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馮玄一
原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出處:蘇軾《題西林壁》
背后的故事:
話說中國人無論到哪里去旅游,都喜歡在墻壁上寫寫畫畫。有人因此得出中國人素質低的結論。事實上中國人歷來都喜歡在墻壁上寫字或者畫畫。中國人有在墻壁上寫寫畫畫的傳統(tǒng),這是一種廳壁文化。如果古代不允許人們在墻壁上寫字作畫,那么很多好作品很有可能我們今天就欣賞不到了。很多作品最初都是文人們題寫在墻壁上的。比如蘇軾的《題西林壁》,再比如陸游的《釵頭鳳》,都是詩詞中的經典。
人們什么時候開始喜歡在墻壁上寫詩作畫,現(xiàn)在已經無從考證了。不過,到了唐宋時期,在墻壁上寫東西已經非常普遍。比如詩仙李太白,他的一些詩歌文章都是題寫在墻壁上的。那篇《壁畫蒼鷹贊》就是他觀看了壁畫上的蒼鷹圖之后題寫在墻壁上的。 關于李白題詩,還有一則小故事。
有一天,李白到南昌的黃鶴樓游玩,登樓覽景,李太白心情大好,詩興大發(fā),便提筆要在墻壁上寫詩。結果一抬頭,看見前人已經寫過一首。他于是輕聲讀了起來: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是詩人崔顥題寫黃鶴樓的詩句。李白讀完后,覺得自己想寫的詩比不上崔顥這一首,于是放棄了題詩。旁人問他為啥不題了,他回答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回答,既謙虛,又幽默。真不愧“詩仙”的稱號。
除了李白,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是個愛在墻上寫詩的人。白居易中了進士后,任秘書省校書郎。三年任滿,他外放知縣。近十年后,他被召回長安,任左贊善大夫。當他再次到以前工作過的秘書省,溜了一圈后,看到熟悉的辦公室,而自己卻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年輕的“校書郎”,感慨萬千,于是在以前的辦公室墻壁上寫下了《重過秘書舊房因題長句》一詩:
閣前下馬思裴回,第二房門手自開。
昔為白面書郎去,今作蒼須贊善來。
吏人不識多新補,松竹相親是舊栽。
應有題墻名姓在,試將衫袖拂塵埃。
從詩的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十年前他在秘書省任職時就曾在墻壁上寫過詩。這至少是第二次題寫了。后來,他被任命為秘書監(jiān),再一次到秘書省工作。他又在秘書省的廳壁上題了一首詩:
槐花雨潤新秋地,桐葉風翻欲夜天。
盡日后廳無一事,白頭老監(jiān)枕書眠。
可見,此時的白居易已經上了年紀了。
白居易至少三次在秘書省廳壁上題詩,恰好是他青年、中年、老年三個時間段。廳壁依舊,而人已老去,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叫人唏噓感嘆呀!
說道秘書省,唐代秘書省內有所謂“四絕”,哪四絕?這里有個小故事。話說秘書省里邊有一塊大隕石,唐代畫家薛稷在這塊石頭上畫了一幅鶴,大臣郎余慶在石頭上畫了一幅鳳,著名詩人賀知章用草書題了一首贊詩。隕石、仙鶴、鳳凰、書法合為四絕。遙想當年,這是多么風雅的事情啊!
墻壁上的詩文,有些是主人請有名望的人寫的,有些則是文人們趁性而為。不過,那些請人題寫的大多被歲月湮滅了,留下來的很少。而被歷史記住的,很多都是趁性而為之。
這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大概要數(shù)蘇軾的那首《題西林壁》了。該詩入選小學教材,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從詩的題目就可以得知這是一首題寫在墻壁上詩。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由黃州貶到汝州,在赴汝州任職的途中經過九江,便與朋友一同游廬山。游完后就即興在墻壁上寫下了《題西林壁》一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歌描繪了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同時借景說理,反映了詩人深邃的哲學思想。是題詩中的佳作。
很多題詩都是描寫眼前風景的。而題寫在沈園墻壁上的兩首詞則向人們訴說著陸游與表妹唐婉的凄美愛情故事。
陸游與表妹唐婉青梅竹馬,彼此相愛,結為伉儷。但是他們的婚姻卻不被陸游的母親認可。陸母不喜歡唐婉,非逼著陸游與唐婉離婚。迫于母命,陸游只好割舍與唐婉的情感,一對有情人就這樣被拆散了。后來,陸游按照母親的意愿娶王氏為妻。唐婉也嫁給一個叫趙士程的男人。
多年之后,在一個溫暖的春日里,陸游獨自一人游覽紹興沈園。在亭子休息的片刻與唐婉不期而遇。兩個曾經相愛的戀人,多年之后見了面,心中千言萬語竟不知從何說起,竟是無語凝噎。
分別時候,陸游非常傷感,為了抒發(fā)心中的惆悵,他提筆在沈園的粉墻上寫下了一首《釵頭鳳》:
紅穌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唐婉看了陸游的題詞,再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感情,含著淚水也在陸詞后和了一首,詞牌依舊是《釵頭鳳》:
世情薄,人世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斜語獨欄。難,難,難。
人成名,今非昨,病魂長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來問,噎淚裝歡。瞞,瞞,瞞。
多么凄美的一段愛情故事。沈園的墻壁見證了陸游和唐婉的愛情,若是他有思想,恐怕也會忍不住流淚吧!
在墻上題詩最不值得的大概要數(shù)《水滸傳》中的宋江了。這位人稱及時雨的宋公明,喝醉酒后,趁著酒性在潯陽樓的粉壁上題了首抒發(fā)志向的詩歌,便被認定是反動人物,思想及其危險,定了個死罪。要不是梁山兄弟相救,早就一命嗚呼了。
讀著一段又一段古人的題壁故事,心下神往的同時也會生出感傷。今天的世界已經不同以往了,人們只會在墻上寫“XX到此一游”,真真是污染了風景,真真丟掉了古代文人的風流文雅。多好的廳壁文化,到我們手上真的斷了。
各位看官,寫文不容易,堅持寫文更難。給作者扔幾個小錢吧,五角可以,一塊也可以。嗯。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