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SHPT)是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
CKD 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呈現出發病率高、并發癥多、致殘率和致死率高的特點[1]。而 SHPT 是 CKD 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SHPT 多發生于 CKD4 期以上的患者,是機體對鈣、磷、活性維生素 D 代謝紊亂的一種適應性反應。2017 版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組織(KDIGO)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異常(CKD-MBD)指南指出,對于 CKD3a-5D 期患者,CKD-MBD 治療應根據血磷、血鈣、甲狀旁腺激素(PTH)等一系列測定結果綜合考慮。
指南中指出對于 CKD 5D 期需要降 PTH 治療的患者,建議使用擬鈣劑、骨化三醇或維生素 D 類似物,或聯合擬鈣劑和骨化三醇或維生素D類似物治療[2]。由此可見,對于 CKD 患者 SHPT 的治療指南肯定了擬鈣劑的潛在獲益,并推薦其作為治療 SHPT 的一線用藥。
擬鈣劑在血液透析患者SHPT中的應用
在甲狀旁腺組織中,擬鈣劑通過作用于鈣敏感受體(CaSR),直接抑制 PTH 的分泌和甲狀旁腺細胞的增殖。與活性維生素 D 相比,擬鈣劑不會增加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從而避免了活性維生素 D 等藥物可能引起的血鈣和血磷升高。
在我國約 60% 的維持性透析患者有不同程度的 SHPT 表現,而這些患者中 PTH 控制的達標率僅為 55% 左右。現有的臨床研究證據顯示,擬鈣劑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擬鈣劑可有效降低SHPT血液透析患者血清PTH水平;
擬鈣劑有效抑制血液透析患者的異位鈣化;
擬鈣劑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謝水平。
2018 年《擬鈣劑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中應用的專家共識》指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擬鈣劑可控制 SHPT,擬鈣劑尤其適用于 SHPT 患者伴發高鈣血癥、合并明顯血管鈣化或使用活性維生素 D 治療效果不佳時[3]。
注射用擬鈣劑依特卡肽(Etelcalcetide)在血液透析患者SHPT中的應用
目前擬鈣劑藥物包括鹽酸西那卡塞、依特卡肽和伊萬卡賽(Evocalcet)。2004 年西那卡塞作為第一種口服擬鈣劑在美國批準上市,其療效及安全性得到充分肯定。胃腸道不適是其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在服用西那卡塞的患者中約 15%~30% 會出現惡心和(或)嘔吐癥狀[4]。
依特卡肽作為注射用鈣敏感受體激動劑,通過其末端的半胱氨酸基團與鈣敏感受體胞外區域第 482 位上的半胱氨酸結合形成二硫鍵而激活CaSR[5]。2017 年 JAMA 發表了依特卡肽和西那卡塞的頭對頭 III 期臨床研究,該研究納入 683 例患者,隨機注射依特卡肽 5mg(n=340)每周 3 次或者口服西那卡賽 30 mg(n=343)每天 1 次,持續 26 周。
結果顯示,在第 20~26 周測定患者 PTH 水平時,隨機接受西那卡塞的 343 例患者中的 198 例(57.7%)和隨機接受依特卡肽的 340 例患者中的 232 例(68.2%)PTH 濃度降低超過 30%。隨機接受依特卡肽的 178 例患者(52.4%) PTH 濃度降低超過 50%,而西那卡塞組為 138 例患者(40.2%)。西那卡塞和依特卡肽組中血鈣降低發生率分別為 59.8% 和 68.9%。
另外,依特卡肽組中有 18.3% 的患者報告存在惡心癥狀,13.3% 的患者出現嘔吐;西那卡塞組 22.6% 的患者出現惡心癥狀,13.8% 的患者出現嘔吐[6]。依特卡肽組較西那卡塞組出現更少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可能得益于其靜脈給藥途徑的優勢。
總結
CKD-MBD 對 CKD 患者預后的影響正日益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擬鈣劑因為其顯著降低 PTH 水平且同時降低血鈣和血磷而成為 SHPT 治療新的有效手段。口服擬鈣劑西那卡塞因其胃腸道不良反應導致患者依從性低,新一代靜脈擬鈣劑依特卡肽即將上市,從而為臨床醫生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作者:馬敏琳
文章轉載自:復星健康醫生端
參考文獻:
[1]李貴森. 2019 年《中國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異常診治指南》解讀. 診斷學理論與實踐, 2020, 19(3): 229-231.
[2]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CKD?MBD Update Work Group. KDIGO 2017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Diagnosis, Evalua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CKD?MBD)[J]. Kidney Int Suppl, 2017, 7(1): 1?59.
[3]余學清等. 擬鈣劑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中應用的專家共識. 2018, 34(9): 703-708.
[4]Palmer SC, Nistor I, Craig JC, et a1. Cinacalce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cumulativ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PLoS Med, 2013, 10(4): e1001436.
[5]Shawn T Alexander, ext al. Critical Cysteine Residues in Both the Calcium-Sensing Receptor and the Allosteric Activator AMG 416 Underlie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Mol Pharmacol,2015 Nov;88(5):853-65.
[6]Geoffrey A Block, et al. Effect of Etelcalcetide vs Cinacalcet on Serum Parathyroid Hormone in Patients Receiving Hemodialysis With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2017 Jan 10;317(2):1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