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AP1-NRF2系統是腎臟疾病最有希望的治療靶點之一,KEAP1抑制劑可能成為腎臟疾病的關鍵。但在后期的研究中,由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終止了4期CKD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KEAP1抑制劑的3期臨床試驗。近日,日本東京大學的Nezu M.教授再次提出KEAP1-NRF2系統的治療價值,并指出KEAP1抑制劑可改善3期CKD和T2DM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
Nezu M.教授指出,NRF2是抗氧化應激反應的關鍵轉錄因子,可調控各種細胞的氧化還原反應。NRF2活性由氧化應激傳感器分子KEAP1調節,通過泛素化誘導NRF2蛋白酶降解。由于氧化應激是腎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KEAP1-NRF2系統被認為是腎臟保護的治療靶點。在急性腎損傷(AKI)動物模型中,由于氧化因子的積聚,NRF2出現瞬時和輕微活化。在遺傳或藥理學方面,增強腎小管中的NRF2活性后,可顯著改善AKI相關的腎臟損傷,并通過減少氧化應激反應,阻止AKI進展為慢性腎臟疾病(CKD)。
為了保護細胞免受有害的氧化應激,KEAP1-NRF2系統允許細胞感應和應對氧化應激。NRF2是氧化還原反應和抗氧化作用相關基因的主轉錄調節因子。在健康細胞中,NRF2被KEAP1捕獲,KEAP1是NRF2特異性的E3-泛素連接酶的亞基蛋白,并通過泛素-蛋白酶體途徑降解(圖1)。在氧化應激條件下出現親電子體后,后者與KEAP1的特異性半胱氨酸殘基(Cys)加合,改變KEAP1的結構以抑制KEAP1-NRF2結合。NRF2分子則進入細胞核中,形成具有小MAF(sMAF)的蛋白異源二聚體,結合并識別特異性序列,稱為抗氧化劑反應元件,從而調控相應的蛋白酶發揮作用。
圖1
動物模型中,NRF2-null突變小鼠(Nrf2-KO)在無病原體條件下沒有表現出明顯表型,不能誘導親電子應激反應基因。在KEAP1缺失小鼠模型中,通過敲除編碼NRF2的基因,可完全逆轉KEAP1缺失后的生物學表現,表明KEAP1和NRF2在體內存在特異性關聯。采用先進的基因操縱技術建立KEAP1基因條件靶向小鼠品系(KEAP1-CKO)和雙變異型突變體(KEAP1-KD)后,顯示出KEAP1強烈抑制氧化應激反應,在生理條件下通過降解NRF2發揮作用。
此外,E3泛素連接酶蛋白(βTrCP)也參與NRF2在細胞核中的降解。不同于KEAP1- NRF2結合,后者主要通過拮抗PTEN-PI3K-AKT途徑的下游信號分子,因此,PTEN-PI3K-AKT-GSK3軸被認為是由NRF2控制的氧化應激的另一種細胞反應系統。
Nezu M.教授還指出,目前NRF2誘導劑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來自BEACON研究結果的表明,具有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與BEACON研究中流體超載事件的發生密切相關。
CDDO-甲酯組的心力衰竭發生率與BEACON研究中安慰劑組的發生率相當。由于兩組患者的心力衰竭病史相似,所以增加的BNP可能對CDDO-甲酯治療組患者的液體超負荷至關重要。3b期CKD患者8周服用CDDO-甲酯后,不減少尿量或尿鈉排泄,表明腎功能不佳患者可能對CDDO-甲酯引起的血管加壓素敏感。另一項正在進行的隨機對照研究表明,CDDO-甲酯對T2DM和3-4期CKD患者的腎臟具有保護作用。此外,小鼠模型的研究表明,NRF2激活劑不僅對發展中的CKD患者有效,而且對心血管手術和腎移植誘發的AKI患者,同樣有效。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