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用原告、被告表示,這是最簡單的方法,比較簡單的自然人可以使用。比如起訴狀這樣寫,被告從原告處借款10萬元,至今不還,現提起訴訟,作為律師書寫的起訴狀,要用正規的書面體,有的律師用他、我表示,就不是很規范,比如3年前他與我簽訂房屋租賃合同,但他一直推脫,不給我繳納房租,這就不是書面體表述。
二、直接用姓名表示,遇到多名被告,且都是自然人的,可以如此表示。比如王成與李梅系夫妻關系,二人在2015年從張東處借款10萬元,至今未還。律師朋友們不要把被告分成作被告1、被告2的表述,被告1、被告2這是在庭審中,為了方便法官臨時指代的稱呼,在書面中不應當使用。
三、原告某某、被告某某,這是最正規的表示方法。當事人有公司的,原、被告比較多或有第三人等的,都應當用這種最正規的方法。公司應使用簡稱,在第一次出現公司名稱時即當事人身份時寫全稱,后面使用括號標出簡稱,例如,原告:新疆天一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天一運輸公司),在后面的文書中,必須全部使用簡稱,不能簡稱和全稱混用。
四、對于原告、被告的表述必須對稱,即原告與被告的表述必須統一。如用原告用名字,被告也必須用名字,原告用原告+姓名,被告也必須用被告+姓名,原告公司用簡稱,被告公司也必須使用簡稱,這個才顯得文章邏輯清晰、表述自然。
有時,案件是二審發回重審的,或是再審的,有的人喜歡用括弧表示原來當事人的地位,如原告張成(原審原告),我個人覺得作為當事人不是法官,沒有必要寫的這么復雜,全部使用本案中的地位+姓名即可。以上講的是起訴狀中的原、被告表示,各位朋友可以舉一反三,上訴狀、申訴狀、答辯狀、代理意見都是這樣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