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老師說:“人生過了三十歲之后,就要學會做減法,減去那一些不該有的人生節奏,減去那些讓自己不開心的生活。”
對于人生來說,需要遺忘的不光是我們的生活,而是我們經歷過的人生過往。
人生是一場“背負”的旅行,所謂“背負”,就是在這一個旅程中,我們經歷的越多,接觸的人和事越繁雜,內心就會承受越來越多的東西,這叫“背負”的過程。
而人更需要一個減壓的心態,就是適當的拋開那些讓自己不開心的人和事,這叫做“放下”。
佛家有云: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何謂苦海?就是不愿放下的內心,等你豁然了,放下了,人生也就逃離了苦海。
人生會遭遇許多事,除了那些我們未曾達到的心愿,更有身邊產生的眾多煩惱,當這些盤根錯節的煩惱纏住內心的時候,談何輕松,談何生活呢?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國學智慧:
耳根似飆谷投響,過而不留,則是非俱謝;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則物我兩忘。
耳朵根子聽東西,就如同狂風吹過山谷造成的巨響,過后什么都不會留下,那么人間是是非非也不會存留于內心。此時內心的境界,就像月光照在水面上空空如也,沒有痕跡,這就叫物我兩忘的情懷。
如果想從“活著”過渡到“生活”,那就學會放下,不要讓雞犬不寧的煩惱一直糾纏著自己,學會給自己的人生做減法。
2010年的時候,蘋果4的橫空出世給手機行業帶來了極大的顛覆,蘋果4的銷量空前大漲,也正式開啟了蘋果時代,而這一切皆源于蘋果創始人的去繁就簡。
喬布斯是一個癡心于禪宗的人,在1972年的時候,喬布斯剛17歲,他就與禪宗結緣,閱讀了大量的東方禪宗書籍。
1974年的時候,他踏上了達摩故鄉印度的旅程,也在尋找自己一生的貴人。
后來,很多年之后,他在設計蘋果這款產品的時候,就把他的禪意人生融入手機之中。
從外部設計到內在程序,都運用了禪意的簡單哲學,最后才造就了這樣一個顛覆性的產品,這款產品的成功就是因為簡單禪意的靈魂。
人生就好像一個程序,如果程序繁雜而又惡劣,那么用戶體驗一定極差。如果簡單又富有禪意,反而會成為最大的亮點,也會塑造一個最愜意的體驗。
蘇軾有一首詩: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蘇軾的平生痛恨的就是“生平所有”,才讓自己身不由己,如果能拋開這一切功名利祿,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時,看著江上波紋平穩,乘著小舟遠離一切紛擾,享受廣闊江海的自由自在。
人生,去除一切繁雜便是幸福,減去一切負累,才是最好的向往。
人生是一場沒有回頭的旅程,你今天經歷的事情,明天都不會存留于你的生活中,那些事情就會變成回憶,變成你的過去式,但是為什么經歷過的事情還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呢,就是因為經歷過之后,人的情緒還不愿意放過這件事情。
所以,昨天甚至很久以前經歷過的事情,仍然對你產生了傷害,根源并不在于問題本身,而在于自己仍然沒有放下。
所以,要把世間事情當成狂風吹過山谷造成的回響,過后之后什么都沒有留下,只有這樣,人間的是是非非才能夠消失。
否則,在人生過往中,如果把遇到的煩惱都放在自己的內心,長久下去,心必然會超過該有的負荷,便是痛苦的開始。
莊子曾經說:一之間無敢設也。奢聞之:“既雕既琢,復歸于樸。”
意思就是說:“只抱著純一之道,除此之外,不敢存有別的想法。經過了一番雕琢之后,又返歸于原始淳樸的狀態。”
這就是一種“減法”的禪意人生,持守內心的“純一之道”,讓人生變得簡單,去除所有的繁雜,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坦然的享受生活。
文|國學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