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國內的游戲市場,騰訊可謂一家獨大,依靠著自身龐大的社交系統,騰訊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得流量、宣發等優勢,加上其雄厚的資金實力,想要收編誰就收編誰,藍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說騰訊完全就是國內游戲市場中的“人民幣玩家”,而在實力如此強勁的對手面前,網易卻能連續打造出了多個爆款游戲,風頭完全不亞于騰訊,那是什么原因讓網易能夠“活”下來呢?
就在前幾天,上線不過僅僅一個月時間的《第五人格》突破了5000萬注冊用戶量,這樣一款典型的非對稱對抗性游戲,曾在《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手游的激烈競爭下,多日稱霸iOS游戲下載排行榜。而算上《第五人格》,網易已經在半年的時間里,連續推出了4款現象級手游產品,去年年底上線的《荒野行動》、《終結者2》早已火遍大江南北、國內海外,今年年初的《楚留香》同樣獲得了驕人戰績。網易“半年4爆款”的成績可以說是得益于手游市場的爆發,但這并不能掩飾掉網易在游戲自研方面所取得巨大進步。
在以往,網易在游戲方面更為人所熟知的是“代理”業務。《陰陽師》、《爐石傳說:魔獸英雄傳》、《影之詩》等優秀的卡牌手游,不但讓網易大幅提升了營收,也令其在產品品質、創新、運營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直到《絕地求生》、《H1Z1》這種類型的游戲,網易抓住時機,趕上了戰術競技這個風口,推出自研的《荒野行動》、《終結者2》這樣品質上乘的產品,并在騰訊的《刺激戰場》、《全軍出擊》兩款授權手游,以及巨人的《光榮使命》和小米的《小米槍戰》等多款同類型手游中突穎而出,再一次證明了網易在游戲自研方面的突出能力。
然而在《荒野行動》、《第五人格》取得亮眼成績的同時,爭議也隨之而來。在早期的游戲玩家眼里,騰訊可以說就是“抄襲者”的代名詞,無論是哪個公司的產品,在騰訊身上似乎都能找到類似的影子。而如今的網易也陷入到這樣的怪圈,《荒野行動》不必多說,雖業界尚未有定論,但誰都能看出來和《絕地求生》的類似。《第五人格》則更加嚴重,在網易宣布已經爭取到《黎明殺機》制作人擔任玩法顧問的時候,卻被《黎明殺機》官方“打臉”,宣稱《第五人格》并未取得品牌授權。
總而言之,如今的騰訊在游戲方面已然走上了“氪金”道路,能買就買,能收購就收購,反觀網易卻走上了騰訊“抄襲”的老路,并以此方式快速迭代相關產品,提升自身成績。這樣的做法雖然稱不上高尚,但是效果確實顯著的,依靠著多各爆款產品,網易向那些海外或者國內的優秀廠商,證明了自己有實力幫助產品獲得更好的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