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透析 or 晚透析?
透析時機如何選擇?
圍透析期患者如何管理?
慢性腎臟病( CKD)的定義為:
(1)腎臟損傷(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持續(xù)3個月以上,包括病理學異常,血、尿成分異?;蛴跋駥W異常?;颍?)GFR<60 ml/min/ 1.73m2持續(xù)3個月以上。CKD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預計2040年CKD引起的早死所致壽命損失年將從2016年的第16位上升至第5位,CKD的社會經(jīng)濟負擔增長居常見疾病首位。
患者透析時機的選擇:早期or 晚期?
圖1.起始血液透析的流程圖
過去認為,早期透析可以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提高患者生存率、生存質(zhì)量,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006年,腎臟疾病患者生存質(zhì)量(KDOQI)指南更新,建議當eGFR<15.0 ml/min/1.73m2時考慮RRI。特殊的臨床考慮和某些特異性并發(fā)癥,可能促使患者在ESRD發(fā)生之前就開始透析。
KDOQI血液透析充分性臨床實踐指南2015更新版(后稱“2015 KDOQI指南”)中指出:對于選擇透析治療的患者,其開始維持性透析的決定應當主要基于對尿毒癥相關癥狀和/或體征的評價,包括蛋白質(zhì)能量消耗的證據(jù)、代謝性異常和/或容量負荷過重的情況能否通過藥物治療進行安全糾正,而不是在缺乏癥狀和體征時僅依據(jù)特定的腎功能水平就做出決定。
2015年,日本透析治療學會(JSDT)發(fā)布了《維持性血液透析的血透起始反應指南》(后稱“2015 JSDT指南”),并指出:開始血液透析的時間應通過綜合評估血清肌酐水平、GFR隨時間的變化以及患者的體質(zhì)、年齡、性別、營養(yǎng)狀況來確定(1C)。當殘余腎功能逐漸惡化,且GFR < 15 mL/min/1.73 m2時,盡管給予最佳保守治療,可以考慮開始血液透析(1D,見圖1)。然而,開始血液透析的時機應基于對腎衰竭癥狀、日常活動和營養(yǎng)狀況的綜合評估來決定(1D)。
只要患者可以接受保守治療直至GFR<8ml/min/1.73m2,即使觀察到腎功能衰竭的癥狀,患者開始血液透析后的預后也是良好的。從預后的角度來看,即使沒有腎功能衰竭的癥狀,血液透析應在GFR為2ml/min/1.73m2之前開始(2C)。
當常規(guī)治療難以控制腎功能衰竭癥狀時,必須考慮啟動血液透析,同時要考慮包括腎功能在內(nèi)的綜合因素。腎衰竭癥狀包括消化系統(tǒng)癥狀、心衰、肺水腫、意識障礙、難治性水腫、周圍神經(jīng)病變、視力障礙、日?;顒拥臏p少等,這些癥狀是決定透析開始的關鍵因素。
(**由多個專業(yè)人員組成的團隊進行全面管理;**存在嚴重高鉀血癥、充血性心力衰竭、代謝性酸中毒、尿毒癥性腦病或尿毒癥性心包炎。GFR,腎小球濾過率)
加強患者和患者家屬教育
合并癥的管理
社會心理支持
由于患者對尿毒癥及HD相關知識缺乏,易造成各種心理問題如抑郁、焦慮和恐懼。所以,除在透析開始前對HD患者進行教育以外,良好的社會、家庭支持對HD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保護作用。醫(yī)護人員應主動與患者及家屬交流,通過心理護理,使患者處于接受透析治療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學會自我疏導,克服消極心理,提高生活質(zhì)量。
小結
圍透析期患者并發(fā)癥多、死亡率高、治療費用高、eGFR下降快,因此,為實現(xiàn)對圍透析期患者全面綜合的全程管理,我國正在制定《圍透析期慢性腎臟病管理規(guī)范》專家共識,主要內(nèi)容包括:合并癥的評估;合并癥的管理與治療;腎臟替代治療的準備、時機與模式;圍透析期管理流程;圍透析期的未來研究方向。
此外,真實世界研究(SURVIVOR研究)將于明年開展,該研究是一項多中心臨床研究,包括回顧性流行病學調(diào)查研究和前瞻性隊列研究兩部分,旨在闡明圍透析期患者在透析前后全因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分析死亡危險因素及其對圍透析期死亡率的影響。上述舉措將有助于降低ESRD患者的死亡率和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質(zhì)量。
專家點評
蔣更如 教授點評
此綜述較為全面的論述了早透析、晚透析的利和弊,以及圍透析期患者如何管理,及管理的重要性。具體的血透起始決策,在參考JSDT指南的同時,可結合實際患者情況具體決策。
參考文獻:
[1] Rivara M B , Mehrotra R . Is Early Initiation of Dialysis Harmful?[J]. Seminars in Dialysis, 2014, 27(3):250-252.
[2] Ze-Hua L , Li Z . When to initiate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The trend of dialysis initiation[J]. World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15, 4(5):521.
[3] John T, Daugirdas, Thomas A, et al.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Hemodialysis Adequacy: 2015 Update[J].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2015,66(5):884-930.
[4] Watanabe Yuzo, Yamagata Kunihiro, Nishi Shinichi, et al. Japanese society for dialysis therapy clinical guideline for "hemodialysis initiation for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J]. Therapeutic apheresis and dialysis : official peer-reviewed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pheresis,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Apheresis,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Dialysis Therapy,2015,19(1):93–107
[5] 賈鳳玉, 孟建中. 慢性腎臟?。ㄍ肝觯┗颊叩男难芗膊≡\療指南解讀[J]. 中國血液凈化, 2011, 10(10):570-575.
[6] 慢性腎臟病蛋白營養(yǎng)治療專家共識[J].國外醫(yī)學內(nèi)分泌學分冊,2005(06):437-438.
[7] 甘良英,王梅.K/DOQI關于慢性腎臟病貧血治療的臨床實踐指南解讀[J].中國血液凈化,2008(08):455-458.
[8] 劉艷杰.心理護理在血液透析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25):250-251.
[9] 殷俊, 袁偉杰. 終末期腎臟病患者透析時機的選擇[J]. 中華腎臟病雜志, 2012, 28(7):575-578.
[10]Foreman Kyle J, Marquez Neal, Dolgert Andrew, et al. Forecasting life expectancy, years of life lost, and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50 causes of death: reference and alternative scenarios for 2016-40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J]. Lancet (London, England),2018,392:2052-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