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的營養價值與功效
每逢金秋時節,但見那山坳嶺坡,路邊村頭,一株株、一片片的棗樹,身披油綠碧葉,其間綴滿了金紅锃亮的大紅棗兒。
紅棗,又叫大棗、刺棗、美棗、良棗等,為我國特產之一。紅棗,皮薄肉厚,甘甜適中,營養豐富,為秋冬進補之佳品。紅棗,在我國種植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
早在《詩經》中已有棗和棘(酸棗)之分的記載。后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和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等古農書中,都把棗樹列為果木之首。《戰國策》載,蘇泰游說六國時,說燕國“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由田作,棗栗之實足食于民矣。”可見我國古代人已將植棗列于重要地位了。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文物中就有大棗。古籍《爾雅》記載的棗樹品種有11個,今天,我國南北各地優良品種已達400多個了。http://hi.baidu.com/hzzccn
我國的紅棗分為南棗和北棗兩大類。南棗主要在長江流域的丘陵地區零星栽培;北棗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栽培面積大、產量高、品種多、質量好,名揚中外。紅棗品種很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北京的郎家園棗、山西的板棗、山東與河北的金絲小棗、河南的靈寶棗、陜西的大荔棗等,都被譽為“棗中之王”。這些紅棗皮薄肉美,味馨極甜,曾在巴黎博覽會上受到國際友人的好評。北京的“老虎眼”圓棗,陜西的大荔圓棗,甘肅的敦煌圓棗和山西太谷·的壺瓶棗等都是大棗中的上品。
我國古人把棗作為祭祖祖先的珍品和婦女初次見面的禮物。紅棗的艷形和美味,歷來為詩人所贊譽。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回憶他童年時貪吃紅棗的情景是:“庭前八月棗梨黃,一日上樹能千回。”紅棗在我國人民心目中,象征著幸福、美滿和吉祥。各種喜慶和年節,紅棗都是不可缺少的。
紅棗可生吃,也可熟食,還可加工制成棗干、棗泥、棗脯、棗醬、醉棗、熏棗、焦棗、烏棗、蜜棗、棗罐頭、棗茶、棗酒、棗醋、棗原汁飲料等,還能性以烹調,用它飩雞、燉鴨、燉豬腳等,都別具風味又甘美滋補。在日常生活中用棗制成的傳統食品,更是琳瑯滿目、各具風味,例如棗粽子、棗年糕、棗花糕、棗卷糕、棗鍋糕、棗發糕、油炸糕、長壽糕,以及做成棗泥餡料,用以制作各種糕點。以紅棗制成的“中華蜜酒”和“阿膠蜜棗”遠銷海外,備受贊譽。
紅棗營養十分豐富,鮮棗含糖20%-36%,干棗含糖55%-80%,它含熱量大,可以代糧,歷史上常作救災之用。維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每百克含量達0.l-0.6克,比蘋果、桃子等高100倍左右,維生素P的含量也是百果之冠,人們贊大棗是“天然的維生素丸”。每百克鮮棗中含蛋白質1.2克,也幾乎是鮮果類之冠。干紅棗產熱量極高,每百克紅棗可產熱量約1200-1300千焦,接近于葡萄干,而且蛋白質、鈣、磷、核黃素、尼克酸的含量又高于葡萄干。所以,人們歷來就把紅棗視為極佳的滋補品。http://hi.baidu.com/hzzccn
“一日食三棗,百歲不顯老。”紅棗不但是美味果品,還是滋補良藥,有強筋壯骨、補血行氣、滋頤潤顏之功效。紅棗能作為藥用,早在《本草備要》中就有記述。說紅棗能“補氣益中,滋脾土,潤心肺,調營養,緩陰血,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和百藥。”明代大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大棗氣味甘平,安中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補少氣,……久服輕身延年。”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紅棗對過敏性紫癜、貧血、高血壓、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胃腸道腫瘤具有療效。
故而養生學家大力弘揚祖國醫學遺產,推廣大棗茶,是價廉物美、人人可以進補的配方食品。經常服之,強化肝功能,補足血液。如果再配以別物,效果更佳。紅棗加米煮粥,可治療脾胃不良、濕寒胃脹。用紅棗20克,龍眼干20個,蜂蜜少許,放鍋內添水二杯,弱火熬,當茶飲,使人睡得香甜。增強活力、保持旺盛的精力。民間早有“五谷加紅棗,勝似靈芝草”之說,愿人們秋冬令多食紅棗,有利于人們養生、健美、延年。
紅棗食用方法
1.黨參紅棗茶
【來源】民間驗方
【配方】黨參20克,紅棗10~20顆,茶葉3克。
【制作】將黨參、紅棗洗凈后,同煮茶飲用。
【功效】補脾和胃,益氣上津。逅用于體虛,病后飲食減少,大使店稀,體困神疲,心悸怔忡,婦女贓躁。
2.益氣養陰茶
【原料】西洋參、黃耆或參須五錢、麥冬三錢,五味子二錢(打碎布包)、紅棗5個。
【制作】將上述材料加水1500ml浸泡30分鐘,大火煮沸,轉小火燉煮二十分鐘。(亦可以請藥房將藥材打碎,以茶包包裝量,再用熱水沖泡于保溫瓶中)。
【功效】清熱消暑,補氣滋陰。http://hi.baidu.com/hzzccn
【按語】夏天天氣炎熱,流汗多容易疲倦、昏昏欲睡等氣虛證候,此方不失為補充體力佳品。
3.補中益氣紅棗糕
【原料】雞蛋10個、黨參、黃芪、紅棗各20克、炙甘草6克、當歸9克、白術9克、升麻5克、柴胡5克、陳皮9克、生姜15克、白糖600克、蘇打2克
【制作】將黨參、黃芪、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生姜、炙草、白術柴胡、紅棗去灰渣、加工,烘干研成細末,雞蛋打入盆內,用撣蛋機撣成泡,加入白糖繼續撣泡、使蛋漿與白糖溶為一體,加入面粉,中藥粉末,蘇打繼續撣泡,使其合為一體。在蒸籠內墊一層細草紙,將蛋漿倒入搟平,蒸約十分鐘,取出翻于案板上,用刀切成20個條形方塊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補中益氣,適用于氣虛所致的月經先期。
【按語】此方對婦女子宮脫垂,疲倦乏力,久瀉脫肛,效果也較好。
4.桂圓紅棗湯
功效:紅棗對促進血液循環,暢通乳腺很有幫助,而且它和桂圓還具有極佳的補血養氣效果!
用料:紅棗、桂圓、水
1、將水煮沸后,變成小火。
2、將桂圓放進沸水中煮20分鐘后,放入紅棗,再燜煮20分鐘即可。
5.棗泥桃酥
【來源】民間方
【原料】棗泥250克 核桃仁50克 淮藥50克 面粉500克 豬油125克。
【制作】將核桃仁搟碎,加入棗泥、淮藥制成餡;取面粉200克,放在面板上,加入豬油100 克,拌勻,成干油酥。
把剩余的面粉放在面板上,加豬油25克,加水適量,合成油面團。
將干油酥包入水油面里卷成筒狀,按每50克油面做成棗泥酥2個,用刀切成劑子,
搟成圓皮,然后用左手托皮,右手把棗泥餡裝入皮內,收嚴口子,搓橢圓形,用花鉗
把圓坯從頂到底按出一條凸的棱,再用干凈的雞毛在棱的兩側按出半圓形的花紋。
將鍋置火上待油燒至六成熟時,把生坯投入炸至見酥浮面呈黃色即成。出鍋后,少涼即酥。
【用法】可當點心吃。
【功效】補脾胃,益腎氣。適用于脾虛食少、腎虛早衰等癥。
6.拔 絲 金 棗
【原料】紅棗400克,山楂糕75克,白糖150克。
【制作】http://hi.baidu.com/hzzccn
紅棗洗凈,煮至8成熟撈出,去皮,捅掉核;
將山楂糕切短條插入棗肉,蘸均面粉;
紅棗下8成熱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
油鍋燒至4成熱時,加白糖炒至金黃色,將紅棗迅速放入顛翻掛勻,倒在抹油的盤內即成。
7.紅棗紅糖煮番瓜
【制作】每次用鮮番瓜約500克(削皮),紅棗(去核)15~20枚,紅糖適量,加水煮爛服食。
【功效】紅棗紅糖煮番瓜,有補中益氣,斂肺氣的功效。民間用以治療支氣管哮喘,老人慢性支氣管炎等疾患。
【按語】番瓜,性味甘、溫,入脾、胃經。含瓜氨酸、精氨酸、天門冬素、葫蘆巴堿、腺嘌呤、胡蘿卜素、維生素B、C、脂肪、葡萄糖、蔗糖、戊聚糖、甘露醇等。功能補中益氣。
紅棗,性味甘、溫。功能補中益氣,滋腎暖胃。
紅糖,性味甘、平。功能益氣養血。
8.人參紅棗燉雞
【原料】嫩雞1只(約500克),人參10~15克,紅棗10枚,鹽少許。
【制作】http://hi.baidu.com/hzzccn
雞去毛當凈,取雞腿肉或雞胸肉,去皮、骨。
人參切片,與雞肉一起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文火隔開水燉3小時,調味熱服。
【功效】大補元氣,健脾強身,祛病延年,健腦益智。癥見動則心悸,汗出,氣喘。也可作一般體虛調補之湯品。
【注意】
1、人參以野山參功力最夠,但價錢較貴,一般可用高麗參或邊條參。
2、實證、熱癥者(如發燒感冒,口舌生瘡,便秘等)不宜;服食該湯時,不宜喝茶和吃蘿卜。
9.花生紅棗雞
【主料】光雞半只,冬菇一兩,花生米三兩,發菜三錢,紅棗八粒去核,姜一片,蔥二條。
【調料】蠔油二匙,鹽半匙,麻油、胡椒粉少許,酒一匙,水適量。
【制作】花生米放入清水中煮滾,冷后去衣洗凈。
冬菇浸軟去雜、瀝干水,用半匙糖、一匙酒、一匙油、少半匙生粉腌料拌勻。
發菜用清水浸軟洗凈瀝干水。油鍋爆姜、蔥,加水三杯煮滾,下發菜煮5分鐘,撈起瀝干水。
雞洗凈瀝干水,用老抽、鹽各半匙擦勻腌10分鐘。
起油鍋放入雞,爆至皮的一面呈黃色鏟起。放下姜爆香,放入調料及花生、冬菇、紅棗、雞,慢火燉15分鐘至雞熟。取起雞,下發菜再燉20分鐘。將冬菇、發菜、花生、紅棗放碟上,雞切塊排在面上。
把汁煮滾,調味,用生粉一匙、水二匙、老抽半匙混勻勾芡,淋在雞上。
【服法】佐餐食。
【功效】補氣,補血,強健筋骨,延緩衰老。
10.蟲草紅棗燉甲魚
【原料】 冬蟲夏草10克,活甲魚1只,紅棗20克,料酒、鹽、蔥、姜、蒜、雞清湯各適量。
【制作】 將甲魚宰殺,去內臟,洗凈,剁成4大塊,放鍋中煮沸撈出,割開四肢,剝去腿油洗凈。http://hi.baidu.com/hzzccn
冬蟲夏草洗凈;紅棗用開水浸泡。
甲魚放湯碗中,上放冬蟲夏草、紅棗,加料酒、鹽、蔥段、姜片、蒜瓣和雞清湯,上籠隔水蒸2小時,取出,揀去蔥、姜即成。
【服法】佐餐食。
【功效】滋陽益氣,補腎固精,抗疲勞。適用于腰膝酸軟、月經不調、遺精、陽痿、早泄、乏力等癥。健康人常食,可增強體力、防病延年、消除疲勞。
11.紅棗煨肘
【特點】色紅亮,肘子軟糯,甜咸適口。
【原料】豬肘750克、紅棗50克。 冰糖25克、姜10克、蔥15克、鹽3克、鮮湯750克。
【制作】豬肘洗凈,入沸水去血腥味,撈出沖洗凈,紅棗去核洗凈。冰糖砸碎,一部分炒成糖汁。罐內放雞骨墊底,上放豬肘,加入鮮湯、姜(拍松)、蔥(挽結)、鹽、糖汁,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移小火煨熱,揀去蔥、姜,下紅棗、冰糖繼續煨至肘子軟糯汁濃,起鍋裝于大圓盤內(皮向上),原汁淋于肘子上即成。
12.紅棗燉老鴨
【原料】老鴨1只,豬脊骨2斤、陳皮少許、大棗50克、枸杞少量、蔥姜片適量;鹽、味精、雞粉、胡椒粉
【制作】將市場購活鴨去凈毛和內臟,洗凈血水,從背部片開洗凈,放開水鍋中汆透撈用;清水沖洗干凈,取大號沙鍋加水,放入老鴨瘦肉少許、,急火燒開,慢火煲至肉爛調味即可。
【服法】該菜主要是喝湯。
【按語】本款適合家庭制作的“紅棗燉老鴨”。調味主要是,口味香醇、營養豐富,男女老少都可食用。
13.玉銀蛋膜
【來源】宮廷御方
【原料】玉竹、銀耳、紅棗、蛋白
【制作】取玉竹三錢、紅棗、銀耳各適量微洗,浸泡于水中數時。再以慢火燉煮至湯汁濃稠即可。
【用法】美容使用:取適量羹汁待冷,再加少許蛋白拌勻,于洗臉后涂于臉上做為潤膚面膜,五至十分鐘洗去,洗凈再均勻涂抹少量的植物高效護膚凝膠搭配Z元素收斂平衡調理液均勻涂于臉上。
食用使用:加上適量冰糖即為食羹,冰過將更美味。
【功效】玉竹、紅棗與銀耳三者具有養陰潤燥、滋潤養顏等作用。經常食用本羹有滋養肺陰、外布津液、提升免疫 養容悅色的作用。同時,美容使用具有滋養滑潤肌膚,促使干燥粗糙肌膚,逐漸柔軟細致
14.姜棗花椒湯
【原料】生姜24克,大棗30克,花椒90克
【制作】將姜棗洗凈,生姜切薄片,同花椒一起加水小火煎成l碗。
【用法】每日2次,趁熱服。
【功效】可溫中散寒,祛濕止痛。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
材料:蛇舌草25克(干品則15克)、綿陳15克(中藥店有售)、蜜棗3個、鯽魚500克、生姜3片。
1、各配料反復洗凈,稍浸泡,蜜棗去核。
2、鯽魚宰洗凈,慢火煎至微黃。
3、藥材用煲湯袋裝好,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2小時,藥材棄之,調入適量的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