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安保險,高調上市。三馬賣保險,馬云、馬化騰、平安證券的老總馬明哲,流量在手,天下我有。還有比這更強大的組合嗎?支付寶和微信,假如都有眾安保險的入口,再加上傳統平安保險的線下業務,即便不說天下無敵,起碼也是一覽眾山小的氣勢。
互聯網保險創業,聽起來很美好,然而,時代轉變實在太快。互聯網保險還沒有革掉傳統保險的命,自己就快要被BAT革掉了。
互聯網保險創業公司風聲鶴唳
互聯網保險本來是一片藍海,從2011年的28家增長至2016年的117家。然而,轉眼間,融資困難,市場難以為繼,凄涼的緊。僅有小雨傘、保準牛、大特保等少數幾家進入B輪,大部分還停留在A輪和天使輪。
行業標桿悟空保也開始裁員了,高管COO、CMO開始離職。此前悟空保押注“場景保險”,被逼轉型賣壽險,公司所有BD人員降薪30%,
離職人員紛紛表示,降薪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關鍵的是角色轉變,本來是互聯網保險,利用大數據、場景抓取目標客戶,如今變成地推、電銷賣保險的了。這讓員工了看不到前景,無法淡定了。
互聯網保險創業公司,竟然一個都還沒有跑出來。
互聯網巨頭的流量變現延伸至保險
保險是有穩定而低成本的資金流,可以做其他投資布局??梢阅貌糠直YM投資其他業務,這對巨頭來說,是不拿白不拿的錢。
巨頭把持強大的流量入口,將保險作為流量變現的方式,再合適不過。
螞蟻金服、微信先后獲得保險代理牌照,百度申請牌照遭遇曲折,通過收購了一家保險經紀公司,而獲得保險牌照。
京東、小米、網易、聯想、今日頭條等互聯網公司也時刻準備殺入保險市場。
流量變現,每家都有看家本領
2015年9月,螞蟻金服在天貓商城下,就雄心壯志的設立一個保險超市,然而,當時只是作為“導流”的入口。事實證明,保險就是一個弱需求產品。流量轉化非常低。保險和借款、理財等是不一樣的,后兩者是硬需求產品。
互聯網保險2C模式大部分失敗了,經典案例是慧擇網,曾在北京花了數千萬投放分眾廣告,結果轉化率很低,廣告費用打了水漂。
保險的本質還是保障,找到合適的目標人群,大數據排上了用場。金融科技加上流量,螞蟻金服通過在線互動、智能投顧、算法推薦等方式,成功讓轉化率提升了一個量級。
騰訊則充分發揮微信的社交場景的優勢,基本產品都是理財險,氛圍養老保障產品、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等四類。
百度沒有殺手級金融產品APP,但百度地圖是車險的最佳拍檔。車輛的駕駛數據,就是保險的大數據來源。目前大多數車輛,都未安裝智能車載裝置,百度則率先殺入這一領域。并且為百度的無人車業務,提前做好準備。
互聯網巨頭與傳統保險巨頭之間敵友未分,戰端未開
小的互聯網保險公司處于被收割、掃貨的地位,昂貴的流量入場費和低效的轉化率,是創業互聯網保險的兩個夢魘。2C的互聯網保險,基本完敗。
2B的傳統保險巨頭,互聯網公司尚未開戰,線下模式很重,螞蟻金服和微信都沒有足夠把握,風雨欲來。
但是,傳統保險巨頭們,卻羨慕互聯網的數據,率先把橄欖枝伸了過來。保險公司獲取的數據都是線下數據,維度有限,而巨頭的數據更能清楚的解析一個人的輪廓。
目前接入螞蟻金服的保險平臺已達80家。而互聯網巨頭還不具備保險精算能力,與傳統保險不打算直接開戰,先開放平臺,試試應手。
但是,這些流量大平臺是想做全金融牌照的,銀行、證券早已涉足,保險自然是必奪之物。
而螞蟻金服是國泰產險、信美人壽的控股股東,而騰訊入股和泰人壽、英杰華人壽等傳壽險行業。
保險這場大戲,前半場已經基本結束,互聯網保險的創業公司被收購,互聯網巨頭們也逐步深耕傳統保險行業,后半場,互聯網巨頭和2B的傳統保險的行業大戰,即將打響。
消費場景變了,人們的觀念變了,隨之而來的流量、現金流將統統改變,保險行業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變的是人性,人的保障需求和收益需求。
資本追求高杠桿收益率,保險追求最實惠保障,人性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隨之而來的,股票、證券、保險行業也需要找到平衡點,誰也完全替代不了誰。這就是企業的人性根基,亙古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