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心血虛,心陰虛
表現的要點:心血虛證以心常見癥狀兼血虛證表現;心陰虛證以心常見癥狀兼陰虛證表現。
③心火亢盛
表現的要點:心火亢盛,以及舌、脈等有關組織出現實火內熾的癥狀。
④心血瘀阻
表現的要點:心脈痹阻證以胸部憋悶疼痛,痛引肩背、內臂,時發時止為特點。
(2)肺病辨證:肺病常見癥狀:咳嗽、氣喘、胸痛、咯血。
①肺氣虛
表現的要點:以咳喘無力,氣少不足以息和全身功能活動減弱為審證要點。
②肺陰虛
表現的要點:肺病常見癥狀兼陰虛內熱證并見。
③風寒犯肺
表現的要點:以咳嗽為主癥,兼見風寒表證為特點。
④風熱犯肺
表現的要點:以咳嗽兼風熱表證為特點。
⑤燥熱犯肺
表現的要點:肺系癥狀表現兼干燥少津為特點。
⑥痰濁阻肺
表現的要點:以咳嗽痰多,質黏色白,易咳為審證要點。
(3)脾病辨證:脾病常見癥狀:腹脹,腹痛,泄瀉,便溏,浮腫,出血。
①脾氣虛
a.脾不健運
表現的要點:脾胃運化功能減退兼氣虛證表現。
b.脾虛下陷
表現的要點:以脾氣虛證兼內臟下垂為審證要點。
c.脾不統血
表現的要點:以脾氣虛證兼出血共見為診斷依據。
②脾陽虛
表現的要點:以脾運失健兼寒象表現為審證要點。
③寒濕困脾
表現的要點:以脾胃運化功能發生障礙和寒濕中阻的表現為要點。
④脾胃濕熱
表現的要點:以脾的運化功能障礙和濕熱內阻的癥狀為診斷依據。
(4)肝病辨證:肝病常見癥狀:胸脅少腹脹痛或竄痛,煩躁易怒,頭暈脹痛,肢體震顫,手足抽搐,目疾,月經不調,睪丸脹痛。
①肝氣郁結
表現的要點:一般以情志抑郁,肝經所過部位發生脹悶疼痛,以及婦女月經不調等為診斷主要依據。
②肝陽上亢
表現的要點:一般以肝陽亢于上,腎陰虧于下的證候表現為辨證要點。
③肝火上炎
表現的要點:以肝經行部位的目、頭、耳、脅表現的實火熾盛癥狀為依據。
注意:肝火上炎與肝陽上亢間的區別。
④肝膽濕熱
表現的要點:以右脅肋部脹痛,納呆,尿黃,舌紅苔黃膩為要點。
⑤肝風內動
a.肝陽化風
表現的要點:一般根據患者平素具有肝陽上亢的現象,結合當前突然出現肝風內動癥狀可作出診斷。
b.熱極生風
表現的要點:以高熱與肝風內動共見為診斷指標。
c.血虛生風
表現的要點:血虛表現兼肝風內動表現。
⑥寒滯肝脈
表現的要點:以少腹及牽引睪丸墜脹冷痛為主要表現。
⑦肝陰虛證:肝病癥狀加陰虛癥狀。
⑧肝血虛證:以筋脈、爪甲、兩目不能濡養及全身血虛的癥狀。
(5)腎病辨證:腎病的常見癥狀:腰膝酸軟而痛,耳鳴耳聾,不育,水腫,二便異常。
①腎陽虛:表現的要點:以全身功能低下,伴見寒象為審證要點。
②腎陰虛:表現的要點:以腎病主要癥狀兼陰虛內熱證共見為診斷依據。
③腎精不足:小兒生長發育遲緩,成人生育功能低下,老人早衰為主要表現。
④腎氣不固:表現的要點:一般以腎與膀胱不能固攝表現的癥狀為審證要點。
⑤腎不納氣:表現的要點:一般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氣不得續,動則喘息益甚,和肺腎氣虛表現為辨證要點。
(6)胃病辨證:胃病常見癥狀:脘痛,嘔吐,噯氣,呃逆。
①胃寒證
表現的要點:以胃脘疼痛兼寒象共見為診斷要點。
②胃熱證
表現的要點:以胃病常見癥狀兼熱象共見為審證要點。
③食滯胃脘
表現的要點:以胃脘脹悶疼痛,噯腐吐酸為主要表現。
④胃陰虛
表現的要點:胃病的常見癥狀兼陰虛證共見為審證要點。
(7)小腸病辨證
表現的要點:心火熱熾及小便赤澀灼痛為辨證要點。
(8)大腸病辨證
①大腸濕熱
表現的要點:以排便次數增多,或下利黏凍,或下黃色稀水與濕熱內阻現象共見為要點。
②大腸液虧
表現的要點:以大便干燥,難以排出為主癥。
(9)膀胱病辨證
表現的要點:以尿頻,尿急,尿痛,尿黃為辨證要點。
(10)心肺氣虛
表現的要點:以心悸咳喘與氣虛證并見為辨證要點。
(11)心脾兩虛
表現的要點:以心悸失眠,面色萎黃,神疲食少,腹脹便溏和慢性出血為要點。
(12)心腎不交
表現的要點:以失眠為主癥。伴見心火亢于上,腎水虛于下的癥狀為審證要點。
(13)肺脾兩虛
表現的要點:主要以咳喘,納少,腹脹便溏與氣虛證共見為審證要點。
(14)肝火犯肺
表現的要點:以胸脅灼痛,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咳嗽為主要表現。
(15)肺腎陰虛
表現的要點:以久咳痰血,腰膝酸軟,遺精等癥與陰虛證并見為要點。
(16)肝脾不調
表現的要點:以胸脅脹悶竄痛,易怒,納呆,腹脹便溏為主要表現。
(17)肝胃不和
表現的要點:以脘脅脹痛,吞酸嘈雜,舌紅苔黃為主癥。
(18)脾腎陽虛
表現的要點:以腰膝,下腹冷痛,久瀉不止,水腫等與寒象并見為要點。
表現的要點:以脅痛,腰膝酸軟,耳鳴遺精與陰虛內熱證共見為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