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xiàng)超值服

開通VIP
含有山茱萸的處方(十六)

山茱萸,酸、澀,微溫。補(bǔ)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nèi)熱消渴。小編整理出含有山茱萸的處方共958個(gè),本文發(fā)表的是其中的第901~958共58個(gè)。

處方1、固精丸

別名寧神固精丸(《壽世保元》卷五)。

處方知母(炒)黃柏(酒炒)各30克 牡蠣(煅)龍骨(煅)芡實(shí) 蓮蕊 茯苓 遠(yuǎn)志(去心)山萸肉各9克

制法上藥為末,煮山藥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治腎虛泄精,心神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崭箷r(shí)用溫開水送下。

摘錄《仁齋直指》卷十

處方2、養(yǎng)精種玉湯

處方大熟地30克(九蒸)當(dāng)歸15克(酒洗)白芍15克(酒炒)山萸肉15克(蒸熟)

功能主治補(bǔ)腎養(yǎng)血。治腎虧血虛,身體瘦弱,久不受孕。

用法用量水煎服。三個(gè)月有效。

摘錄《傅青主女科》卷上

處方3、坎離丸

處方熟地120克 山萸肉180克(連核)山藥120克 牡丹皮120克 茯苓90克 芡實(shí)90克 蓮須90克 知母90克 黃柏90克 遠(yuǎn)志肉60克 龍骨60克 牡蠣粉60克

制法金櫻子熬膏和丸。

功能主治滋腎水,瀉心火,交通心腎。治癆瘵。腎水不足,心火旺盛,虛煩不眠,腰膝酸疼,夜多異夢,遺精滑泄,淋濁梗塞,甚至肌消骨痿,形神困乏,五心煩熱,骨蒸盜汗,痰嗽咳血,聲嘶音啞。

用法用量早晨空腹時(shí)用參湯或白滾湯吞服6~9克。

摘錄《活人方》卷七

處方4、補(bǔ)腎益精湯

處方熟地黃30克,枸杞子15克,山藥15克,茯苓15克,巴戟天15克,黨參15克,補(bǔ)骨脂15克,仙茅15克,淫羊藿15克,山萸肉15克,露蜂房10克,蛇床子10克。

功能主治補(bǔ)腎填精。主腎精虧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廣西中醫(yī)藥》

處方5、銀杏湯

處方熟地黃30克 山萸肉 薏苡仁 懷山藥各12克 茯苓9克 澤瀉 丹皮各6克 黑豆80克

功能主治治妊娠白帶。

用法用量先將黑豆煎汁400毫升,取200毫升,入銀杏(即白果)10個(gè),大紅棗20個(gè),煎好再入諸藥,加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分服,服此二劑,永無白帶。

摘錄《竹林女科證治》卷二

處方6、歸芍地黃丸

處方熟地240克 山藥120克 山萸肉(炙)120克 丹皮90克 茯苓90克 澤瀉90克 白芍(酒炒)60克 當(dāng)歸60克

制法共研為細(xì)粉,過羅,煉蜜為丸,重9克。

功能主治滋腎補(bǔ)肝,養(yǎng)陰退熱。治肝腎不足,耳痛耳鳴,骨蒸潮熱,陰虛自汗。

用法用量每次1丸,日服二次,溫開水送下。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7、加減六味丸

處方熟地9-15克,山藥6克,茯苓3克,山萸肉4.5克,鹽水炒杜仲6克,枸杞子6克,五味子0.9克。

功能主治補(bǔ)腎氣,益腎陰。主腎虛。(妊娠腰痛

用法用量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服6克,空腹時(shí)淡鹽湯送下。

摘錄《羅氏會(huì)約醫(yī)鏡》卷十四

處方8、桂附地黃湯

處方熟地12克 山萸肉 山藥各6克 丹皮 澤瀉 茯苓各4.5克 附子(制)肉桂各3克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治產(chǎn)后腎虛,遺尿不禁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備注原書用本方治療上證,更加益智仁、桑螵蛸、補(bǔ)骨脂。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四十

處方9、起陰湯

處方人參15克,白術(shù)30克,巴戟天30克,黃芪15克,北五味子3克,熟地30克,肉桂3克,遠(yuǎn)志3克,柏子仁3克,山萸肉9克。

功能主治養(yǎng)心安腎,起陰壯陽。主陰陽兩虛,心氣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辯證錄》卷九

處方10、加味六味地黃丸

處方熟地黃30克 山萸肉30克 懷山藥(炒)茯苓各24克 澤瀉 牡丹皮各15克 鹿茸(炙)9克 五加皮15克 麝香1.5克

制法共為細(xì)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bǔ)肝腎,益精血。治小兒素稟氣血虛弱,先天不足,以致生下筋骨軟弱,行步艱難,齒不速長,頭發(fā)疏薄,身坐不穩(wěn),語言遲者。

用法用量大兒每服6克,小兒4.5克,鹽湯送下。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五十五

處方11、令陰急小方

處方硫黃10克,青木香10克,山萸肉10克,蛇床子10克。

功能主治溫暖子宮。主中陽下陷。

用法用量上為細(xì)末,裝入膠囊,性交前取1粒放入陰道,不宜多用。

摘錄《男女科5000金方》

處方12、二六湯

處方生地12克,丹皮12克,澤瀉12克,茯苓12克,棗皮12克,牡蠣12克,龍骨12克,山萸肉12克,竹茹12克,白芍12克,山藥15克,石菖蒲9克,遠(yuǎn)志6克。

功能主治滋陰潛陽,開竅化痰。主腎陰虧損,肝陽上亢,痰熱交阻,隨風(fēng)陽上擾。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李斯熾方

處方13、大補(bǔ)元煎

處方人參10克,升麻10克,鹿角膠10克,山藥15克,熟地15克,杜仲15克,當(dāng)歸15克,山萸肉15克,枸杞子15克。

功能主治補(bǔ)氣益精,升清舉陷。主腎虛不約。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千家秒方》

處方14、明目夜光丸

處方生地(酒洗)釵石斛 當(dāng)歸(酒洗)菟絲子(酒煮,搗爛)青葙子 枸杞子各60克 人參 山萸肉(去核)懷牛膝(酒洗)粉丹皮 元參各30克白茯苓 山藥各45克 密蒙花 菊花各15克 北五味21克

制法上藥研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治內(nèi)障翳膜。

用法用量每次9克,空腹時(shí)用開水送服。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一引《治眼奇方》

處方15、芪斷固崩湯

處方黃芪40克,續(xù)斷20克,山萸肉10克,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炒白術(shù)10克,炒白芍10克,茜草12克,兌服生三七末6克,炙甘草10克。

功能主治補(bǔ)腎固沖益陰,祛瘀止血。主腎虛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摘錄易修珍方

處方16、十補(bǔ)丸

處方大熟地120克 當(dāng)歸60克 白芍60克 黃耆120克 人參60克 白術(shù)120克 茯苓60克 山藥90克 棗仁60克 遠(yuǎn)志30克 山萸肉90克 杜仲90克 續(xù)斷60克 北五味30克 龍骨30克 牡蠣30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xì)末,用石斛120克熬膏,再加煉蜜與藥末共和為丸。

功能主治補(bǔ)腎固精,益氣養(yǎng)血。治腎虛遺精,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疲倦乏力。

用法用量每早服12克,開水送下。凡使煎劑,仿效丸方。

摘錄《醫(yī)學(xué)心悟》卷四

處方17、健腎湯

處方黃芪30克,黨參30克,山藥30克,枸杞30克,山萸肉15克,淫羊藿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蓮30克,澤瀉30克,苡米根30克,黃柏9克,益母草30克,紅花6克,炙甘草9克,干蟾6克。

功能主治調(diào)補(bǔ)脾腎,清利濕熱。主脾腎兩虛,下焦?jié)駸帷?/p>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摘錄萬文謨方

處方18、瀉腎湯

處方枸杞子36克 生地黃 黃柏(酒洗,炒)知母(酒洗,炒)麥門冬(去心)山萸肉(去核)白芍 歸尾各3克 五味子7粒 白茯苓 獨(dú)活各2.5克

制法上藥銼。

功能主治治食辛辣炙博之物過多致瞳人散大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熱服。

摘錄《審視瑤函》卷五

處方19、鹿茸丸

處方洋參1兩,鹿茸1兩,熟地2兩,大云1兩5錢,當(dāng)歸2兩,黃耆2兩,棗仁8錢,淮藥1兩,于術(shù)3兩,枸杞3兩,巴戟2兩,菟絲1兩5錢,棗皮8錢,天雄2兩,杜仲2兩,茯苓1兩,遠(yuǎn)志8錢,淮膝5錢,五味1兩,菖蒲5錢,車前4錢,大棗1兩,川姜6錢,澤瀉4錢,朱砂2兩,甘草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外裝蠟殼封固。

功能主治病后體虛,心臟衰弱,怔忡驚悸,遺精,婦人帶下。

用法用量每服1丸,幼童減半,早、晚用開水各服1次。

注意感冒及一切熱癥忌服;忌酸冷食物。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昆明方)

處方20、大補(bǔ)真陰湯

處方當(dāng)歸2-3錢(血虛有寒者宜多用,血虛有熱者宜少用),熟地4-5錢(或再重用),甘草(炙)1-2錢,山藥2錢,杜仲2錢,枸杞2錢,女貞子2錢,牛膝(酒炒)1錢,棗皮1錢半。

功能主治滋陰救根,以接真氣。主左尺脈弱,肝腎真陰虧損,氣自小腹沖上,呼吸似喘而不能接續(xù)。

用法用量空心多服。如虛火上炎,宜用純陰之品,本方去枸杞,加龜板膠(用蛤蚧粉炒成珠)2錢、麥冬錢半;如火爍肺金兼咳者、加百合2錢;如夜熱骨蒸,加地骨皮錢半;如臟平無火,加骨脂(鹽炒)1錢。

摘錄《會(huì)約》卷九

處方21、健脾和胃湯

處方條參1錢,白術(shù)1錢半,茯苓1錢半,六曲1錢半,砂仁1錢半,陳皮1錢半,懷藥1錢半,棗皮1錢半,芡實(shí)1錢半,車前1錢半,青皮1錢,建瀉1錢,甘草3分。

功能主治酒傷瘦弱,飲食減少,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生姜、大棗為引,水煎服。

摘錄《點(diǎn)點(diǎn)經(jīng)》卷二

處方22、濟(jì)陰丸

處方熟地8兩,棗皮4-5兩,山藥4兩,茯苓3兩,龜版膠3兩(酒蒸),肉桂3兩,附子3-4兩,杜仲(淡鹽水炒)3兩,菟絲子(淘凈泥沙,酒蒸)4兩,五味2兩。

制法先將地黃、棗皮搗成膏,余藥研末,加龜膠,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腎經(jīng)陰陽兩虧,兩尺脈空虛無神,將成勞瘵。

用法用量每服7-8錢,空心淡鹽湯送下。

摘錄《會(huì)約》卷二

處方23、金匱丸

處方香附(童便制,酒、醋、鹽水各分制)4兩,沒藥6錢,棗皮(焙,去油)4兩,當(dāng)歸(童便制)4兩,茯苓4兩,白術(shù)(米泔水浸)4兩,白薇(洗,去蘆)4兩,阿膠(蛤粉炒)4兩,白芍4兩,生地(酒浸,洗,用益智仁2兩,以酒同炒,去益智仁,凈)8兩,人參2兩,川斷(酒洗,五倍子炒,凈)6兩,黃芩(酒浸,洗,凈)4兩,砂仁(炒,去衣)2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山藥12兩為末,水打丸。

功能主治浮腫癥。因經(jīng)閉,敗血停積五臟,流入四肢,作浮腫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白湯送下。

摘錄《女科秘要》卷四

處方24、草仙丸

處方沙苑蒺藜4兩(酒炒),棗皮2兩,芡實(shí)2兩,蓮須2兩,枸杞2兩,菟絲1兩,續(xù)斷1兩,覆盆子1兩,金櫻子(去核)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精滑不痛。

摘錄《醫(yī)鈔類編》卷十四

處方25、保元湯

處方熟地3-5錢,棗皮2錢,山藥1錢半,菟絲子(炒香,搗碎)2-3錢,五味3分,益智仁(酒炒)1錢,附子1錢半,肉桂1-2錢。

功能主治補(bǔ)陰固澀。主腎虛無火而下焦滑遺者。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虛滑遺甚者,加金櫻子(凈肉)2錢,或加烏梅2個(gè);兼大便溏泄,加骨脂、吳茱萸之屬。

摘錄《會(huì)約》卷十二

處方26、濟(jì)陰浚泉丸

處方熟地8兩,棗皮4兩(去核,酒蒸),淮藥4兩(微炒),丹皮2兩5錢,茯苓4兩,澤瀉1兩半,枸杞3兩(酒蒸),上肉桂2-3兩。

功能主治陰虛勞熱,骨蒸喉痛,尿赤夜躁。

用法用量加真龜版膠3-4兩,水、酒蒸化合,煉蜜為丸。如精滑自遺者,加杜仲(鹽燒)3兩,補(bǔ)骨脂(酒炒)2兩,胡桃肉3兩;如火炎肺咳,加麥冬3兩,款冬花3兩;如火灼肺而痰臭者,加白及3兩。

注意遠(yuǎn)房室,調(diào)飲食,一切損神耗力之事務(wù)宜切戒。

摘錄《會(huì)約》卷二

處方27、復(fù)原固本丸

處方北枸杞1兩,紅棗皮1兩半,蓮花須1兩,淮牛膝1兩,川續(xù)斷(上皆酒蒸)1兩,揀歸身1兩半,牡丹皮(2味酒洗)2兩,川杜仲1兩,光澤瀉1兩半,川萆薢(土鹽水洗)2兩,北五味(蜜蒸)1兩,白云苓(乳蒸)1兩,天門冬(去心)1兩半,淮山藥(微炒)1兩,芡實(shí)米(微炒)1兩,熟地黃1兩,川黃柏1兩,敗龜版(酒炙)10兩,真虎骨(酒炙10次)10兩。

制法將虎骨、龜板2味打碎,用佳酒24碗,熬至3-4碗,去滓取汁。預(yù)將余藥為末,入汁內(nèi),打糊為丸。

功能主治生氣血,扶元神,健筋骨,活經(jīng)絡(luò),潤顏色。主年四十以上,六脈微細(xì),氣血衰敗。

用法用量每早空心服4錢。

摘錄《瘋門全書》

處方28、龜鹿固本丸

處方熟地2兩,蓮米4兩,丹皮1兩5錢,棗皮2兩,淮藥1兩,川牛膝2兩,當(dāng)歸2兩,遠(yuǎn)志1兩,枸杞2兩,澤瀉1兩,白芍2兩,甘草1兩,鹿膠1兩,龜膠2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金釵石斛4兩煎水,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補(bǔ)養(yǎng)精血,固精益腎。

用法用量每服3錢,淡鹽開水送下,1日2次。

注意濕熱體質(zhì)而精血不虛者忌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沙市方)

處方29、補(bǔ)腎益鍵湯

處方熟地4錢,山藥2錢,棗皮2錢,益智仁2錢,補(bǔ)骨脂(鹽炒)2錢,杜仲(鹽炒)1錢半,肉桂1錢半,附子(制)1錢半。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腎陽不足,不能關(guān)鍵,小便失常。

用法用量早晨服本方,大補(bǔ)陰陽湯中午服,每日同進(jìn)為妙。

摘錄《會(huì)約》卷十五

處方30、補(bǔ)陰益陽湯

處方熟地4錢,山藥(炒)2錢,棗皮1錢半,枸杞2錢,肉桂1錢半,附子(制)1錢半,沉香1錢。

功能主治水中補(bǔ)火,引火歸源。主右尺脈弱,命門真陽虧損,以致腎不化氣,上沖似喘。

用法用量空心服。如火衰不能生土,嘔噦泄瀉者,加炮干姜1錢,或加肉豆蔻1錢。

摘錄《會(huì)約》卷九

處方31、補(bǔ)陰益腎湯

處方熟地3-5錢,山藥2錢,菟絲子(炒研)3錢,棗皮1錢5分,五味子15粒,杜仲(鹽炒)1錢5分,金櫻子(去核)2錢,續(xù)斷2錢,當(dāng)歸2錢,枸杞1錢半。

功能主治房勞傷腎,沖任不固,以致經(jīng)亂者。

用法用量此方若作丸服,更妙。但須節(jié)欲,乃得全愈。如血不時(shí)來,加百草霜、發(fā)灰調(diào)服;經(jīng)血無故不止,用蓮蓬殼燒灰存性,為末,水調(diào)2錢服。

摘錄《會(huì)約》卷十四

處方32、防眩湯

處方熟地1兩,當(dāng)歸1兩,白芍1兩,焦術(shù)1兩,川芎5錢,棗皮5錢,半夏5錢,人參3錢,天麻1錢,陳皮5分。

功能主治眩暈。

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處方33、八味膽草湯

處方熟地、丹皮、棗皮、茯苓、山藥、澤瀉、黃柏、知母、龍膽草。

功能主治疝氣,水衰火蔽,脾氣尚強(qiáng),谷食未減者。

各家論述此方用丹溪滋陰八味以養(yǎng)腎水,復(fù)以膽草直瀉厥陰邪火,所謂諸痛屬火是也。

摘錄《證因方論集要》卷四引黃錦芳方

處方34、百歲酒

處方蜜炙黃耆2兩,大生地1兩2錢,茯苓1兩,龜版膠1兩,肉桂6錢,抱茯神2兩,大麥門冬1兩,熟地1兩5錢,羌活8錢,川芎1兩,潞黨參1兩5錢,全當(dāng)歸1兩2錢,陳皮1兩,防風(fēng)1兩,于術(shù)1兩,五味子8錢,枸杞子1兩,大棗仁2斤,棗皮1兩,冰糖2斤。

功能主治水火既濟(jì),步履強(qiáng)健。主虛損勞傷,癱瘓諸風(fēng),失精亡血,陽衰氣弱。

用法用量泡高梁燒酒20斤,合前藥入瓶內(nèi),隔水共煮1炷香,或埋土中7日更好。每晚隨量飲之。

摘錄《千金珍秘方選》

處方35、地芝丸

處方生地4兩,熟地4兩,天冬3兩,麥冬3兩,枸杞3兩,棗皮3兩,當(dāng)歸1兩,知母7錢,膽草2錢。

功能主治瞳人枯小。

用法用量蜜為丸服。

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二

處方36、加味地黃湯

處方熟地3、5錢,棗皮1錢半,山藥1錢半,茯苓1錢,丹皮1錢,澤瀉7分,肉桂1錢半,北五味3分。

功能主治熱盛陰虧,麻疹隱伏,其脈寸強(qiáng)尺弱,不宜表者。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會(huì)約》卷二十

處方37、河車八味丸

處方紫河車1具(頭生男者,用白礬煎湯揉洗極凈,用姜汁同酒煮爛),大地黃3兩(姜汁、砂仁同酒煮爛),凈棗皮1兩(炒干),粉丹皮5錢(酒炒),宣澤瀉5錢(鹽水炒干),嫩鹿茸2兩(切片,炒干),白云苓1兩5錢(乳汁蒸,曬),懷山藥5兩5錢(酒炒),川熟附(切,焙干燥),青化桂7錢5分(去粗皮,研),北五味2兩(去梗,炒干),大麥冬1兩(去心,糯米拌炒)。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龍眼核大。

功能主治小兒癇癥,年深日遠(yuǎn),肝腎已虧,脾肺不足,心血耗散,證候不時(shí)舉發(fā)。

用法用量每早1丸,用淡鹽湯化服,以飲食壓之;午及臨臥,各用定癇丸一服。

摘錄《幼幼集成》卷二

處方38、交腎湯

處方熟地、棗皮、山藥、茯神、黃連、肉桂。

功能主治心腎不交,心跳。

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處方39、加味七福飲

處方人參隨便,熟地2、3錢,當(dāng)歸2、3錢,白術(shù)1錢半,枸杞1錢半,甘草(炙)1錢,肉桂1錢,附子1錢,棗皮1錢,棗仁2錢,遠(yuǎn)志6分。

功能主治陽痿,憂思恐懼太過者。

用法用量空心溫服。如夢遺虛滑,加牡蠣、蓮須、龍骨之屬。

摘錄《會(huì)約》卷十一

處方40、加味地黃丸

處方懷慶元支地黃8兩(加元砂仁微炒,3錢,研末,與米酒同蒸同曬9次,勿少),淮山藥4兩,棗皮3兩(去核,酒蒸),白茯苓(去皮)4兩,粉丹皮1兩7錢,建澤瀉(淡鹽水浸,曬)1兩3、4錢,甘枸杞(去梗)3兩(酒蒸),菟絲子(淘盡泥砂)3兩(酒浸,蒸,曬干),真阿膠(蛤粉炒成珠)3兩,麥冬(去心,酒蒸)2兩,杜仲(淡鹽水炒斷絲)3兩,北5味(微炒)7、8錢。

制法先將地黃、棗皮、枸杞、麥冬于石臼內(nèi)搗成膏,然后將余藥磨成細(xì)末,合前膏加煉蜜搗勻?yàn)橥琛?/p>

功能主治平補(bǔ)肝腎,養(yǎng)肺清熱。主陰虛失血,胸背痛,小便赤,遺精潮熱,咳嗽氣喘。

用法用量每晨服7-8錢,用淡鹽水送下。凡一切虛弱之人,每年夏季制服1料,可以扶體,免陰虛火炎之病,但須間服溫脾湯,更妙。若精滑者,棗皮可加至4-5兩;若血虛有熱者,粉丹皮可加至2兩4-5錢;小便短者,建澤瀉用1兩8錢。

注意忌鐵與三白。

摘錄《會(huì)約》卷九

處方41、加減八味丸

處方熟地8兩,棗皮4兩,淮山藥4兩,茯苓3兩(或不用),附子4兩,肉桂3兩,補(bǔ)骨脂(鹽炒)3兩,杜仲(鹽炒)3兩,蓮芯3兩(少則用蓮須),牡蠣(煅,醋淬,如是者3次。凈粉)3兩,巴戟(去心,酒浸)4兩,金櫻子(去刺,半生者佳)3兩。

制法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命門火衰,腎無關(guān)鍵,其淋如膏,不痛不澀,日夜頻流,卻不自知,兩尺脈虛而澀。

用法用量口服?;蚣虞私z子(酒蒸)4兩。

摘錄《會(huì)約》卷十一

處方42、加味地黃湯

處方熟地1兩,白芍1兩,當(dāng)歸5錢,棗皮5錢,山藥4錢,茯苓3錢,丹皮3錢,澤瀉3錢,白芥3錢,柴胡1錢。

功能主治中風(fēng)左手不仁。

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二

處方43、加減六味丸

處方熟地3-5錢,山藥2錢,茯苓1錢,棗皮1錢半,杜仲(鹽水炒)2錢,枸杞2錢,五味3分。

功能主治婦女腎虛腰痛,或入房不節(jié),致傷胞系而痛,脈大而空,兩尺更甚。

用法用量空心服。

摘錄《會(huì)約》卷十四

處方44、加味地黃丸

處方熟地8兩,山藥4兩,棗皮(酒蒸)4兩,茯苓4兩,澤瀉1兩,丹皮1兩半,枸杞3兩(酒蒸),菟絲子(淘去泥沙,酒蒸)4兩,補(bǔ)骨脂(鹽炒)2兩,骨碎補(bǔ)3兩。

制法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真陰不足,以致齒疏動(dòng)搖,壯年脫落者。

用法用量每服7-8錢,空心鹽湯送下。如命門火衰,真陽不足者,加肉桂3兩,附子4兩,或安腎丸亦妙。

摘錄《會(huì)約》卷七

處方45、六味鹿茸丸

處方熟地4兩,棗皮2兩,山藥2兩,澤瀉1兩半,丹皮1兩半,白苓1兩半,鹿茸(羊油炙酥脆,為末)1兩,北味5錢。

功能主治小兒腎虛解顱,少笑多愁者。

用法用量煉蜜為丸服。

摘錄《一盤珠》卷八

處方46、二補(bǔ)湯

處方熟地3-5錢,當(dāng)歸(土炒)2錢,黃耆(蜜炒)2錢,枸杞2錢,甘草(炙)1錢半,杜仲(鹽炒)2錢,棗皮1錢,白術(shù)1錢半,淮山藥2錢,肉桂1錢,五味子13粒(微炒)。

功能主治陰陽兩虛,六脈俱弱,夜熱肢冷,失血便泄。

用法用量水煎服。寒甚者,加附子1錢半;腹痛喜按者,加補(bǔ)骨脂(炒)1錢;泄者,加烏梅2個(gè),肉豆蔻8分,當(dāng)歸或不用亦可;嘔惡,加生姜1-2錢。

摘錄《會(huì)約》卷三

處方47、六味合四神丸

處方熟地1錢,棗皮8分,茯苓8分,淮山藥8分,澤瀉6分,丹皮6分,故紙(炒)6分,吳萸(炒)6分,肉蔻(煨去油)6分。

功能主治小兒泄瀉,日少夜多。

用法用量生姜、大棗為引。四肢冷者,加附子、肉桂各5分。

摘錄《一盤珠》卷八

處方48、地黃丸

處方熟地8兩,當(dāng)歸4兩,山藥4兩,棗皮4兩,枸杞4兩,巴戟4兩,麥冬4兩,菊花4兩,五味2兩。

制法煉蜜為丸服。

功能主治瞳人散大。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二

處方49、加味知柏地黃湯

處方熟地4-5錢,棗皮錢半,山藥錢半,茯苓錢半,當(dāng)歸錢半,白芍(酒炒)錢半,丹皮1錢,麥冬1錢,知母1錢,黃柏1錢,澤瀉8分,五味3分。

功能主治陰虛火動(dòng),煎熬汗出。

用法用量水3碗,煎2碗,空心頓服。

摘錄《會(huì)約》卷十二

處方50、加味地黃丸

處方熟地3錢,棗皮1錢半,茯苓1錢半,山藥2錢,丹皮1錢,澤瀉7分,五味3分(炒),麥冬1錢半,阿膠(蛤粉炒)2錢。

功能主治水虧干燥,咽痛便結(jié),皮枯筋急。

用法用量空心服。

摘錄《會(huì)約》卷十二

處方51、歸氣定喘湯

處方人參、牛膝、熟地、麥冬、棗皮、五味、枸杞、胡桃、故紙。

功能主治短氣微息,似喘非喘。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鈔類編》卷六

處方52、溫腎湯

處方熟地240克 山藥(炒)棗皮(醋蒸)各120克 澤瀉36克(鹽水浸)茯苓90克 補(bǔ)骨脂(酒炒)90克 菟絲子(淘去泥沙,酒蒸)120、克 五味子(微炒)60克 肉桂120克 附子120~150克

制法上藥先將地黃、棗皮搗成膏,再將各藥研末,加山藥打糊為丸。

功能主治補(bǔ)腎壯陽,固澀止瀉。治命門火衰,五更及天明泄瀉,多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6~9克,用溫開水送下。

摘錄《會(huì)約醫(yī)鏡》卷十

處方53、加味脾陰煎

處方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蓮草15克,山藥20克,蓮米15克,連翹10克,赤小豆30克,黃連6克,淡竹葉10克,五味子10克,棗皮10克,大棗10個(gè),炙甘草10克。

功能主治養(yǎng)陰益脾,潤燥,佐以清熱,化斑。主脾陰虛,血燥,陰虛生內(nèi)熱,熱傷絡(luò)脈則血外溢。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袁尊山方

處方54、生精湯

處方熟地30克 覆盆子15克 枸杞子15克 菟絲子15克山藥30克 棗皮10克 澤瀉12克

制法將上述各味同水煮服。

功能主治益腎生精。精液異常、腎精虧者宜服用。

用法用量每日2次,早晚分服。

摘錄《經(jīng)驗(yàn)方》

處方55、烏發(fā)湯

處方熟地、懷山藥、菟絲子、核桃仁各3 克,丹皮、澤瀉、天麻各1.5克,棗皮2克。

制法將羊骨、羊頭打破。羊肉洗凈,入沸水中氽去血水,同羊骨、羊頭一起放入鍋內(nèi)(羊骨墊底)。將以上藥物用紗布袋裝好扎緊口,放入鍋內(nèi),并放入蔥、生姜和白胡椒,加水適量。

功能主治滋肝補(bǔ)腎,補(bǔ)血養(yǎng)氣,烏須發(fā)。適用于肝腎不足、血虛風(fēng)燥的脫發(fā)、頭發(fā)早白等癥。

用法用量服用時(shí),可加入味精、食鹽等調(diào)料。吃肉喝湯,每日2次。

摘錄《成都惠安堂滋補(bǔ)餐》

處方56、滋腎柔肝湯

處方熟地20克,棗皮10克,山藥2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杞子15克,菊花10克,當(dāng)歸10克,白芍60克,甘草30克,何首烏30克。

功能主治滋腎柔肝。主肝腎陰虛,目系失養(yǎng)。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白光中方

處方57、二六湯

處方生地12克,丹皮12克,澤瀉12克,茯苓12克,棗皮12克,牡蠣12克,龍骨12克,山萸肉12克,竹茹12克,白芍12克,山藥15克,石菖蒲9克,遠(yuǎn)志6克。

功能主治滋陰潛陽,開竅化痰。主腎陰虧損,肝陽上亢,痰熱交阻,隨風(fēng)陽上擾。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李斯熾方

處方58、復(fù)原固本丸

處方北枸杞1兩,紅棗皮1兩半,蓮花須1兩,淮牛膝1兩,川續(xù)斷(上皆酒蒸)1兩,揀歸身1兩半,牡丹皮(2味酒洗)2兩,川杜仲1兩,光澤瀉1兩半,川萆薢(土鹽水洗)2兩,北五味(蜜蒸)1兩,白云苓(乳蒸)1兩,天門冬(去心)1兩半,淮山藥(微炒)1兩,芡實(shí)米(微炒)1兩,熟地黃1兩,川黃柏1兩,敗龜版(酒炙)10兩,真虎骨(酒炙10次)10兩。

制法將虎骨、龜板2味打碎,用佳酒24碗,熬至3-4碗,去滓取汁。預(yù)將余藥為末,入汁內(nèi),打糊為丸。

功能主治生氣血,扶元神,健筋骨,活經(jīng)絡(luò),潤顏色。主年四十以上,六脈微細(xì),氣血衰敗。

用法用量每早空心服4錢。

摘錄《瘋門全書》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術(shù)匯集而成,僅作學(xué)習(xí)、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貓畫虎,身體有恙應(yīng)盡早就醫(yī)。本文資料絕大部分注明了出處,但不對信息的正確性負(fù)責(zé),更不對使用本文信息導(dǎo)致的后果負(fù)責(zé)。

本站僅提供存儲(chǔ)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舉報(bào)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心腎雙補(bǔ)
加減六味丸
汗。止汗散 。人參6克 當(dāng)歸6克 熟地5克 麻黃根1.5克 黃連1.5克(酒炒)浮小麥1大撮 棗1枚 。益氣養(yǎng)血,固表止汗。治產(chǎn)后盜汗。2、牡蠣22.5克 白術(shù)30克 白芷10.5克 甘草9克 防風(fēng)15克 。諸虛不足,汗出不止。
用到中藥杜仲的方劑
加味地黃湯
治療貧血的驗(yàn)方[圖文6P]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hào)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hào)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科技| 奎屯市| 清丰县| 丹江口市| 西乌珠穆沁旗| 黄山市| 陇南市| 哈尔滨市| 万盛区| 枞阳县| 白玉县| 广宗县| 横峰县| 青神县| 民丰县| 凉城县| 全南县| 东安县| 安顺市| 祁连县| 锡林郭勒盟| 景泰县| 乾安县| 长丰县| 子洲县| 延川县| 遂平县| 汉寿县| 驻马店市| 通榆县| 奇台县| 兴宁市| 当雄县| 柞水县| 胶州市| 利辛县| 涟水县| 徐州市| 昌平区|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