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飲食原則
合理飲食吃動平衡,有助于血糖的良好控制;
主食定量粗細搭配,提倡低血糖指數的主食;
多吃蔬菜水果適配,種類和顏色要豐富多樣;
常吃魚禽蛋肉適量,限制加工肉類制品攝入;
奶類豆類天天要有,零食加餐按需合理選擇;
清淡飲食少油低鹽,應當足量飲水且不飲酒;
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根據實際情況少食多餐。
小提示:患有嚴重水腫、胸水、腹水的患者,請遵醫囑限制飲水量。
二、每日營養素攝入目標
1. 能量
每日能量攝入建議為25~35kcal每公斤體重,具體還需要根據BMI、年齡、性別、體力活動、目標體重等調整,例如肥胖的患者建議每日能量攝入適當減少至1500kcal,老年患者每日能量攝入可考慮30kcal每公斤體重,透析患者(包括維持性血液透析及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建議每日能量攝入為35kcal每理想公斤體重。
每日飲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占50%~65%,蛋白質供能占15%~20%,其余能量由脂類提供。1g碳水化合物可提供4kcal能量,1g蛋白質可提供4kcal能量,1g脂類可提供9kcal能量。建議攝入全谷類、纖維素、新鮮蔬果等低糖食物來保證充足的熱量。
BMI計算方法:
BMI指數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標準,根據其不同的范圍分為消瘦、正常和超重。BMI=體重(kg)÷身高2(m2)。BMI的正常范圍為18.5~23.9,BMI<18.5為消瘦,24≤BMI<28為超重,BMI≥28為肥胖。
2. 蛋白質
慢性腎臟病1~2期的糖尿病患者避免高蛋白攝入,即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小于1.3g每公斤體重。
慢性腎臟病3~5期且代謝穩定的非透析糖尿病患者建議蛋白質攝入量為0.6g每公斤體重,并可遵醫囑服用酮酸制劑補充必需氨基酸。
透析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1.0~1.2g每公斤體重。建議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占每日蛋白質總攝入量的60%左右。可選擇以白肉(魚肉、雞肉類)、蛋類、奶類為主,適當選擇大豆蛋白,減少紅肉攝入。
3. 脂類
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如肥肉、牛油、豬油等,增加不飽和脂肪酸攝入,如植物油、堅果、魚類,避免攝入反式脂肪酸,如人造奶油。
4. 無機鹽
鈉每日攝入量1.2g~2.0g,換算為食鹽約3.0g~5.0g;鉀、鈣、磷的攝入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攝入,維持血鉀、血鈣、血磷在正常范圍內。
表1 不同體力勞動的熱量需求表
“
WINTER COMING
三、食物選擇注意事項
食物升糖指數(GI)用于衡量人體進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所引起的2小時內血糖變化大小。糖尿病者應優選低GI食物,因為低GI食物對血糖影響較小,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所有食物注意食不過量,低GI食物如進食過多也會加重餐后血糖負擔,高GI食物并非完全限制使用,適當少食并通過合理搭配也能幫助維持血糖穩態。
此外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可以延緩葡萄糖的消化與吸收,幫助控制血糖。
表2 常見食物GI指數
表3 常見食物中膳食纖維含量
參考文獻
[1]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營養與代謝管理分會,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等. 中國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指南(2022版)[J]. 中華糖尿病雜志,2022,14(9):881-933.
[2]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辦公室. 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冊(2022)[J]. 中華內科雜志,2022,61(7):717-748.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成人糖尿病食養指南(2023年版)[J]. 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23,21(5):388-391.
[4]中國醫師協會腎臟內科醫師分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腎臟疾病專業委員會營養治療指南專家協作組. 中國慢性腎臟病營養治療臨床實踐指南(2021版)[J]. 中華醫學雜志,2021,101(8):539-559.
[5]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北京:人民衛生出 版社,2022.
[6]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 中國成人糖尿病腎臟疾病醫學營養治療專家共識[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22,38(11):927-936.
作者:腎內科一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