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地圖,大伙兒會發現,全國各省份之間的界線是有曲線有直線,還有的直接插到了別的省份腹地,更有幾乎被另一個省包圍的情況,那關于省份邊界劃分這個事兒到底是怎么確定的呢?來,今天咱就來聊一聊中國省份邊界劃分的那點事兒:
從地圖上可以發現,咱們國家各省邊界劃分主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依據自然地理區域界線劃分,另一種省界劃分卻完全不符合自然地理界線。前者如河北山西依太行山分居東西、江西福建隔武夷山劃界而治;而后者,我們今兒就來詳聊。
往下看:
1漢中盆地為何劃歸陜西
秦嶺自秦朝以來就是不同行政區的天然界線,在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和班固的《漢書·地理志》中都將秦嶺南北分為兩個不同的地理區,前者屬巴蜀,后者為關中,兩者的物產、經濟、風俗、文化都很不同。從秦朝開始直到南宋末年,這條界線維持了近一千五百年。
元朝統治四川以后,政治、軍事中心均在北方,出于政治和軍事的考慮,將漢中盆地劃歸陜西行省,這樣無疑有利于北方對秦嶺南部以至整個四川盆地的控制。從此,漢中盆地和關中盆地就一直處于同一個行政區。而因為漢中的自然條件與四川的相似之處比與關中的多,聯系也更加便利和頻繁。所以雖然漢中盆地劃入陜西已經七百多年,其經濟、文化、語言等方面還是更接近于四川。
2明太祖朱元璋的大手筆
從秦朝至元朝近一千六百年間,長江下游與淮河流域基本不屬于同一行政區域,長江南北也大多不在一個行政區之中,這種狀況到元朝末年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在周圍劃了一個相當大的直隸地區,原來江浙行省太湖周圍地區的蘇州、松江、常州、湖州、嘉興各府統統劃歸南京直隸。同時,朱元璋在自己老家鳳陽又劃出了一個范圍相當大的鳳陽府,也直隸于南京。這樣一來,新建的浙江行省只剩下杭州、嚴州二府,省會杭州處于省境的邊緣。大概朱元璋也覺得不太合適,又把湖州、嘉興二府劃歸了浙江,從此,太湖流域就不再屬于同一個政區了。
3“名不副實”的河南省
黃河是一些政區之間的天然界線,有的地名如河東、河西、河南、河北就是以它們相對于黃河的位置而得名的。西漢時設河南郡(故地在今河南省境內,郡治洛陽,在今洛陽市),到隋朝(589—618年)為止,河南郡只限于黃河以南。
唐朝之后,政區頻繁變化,至明朝之前,河南府路所屬的河南行省,盡管轄境很大,但基本都在黃河之南。
朱元璋在南方建立政權后,分兩路進兵北方。西路軍以開封為據點渡河北伐,沿途占據的地區統統劃歸以開封為治所的河南分省。隨著明軍節節勝利,太行山以東直到燕山的大部分地區都已劃歸河南分省,小部分劃歸山東分省。
隨后又將臨時劃歸河南、山東分省的地區重新劃出。但最先劃歸河南的彰德府、衛輝府和懷慶府就正式隸屬于河南省了。清朝之后基本維持了原狀,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后,于是,河南省的“河南”之名不副實,到現在已經有五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