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準扶貧”到“發展城市群”,國家因勢利導,做出了新時代正確的選擇。目前大家公認的中國最主要的三大城市群分別是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最新的叫法是珠三角大灣區)和京津冀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國乃至亞太地區最具活力的經濟區之一。珠三角城市群包括廣州、深圳 、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肇慶、惠州等9個城市,新規劃擴容韶關、清遠、云浮、河源、汕尾 5個城市,一共14個內陸城市,是國家級三大城市群之一,被認為是中國最有活力的城市群。臨近的香港澳門對內陸其它城市有強大無比的輻射作用。廣交會,深圳證券交易所等國家層面的諸多政策性紅利的加持,使得這個城市群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華為騰訊平安保險等諸多巨頭公司云集。千年商都廣州作為中國經濟貿易的南大門,年輕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擁有無比活躍的創業氛圍,制造業重鎮的東莞和佛山聚集了全球各國的優質制造資源。不管是金融服務業,互聯網高科技,商業貿易還是制造業,在這個城市群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京津冀城市群,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莊、邯鄲、秦皇島、張家口、承德、滄州、邢臺、衡水等11個地級市。隨著京津冀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它被確定成為北方的經濟中心。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處于環渤海地區和東北亞的核心重要區域),引起了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矚目。這個城市群聚集了全國最優質的科教文衛資源,央企巨頭國企巨頭,高科技企業總部,各行各業的獨角獸企業等。
長三角城市群,橫跨江浙滬徽三省一市,人口規模國土面積最為龐大,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也是中國第一大城市群。它擁有全國眾多實力強市,以國際金融中心的大上海為核心龍頭,南京、杭州、合肥為副中心,還包括蘇州、寧波、無錫等區域中心城市。全球乃至全國頂尖人才匯聚于此,中國最優質的科教文衛資源也在這里扎堆。長三角的范圍不是固定不變的,一開始它就只包括江浙滬16城核心城市,如今已經擴展到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全境,帶動范圍越來越廣,帶動能力也越來越強。而且長三角也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是中國參與世界競爭的重要平臺。
城市群的發展,既是現代城市和產業發展的結果,也是當下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京津冀一體化、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戰略的成功,不僅成功帶動了區域經濟,對于進一步帶動中西部城市群發展與崛起、產業轉移、經濟轉型提供了良好的模板和榜樣。
筆者在畢業后十多年的從業歷程,足跡遍歷了長三角地區的各個明星城市,對長三角城市群有不同于一般的感情。在上海,南京,蘇州,杭州,寧波,無錫等經濟中心城市里,筆者都至少生活過半年,在蘇州生活了四年。這個城市群里有筆者很多的同行朋友,客戶朋友等,筆者在這些城市里都有揮灑過汗水,奉獻過青春和智慧,成就過大客戶。筆者在這些城市工作期間,游歷了這些城里的山山水水,歷史文化古跡。上海灘,南京玄武湖畔,金雞湖邊李公堤商業街,蘇州園林寒山寺,杭州西湖斷橋與十里長堤,無錫的黿頭渚,寧波的東錢湖等都留下了筆者的足跡,它們也永久性的留在了筆者所拍攝的諸多照片里,成為筆者人生最美好的回憶。筆者對長三角城市群有比較深刻難忘的生活體驗,如今筆者也選擇作為一個新蘇州人,在蘇州安家過后半輩子,徹底投身于長三角城市群的建設與發展之中。
-完-
2020-04-15寫于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