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了好幾個因為童年和青春早期收到的性侵害而導致成年后在兩性關系中不可控制的有性厭惡、性恐懼、性羞恥感的個案。總想著為做孩子父母者寫點什么。
根據《危機干預與創傷治療方案》上的科學行為界定性侵害/強奸——
1、自我報告曾被迫與他人發生性行為。(+模擬性行為、邊緣性行為)
2、有性侵害證據的傷害:如擦傷、青腫、切傷、性傳播疾病等(+陰部撕裂)
3、回避與侵害有關的活動、地方或環境(+人、身份)
4、害怕獨自在公共場合或人群中
5、反復強制回憶、噩夢、和/或有關侵害的想法
6、自侵害發生以來焦慮、無助、恐懼或易怒的主觀經歷
7、情感范圍受限、麻木的主觀感覺,和/或不真實感
8、脆弱感、無能感、罪惡感、羞恥感
9、失眠、注意力集中困難、和不寧運動
1、冷漠冷淡,沒有親密感需求;在兩性交往過程中無法進行親密行為,嚴重者到無法接受戀人的擁抱、無法接吻、更是性恐懼、性厭惡,身體會本能緊張、抗拒、有不受大腦和感情控制的“猛得推開”的行為。親密行為對于她們不是愛的交流,是具有噩夢般傷害性質的。對異性的愛又渴求、又拒絕、又害怕。
2、性行為隨便。很容易很隨意與陌生人有性行為,但是在交往中尤其需要“控制感”,又自己決定可以有性行為,也會在突然間噩夢般“壞感覺”又不受控制冒出來時,讓對方莫名其妙摔門而區。她們需要這樣反復的行為重演歷史,找回控制感,卻在其中完全沒有成就感、幸福感,只是另一種對自己的不齒、痛恨。
1、負罪感:都是因為我不好,我不是一個好女孩,才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是一個骯臟的女孩。
2、無助感:沒有人來保護我!沒有人能保護我!爸爸媽媽你們在哪里?
3、憤怒感:
1)生侵害自己的人氣:你辜負了我對你的信任!你利用了我的膽小害怕!你倚強凌弱!
2)生父母的氣:你們從來沒有告訴我該怎樣保護自己,從來沒有告訴我面對侵害我有奮力反抗的權力!你們整天就忙著掙錢,忙著你們的生意工作,忙著為你們自己的關系吵架傷心,當我需要保護的時候你們在哪里?你們那么無視我的存在,連我已經被別人深深傷害了都不知道!你們讓我覺得掙錢、生意、事業、我的學習成績、所有的一切都比“我”重要,我是無足輕重的,你們的無視讓我覺得我不夠資格跟你們說我的感受我的傷心我受的傷害!(來自于咨詢室中最真實的哭喊)
3)生社會的氣:為什么壞人得不到懲罰?!為什么?!!為什么害我的人還那么逍遙自在?!!
4)生自己的氣:恨自己沒有反抗、恨自己無能、恨自己在這樣的境況中無力、恨自己貪戀當時的被關注、被重視導致被欺騙的無知幼稚膽小。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的預防孩子受侵害行為——
1、打開夫妻之間、與孩子間暢通的溝通渠道,建立家事每個人最安全、最可靠的港灣環境,在這里你可以放心的說所有你的擔心、苦惱、傷心,都是會被理解的,都是能夠被支持和得到幫助的。這個整體的家庭文化很重要!
2、關心孩子每天的情緒,尤其是情緒的變化,養成每天放學見面習慣性問孩子:“今天在學校如何?開心嗎?有沒什么事情可以和爸爸媽媽分享的?有沒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我們可以分擔的?”
3、拿出專門的時間給孩子,傾訴-傾聽—交流時間段,其實不需要很多,20分鐘足夠,不要對孩子永遠就幾句話“作業做好沒?考試成績怎么樣?你不要再玩了,抓緊時間去學習!”這點對于孩子心理感受很重要,他會覺得父母是真的關心我這個人,而不僅僅是分數成績。(孩子的潛意識當然知道分數成績是有條件的愛,當然知道他們自己要的是無條件的愛)
4、對孩子說得任何話題,尤其涉性的話題,不要一句“怎么這么無聊!”你整天都想什么亂七八糟呢?!都給打擊回去,也不要因為自己內心尷尬就讓這些話題自動屏蔽或飄過,這給孩子傳遞的信息就是:性這個話題,是不能和家長談的!他們會不高興、會生氣,甚至還會罵我的。(這樣,孩子以后哪怕被性騷擾,猥褻,性侵害,都不敢告訴父母的)
5、關心孩子身體的變化,建議同性別父母可以孩子一起洗澡,或者借著在孩子洗澡時陪伴在旁邊說說話、搓搓背,也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身上有無可疑傷痕。
6、一定一定要給孩子灌輸生命第一的自我保護意識,詳細可參照網上流傳的英國兒童宣言,有詳細解釋,去找來一條條認真讀一遍給孩子聽。讓孩子知道你的生命最重要,任何情況下,你有權力、被允許保護自己。
7、提升孩子自我保護的技能,比如男孩學學散打、武術、女孩學學跆拳道、空手道等等,讓他們知道學習不是為了考級,是為了在需要時阻止壞人、保護自己。我讓女兒在5歲起學跆拳道,好幾年下來斷斷續續學到藍帶,小學時就可以踢到成人頭頂,對于“誰敢欺負我,我一腳廢了他”充滿了自信,也一直享受為要好的女生做保鏢的豪邁感。也許技術需要隨著年齡增長而提升,但從小樹立自我保護的能力自信心更關鍵。
父母在發現孩子被性侵后的第一時間可以做些什么——
1、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身體,取證。
2、第一時間舉報壞人,讓孩子知道錯的不在她,在壞人。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站在她這邊,會為她出頭斗爭的。
3、陪伴(防止自殺行為產生),傾聽,耐心的、不加任何指責、打斷、用自己的情緒去逃避面對孩子的情緒、或去強化孩子的情緒。(父母這個時期也有很多情緒,憤怒、傷心、自責、后悔))
4、清楚地告訴孩子(讓孩子知道):
1)你沒有錯,你還是好孩子,爸爸媽媽和以前一樣愛你!
2)你不用擔心被報復,爸爸媽媽會永遠保護你,我們一定要會讓壞人受到應有的懲罰。
3)不用理睬任何別人的“眼光”,健康成熟的評判標準是精神上、靈魂上的純潔,你永遠是爸爸媽媽眼中那個好孩子。
4)如果這段時間你不想去上學、不想見老師和同學,這是被允許的,你需要康復的時間。
5)在這段時間里,不受控制的回憶、噩夢都是受傷狀態下自然的,不要害怕,這是康復所必然經歷的過程,爸爸媽媽會一直守護著你。
5、送孩子去接受專業的性心理咨詢,將有幫助早日走出創傷,減少傷害對成年后親密關系影響
【提升性福力】女性性和兩性關系成長課程 4月剩8個名額(報名:微信13671969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