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SSD的核心組件,NAND閃存經歷了SLC、MLC、TLC、QLC四代演進,每單元存儲數據從1bit發展到2bit、3bit、4bit,SSD容量越來越大,單位bit的成本越來越低,昔日里高高在上的SSD也以接地氣的價格,飛入尋常百姓家。
然而,從MLC到QLC,新一代閃存顆粒初問世時,迎接它們的不是鮮花與歡呼,而是一片罵聲。
原因在于隨著每單元存儲位數增加,電壓變化也逐級遞增,而電壓頻繁切換會導致更多的錯誤、更長的擦除時間,表現出來就是寫入速度更低、壽命更短、可靠性更差。
從容量和性價比來看,QLC>TLC>MLC>SLC,性能及耐用性方面,QLC<TLC<MLC<SLC。
不過,隨著技術成熟、商用普及,起初被噴成篩子的MLC、TLC后來皆站上了SSD王朝的頂端,成為主流;而新晉網紅QLC自2018年商用以來,也漸漸趟出一條路子,成為企業數據中心的可行之選。
如今,在很多企業應用,像戴爾EMC ,HPE等全閃存產品中,QLC已經有了非常成熟可靠的應用,能夠完全滿足企業級的安全、穩定、可靠以及高性能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