,金燦燦的鈦絲,尊貴而美麗。看著它,才明白,什么是“天生麗質難自棄”,怎么能有自信做到“淡掃娥眉朝至尊”。美麗的東西,不需要過多的修飾,一點燦爛的光芒,足夠讓人惦記!
粉晶球代表什么來著?
“有球必應”、“圓圓滿滿”
喜歡月亮石,喜歡那幽幽的藍光。乍看時,仿佛只是淡淡的乳白色,卻在你轉眼的當兒,于不經意間,忽然顯現那樣靈動的一抹藍,稍縱即逝。
高檔的月亮石晶體是半透的,很干凈的樣子,藍光很強,感覺很有點“燦爛”的味道。當月亮可以如此美麗,佛陀微笑的面龐,一如山崗上那輪靜靜的滿月,圓滿、寧靜、美麗、永恒......
說到月亮石,藍光的固然好,絲光的白月亮未必就平凡!比如說這個絲光的白月亮石佛,其實,嚴格說起來,它不是白月亮而是青月亮。它的顏色并不是白的,而是白中帶青、青中泛白,給人一種“青玉”般的質感。
珍珠本來就是溫潤的,金珠珠更是溫潤+華美;巴西黃的晶珠珠是燦爛的,象是濃郁的香檳,嬌艷+炫目,閃閃地,跟金珠珠一起跳舞......
天然蜜蠟錢袋,黃黃的,是財富的顏色。喜歡看蜜蠟的雕刻件,因為質地軟,好雕,所以,蜜蠟雕件通常都很細膩。象這個錢袋,盡管小小的個頭,但那拴袋口的繩子都雕得一絲不茍,上面的線紋都很清晰呢。
這個紅綠幽靈把件連連有余(魚)。通常紅綠幽靈是混雜在一起生長的,但是,長得這么有層次、這么好看的,倒是很少見,更重要的是,這塊,夠大,夠清透
琥珀的熱處理為大家認可,它可導致里面的小氣泡爆裂,形成內部布滿層層疊疊的“睡蓮葉”,閃閃的,很是漂亮!
由于氣泡分布的不均勻和氣泡大小的差別,那些“睡蓮葉”會呈現不同的大小和形態,這也是天然琥珀的“看點”之一。
這兩塊是“金蓮初開”,一塊中間稀疏有幾片睡蓮,比較寫意;一塊中間布滿了大大小小的蓮葉,很是繁盛的樣子。
很少看到鈦晶的把件。因為鈦晶難有大塊、清透的料,通常都有不少的綿和冰裂。所以,對這個貔貅,我是一見鐘情了!
晶體很大,而且非常難得的干凈,鈦絲金黃,閃閃發亮,而且主要聚集在貔貅的大PP處,正合了貔貅聚財,大腹、只進不出的寓意。
蜜蠟是冬天的寵兒,那樣輕、那樣嬌、那樣潤,那樣令人憐惜。不忍心它被冷風吹、被陽光曬,于是,把它輕輕地挽在手上,攏進袖口里。
蜜蠟是懂事的孩子,你對它好,它很快就知道回報。一串好蜜蠟,如果戴得多了,它會慢慢地變色,變紅、變透、變潤,變得更加美麗。歲月的積淀,會讓變“老”了的蜜蠟,更加身價不菲。
有朋友問起雙色晶。到目前為止,世界上自然形成的,因離子致色的雙色晶,僅紫黃晶一種。由于水晶所處環境下溫度的變化,一部分紫晶變成黃色,形成雙色晶。
天然的紫黃晶顏色過渡自然,沒有明顯的平行條紋,人造紫黃晶則不然,乍看上去很容易混淆,但仔細看,紫與黃的分層比較明顯。還有一種,是紫晶與黃水晶的混穿品,就是一顆紫晶夾一顆黃水晶穿成手串,這種不是紫黃晶,而是紫晶+黃晶。
這串才真象石榴石呢!但是,它是紅碧璽。而且,是品質很好的紅碧璽。
左邊那個珠珠明顯大些,顏色稍淡,品質差點,因為它是后來配上去的。這串晶體好、珠珠大,顏色很均勻......總之,感覺非常到位,所以,想用來做佛珠手串。佛珠的數目是有一定要求的,我算了下,做18籽是夠數,但浪費了兩個,還是另外配一個,做串21籽比較好。于是,就配了另外一個珠珠稍大的紅碧璽,反正是做頂珠了,大一點也沒關系,穿下來兩邊正好對稱。現在,就缺個佛頭了,呵呵,那倒是不急,反正用白水晶的,好找,又漂亮。
還是喜歡以前的白兔毛,很白很干凈的樣子。不光是指兔毛的絲絲很白,整個晶體都比較干凈,沒有別的什么雜色,雖然可能有點綿裂,但總體上看上去還是很舒服的。現在的白兔毛,不是夾了黃斑,就是雜質太多,要不就是毛發如針,一點都不顯得溫柔可愛。
眾多顏色的兔毛中,雖然藍兔毛昂貴、綠兔毛稀少,紅兔毛漂亮,但我卻對白兔毛情有獨鐘。這也是個人愛好,雖然白兔毛戴起來并不“顯”,但是,我也不戴的,只是喜歡把它揣在口袋里,在口袋里把玩,自個兒偷著樂。
生普的感覺有點象巴西黃,醇厚中透著尖利,老辣中透著青澀,有點少年老成,更有掩飾不住的張揚個性,桀驁不馴......
天然水晶是六方晶系,里面的內包物有時候也長成六方晶形,常見的有綠幽靈金字塔等。
一塊奇怪的晶中晶,晶瑩剔透的主體,內包物表面還閃閃發亮,象三個飛碟架在一起,上面一個,下面兩個,下面兩個都是獨立的,差一點點就粘在一處了。
這個黃膠花大墜,我叫它“金蝶舞天涯”:近處看,好象很多很多的金色蝴蝶,由右下角聚攏來,聚集在一起飛,飛到左下角拐了個彎,然后,飛向左上角遠方的天空......
個墜墜,很有點陽光、沙灘、海浪的感覺。沙灘上有一圈圈的水,有被海浪卷上岸的海草(左邊象花樣的黑東東),有舉著大鉗子的蝦(左邊有只大鉗),有螺(左下卷起來的那個),還有不知名的小蟲子(MS很多啊)......
原本是一串西瓜碧璽手鏈,但我很少戴,因為圈圈有點大。過年期間,終于有時間把它仔仔細細拆了,加上高等級的玫瑰紅石榴石,變成了一串西瓜碧璽項鏈。每一片都是有紅有綠的,象一片片的西瓜,還是無籽西瓜呢,真教人想咬上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