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眾汽車集團動作頻頻,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減少車型數量、簡化銷售模式和取消不要流程的方案。
MQB&MEB兩大平臺的產品都將被優化。
MEB是模塊化電驅動平臺,目前產品線并不夠豐富,所以暫時還不會有很大的動作;但是MQB這個橫置發動機模塊化平臺的車輛太多,簡化產品線是必然的操作,那么哪些車有可能吧誒簡化呢?這就需要從大眾汽車、斯柯達、西雅特和奧迪四個品牌里找一找了,不過西雅特品牌并沒有引進,斯柯達品牌已經冷門,也許第一刀就會揮向斯柯達。
斯柯達的5月品牌總銷量僅為2303輛,銷量最高的柯米克也只有634輛!剩下的柯珞克、柯迪亞克、昕銳、明銳和速派都是冷門車。所以最有可能被砍掉的就是斯柯達,但可能不是針對某一輛車而是整個品牌。現階段的傳統車企正在上演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冷門時間太久的斯柯達已經很難再逆轉,即便推出電動化產品也夠嗆;因為電混汽車本就是合資車企的弱項,其母公司大眾汽車的主品牌在電動汽車市場里的表現也是很一般。
當然現在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斯柯達要退出,只是基于其銷量數據和產品特點與水平的預測。
大眾汽車品牌里有可能砍掉哪些車呢?
這就要看一看銷量了,寶來、朗逸、速騰、邁騰、帕薩特等轎車的銷量還是比較高的,顯然不會被砍掉。
可能被砍掉的當然是冷門車,預計會有:
等。
CC已經確定要停產,這臺車的停產是不出預料的;究其原因是其初期自視為“最美轎跑”,可是MQB平臺只是最基礎的前置前驅平臺,即便打造成四驅也是標準偏低的四驅平臺;發動機水平一般,變速箱評價不高。但就是這么一臺前驅代步車的價格卻重合了一系列后驅甚至四驅轎車,比如合資品牌里的凱迪拉克CT4/5、捷豹XEL或寶馬3系低功率版本;自主品牌里的中型到中大型高性能后驅轎跑車的起售價僅15萬,比如深藍SL03和零跑C01,價格略高一點的還有海豹、哪吒S、昊鉑Hyper GT等,與這些相比,MQB平臺的頂級產品也無法與其相抗衡。
Polo是曾經的兩廂轎車明星產品,可是現在已經是冷門車;究其原因還是電動化產品陣容的不斷豐富,比如海鷗、繽果、海豚、釔為3、歐拉好貓等,這些電動轎車不僅有精美的設計和更大的空間,同時還能做到超低通勤成本和停車用空調的成本,智能化的座艙也更吸引年輕司機。
兩廂轎車注定要被電動汽車取代。
既然講到Polo就必然要講高爾夫,這臺車應當不會被砍掉,但是電動化也是必然要走的一步棋;前驅的高爾夫自稱“小鋼炮”,可即便是2.0T四驅的高爾夫R面對國產電動兩廂轎車也是缺乏競爭力的。其六秒破百的性能看似不錯,橫置四驅最起碼比前驅強一些,可是現在售價不足18萬的名爵MG MULAN就有3.8秒破百的高性能,并且還是雙電機四驅平臺。
所以在MQB平臺產品線了,高爾夫也有可能被砍掉,只不過會通過其他平臺以全新的標準進行升級。
探岳X、探影、途鎧等車都是冷門車,其中也不乏同級車;奧迪品牌有可能是A3或Q2等入門級車,與其保留這些車不如精簡產品線,打造出更具競爭力的同級電動汽車。
不過途安這臺車應當會被直接砍掉,因為這臺車就是個“四不像”。
定義為MPV可是尺寸很小,看起來就像是加高的兩廂轎車,小小的車身讓空間變得非常局促。
途安的月銷量只剩下兩位數,已經是在浪費生產線資源了;但如果大眾汽車不加速發動機和變速箱升級的話,可能未來的產能會嚴重過剩。該品牌使用1.2T、1.4T和1.5T發動機的系列汽車里,絕大多數都用干式雙離合變速器,換擋頓挫、異響和離合器容易高溫的缺點非常突出,離合器總成的使用壽命也是比較短的;這種變速器唯一的優點就是制造成本低,可是這些車的價格并不低。
現在的大眾汽車還是在消耗之前積累的品牌力,可是汽車電動化推動了自主品牌的崛起,潮流品牌已經不再是“德國造”;所以大眾汽車的銷量出現了下滑,如果再不提升車輛品質的話,也許大眾汽車也會變成斯柯達。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天和MCN發布,歡迎轉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