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猛禽發動機強有力的轟鳴聲,SpaceX星艦原型機SN5和SN6帶著質疑聲完成了150米的跳躍測試,大水塔飛起來了。這是SpaceX星艦邁進的一個新臺階,它飛起來了!而星艦也成為了大力磚飛的代表。
馬斯克的星艦項目一直都受到眾多的質疑,其中被質疑最多且被拿來調侃最多的就是它不銹鋼材料的主體,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不銹鋼是否真的能造火箭,為什么會受到質疑。
SN5測試150米
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從不銹鋼身上出發,凡事都分優缺點,那么我們來分析一下使用不銹鋼的利弊!
不銹鋼最大的優點就是,便宜!好了,我們來看看它的缺點!
開個玩笑,我們繼續說;
SN8
目前暫時沒有缺點,下一個!
這次沒開玩笑哈,因為不銹鋼造火箭的缺點是有局限性的。舉個例子;重!比如神奇的印度,他們的王牌火箭GSLV.MK3,目前全球唯一現役不銹鋼運載火箭,因為用上不銹鋼有多吃癟。直觀的說,MK3的起飛重量是640噸,而近地運載能力為10噸,而改進后才達到12噸,作為同運載能力的我國的長征三號乙的起飛重量僅為460噸。這就是一個運載效率的對比,GSLV.MK3的運載效率令人發笑的1.15%,同級別的俄羅斯“安加拉”為3.22%,SpaceX的獵鷹九則達到了4.15%。所以說,不銹鋼造一次性的火箭有多吃癟!
Mk3
咦~那么星艦不也會面臨這個問題?非也~要知道,星艦的第二級需要返回地球的,所以需要導熱材料就像航天飛機身上白色的“泡沫衣服”和1萬多塊隔熱瓦。而不銹鋼的耐熱性使得它的背面不需要額外的材料覆蓋,腹部采用的是雙側導熱設計,中間會使用飛船里的低溫甲烷降溫,所以星艦部分就算采用碳纖維的材料,整一個下來也會變得很重。再說一級,一級雖然不需要進入軌道為什么也用不銹鋼;1,便宜。2,推力夠猛,不在乎這點虧損。技術“新穎”,不得不說,馬斯克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傳統的航天材料都是經過幾十年發展考驗的,沒有時間飛起來,一切都是未知數。希望他可以成功,畢竟這是學長有生之年最有希望帶著人類前往火星的一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