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努力無用,你可以抱怨,可以狂怒,但改變不了普通的事實。”
1
高考考生九百萬,大小院校無數,為了考學而奮筆疾書,廢寢忘食。
百天誓師大會,每個高三學生都曾經歷過。有一家中學萬眾矚目,不僅會說,成績也嚇人。不止河北,舉手投足讓全國都為之一振。
衡水一中——河北著名的高考機器,本一上線率逼近95%。整個河北的清華北大錄取考生皆出于次,比例占到90%以上。其余省市的高考狀元,論分數,很可能排不進衡中前一百。
衡中演講吼一吼,中國高考抖一抖。
成績不是嘴講出來的,而是實打實地拼出來的。離不開心酸與苦楚,數個夜晚只有影子作伴。
但,努力的學生不少,為什么只有衡中學子讓人驚羨?
因為傲人的成績,人們傻眼。因為聰明的才智,人們羨慕嫉妒恨。唯獨三年如一日的努力,不應該得到人們的褒揚。
可能有聲音質疑:人家作息時間那么嚴格,學生那么自律,憑什么考不出好成績?
沒錯,不讓女生留長發,吃飯不讓坐對桌,基本全年不洗澡,基本書不離手,基本課間不去廁所。
這是事實,也是不可模仿的事實。
如果你把他們當成榜樣,激勵自己上進,完全可以。可如果你認為像他們一樣努力,就可以獲取985,211錄取通知書,筆者只能笑笑不說話。
要不你太愚笨,要不你太高估自己。
2
對不起,作為普通人,成功給了我們努力上進的選擇,但努力給不了我們成功的保障。
整個應試,或是整個社會,充斥著“努力大于一切,努力就會成功”一類的話術。
但事實真的如此?
每個優秀的考生,從小到大熱愛學習;每個成功人士,從小吃過不少苦;每個科學家,小時候整天鼓搗實驗。
他們具有努力的一切指標,但成功的只能是他們,不是你我。
因為他們有一顆聰明的大腦。
考上清北之前,他們一直都是第一;成功之前,他們的大腦整天琢磨賺錢,方法一堆,不想東想西,;造出原子彈,人家可能要幾年,但普通人接觸可能要幾百年才能搞懂。
曾經有個考生,憑借硬實力考入清華,但因為沉迷網游,被勸退。半年后,繼續參加考試,順利被北大錄取。重蹈覆轍,再次因為游戲被勒令退學。
復讀一年,再次以優異成績考入清北,但雙方院校不愿接受,因為他——整天打游戲,不努力學習。
謎之操作,讓人膛目結舌。努力與否我不清楚,但他的腦袋絕對聰明。普通人考個本一,已經燒高香讓人樂呵,更別提再往上爬了。
智商不高的普通人學不懂知識,將將乎乎考上大學,別提整天打游戲了。
3
班里經常有那個文靜的女生,坐在教室一動不動,頭也不抬,基本上成績第一。
每次老師都要夸獎兩句:“和人家學學,大家都能進步。”
于是,大家和她一樣坐在教室,盯著書本心不在焉,哪怕注意力集中,堅持到下次考試。或許有進步,但遠不能超過她。
老師話沒說全,學生也沒聽全。前者說的努力,是腦子的運轉和思考。后者聽的是努力,以為就是一股腦的死學。
老師心里比誰都清楚,有的孩子就是聰明。換誰講換誰教,哪怕自學仍舊高分。
有的孩子轉不過彎,二十以內加減法,純靠背,根本不會算,神仙給他講課也白搭。去超市,花十塊錢買幾毛錢的東西,不給找錢直接走人,就是不會算賬。
有的學生就更厲害了,整天玩,上課睡覺,下課打鬧,成績居高不下。
別人跟他學,只能混個大退步。人和人是都一樣,眼睛,鼻子,耳朵,哪哪不差。
但奇怪的是,你看不到別人的大腦怎么長的。他們想的什么我們根本不知道。
老師講數學公式,普通學生集中注意力聽,已經不錯了。但聰明的學生早已弄懂,想的是如何反證公式。
同樣的五分鐘,人家大腦高速運轉,反應速度出奇地快,接近普通人五倍。用不了幾分鐘,一節課的知識大致能搞懂。剩下的時間睡會覺,休息下大腦未嘗不可。
別人看來,人家就是在睡覺,絲毫不清楚人家的大腦,經歷了一場不小的錘煉。
倘若他們努力,那就更不得了了,班級第一的位子很可能易主。
有的人和我們一樣努力,我們趕不上;有的人不努力,我們也趕不上。
這就是事實:人和人之間是有區別的,而且區別很大。不過分地說,彈指間就是一片宇宙。
4
人比人,氣死人。比較不是普通人的毛病,但往往只有普通人會受傷。
努力有用,但遠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普通人抱著清北夢可以,值得表揚,但要付出相應的努力。早睡早起,心無旁騖,沒有任何活動,甚至壓縮吃飯時間,爭分奪秒地看書,實為人上人。
可能,這也不夠。
現實很骨感,清北的人一定“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滿足刻苦努力的前提下,再篩選出智商極高的人,如果沒有優秀的大腦,很可能遺憾落選。
值得注意的是,985大學存在的目的,就是給有能力考上清北的學生準備的。因為他們沒發揮好,所以只得降低檔次。
努力當然有用,如果能一直保持積極上進的心,并且從不沮喪,不被現實打敗,那也是神人。從某一方面來說,這樣的人極少,也算是天才。
可惜,大多數人只是普通人,擁有普通人的智商,抱有普通人的幻想。
同樣的知識,腦子聰明學得就快,更能獲得正面反饋,總是領先別人一頭,更容易堅持下去。良性循環,越來越厲害。
但大多數人容易放棄,不是他們沒毅力,恰恰是他們太有毅力。
別人花費一天時間,他要花費一個星期,別人已經把整本書吃透,他卻只能趕上人家的后腳跟。
時間是公平的,想趕超別人,只能在其放松時彎道超車。但如果聰明人不給別人反超的時間,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越是付出相應大的努力,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換做誰都會絕望。
久而久之,便垂頭喪氣,一蹶不振。
錯的不是他們,而是他們作為普通人出生,如果角色對調,指不定又是什么樣子。
好在我們可以做出改變,而聰明人往往不會。容易成功的人抗挫折的能力偏低,因為他們沒經歷過失敗。
清北的學子每年自殺的不少,一旦發現自己不是中心,難免心生懷疑,從而輕生。
如果只和自己比較,每一點進步都萬分欣喜。但和聰明的人比較,進步的幅度稍微低一點便否定自己。
破局之處便是接納自己的普通,又不能放棄努力。有進步繼續堅持,沒有進步傻笑一聲,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由此,普通人便不再普通。
5
現在很火的自媒體寫作,被無數人爭相涌入。都聽說可以賺錢,但真正賺到錢的人不多。
有人說,寫夠200篇爆款,自己也能編出來。
我沒試過,模仿寫過三篇便放棄了。一句一句地轉化,太耗費時間。我不想找借口說努力無用,只是覺得成功對于我來說,真的太遠。
爆款文結構大致分兩部分,故事加道理。
前者講究敘事能力,有緊有慢,句子長卻沒有廢話,句子短卻有力量;后者看似說教,實則講究邏輯把控與措辭技巧,大白話能打動人心,高大尚也能讓人眼前一亮。
既能陽春白雪,又能下里巴人。
寫作功力除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要不就是對文字的敏感和天賦。
模仿爆款文肯定能成功,只是普通人確實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可能不止仿寫200篇,甚至1000篇仍舊沒人看也可能。
但聰明人懂方法,可能20篇,甚至一兩篇就輕松上道。
實在沒法說理。
知乎有個問題:“我寫小說600萬字,仍然只能靠吃全勤活著,該不該放棄?”
下面的很多回答表示:“朋友,我都沒寫那么多字,早就混出來了,你也太有毅力了吧。”
“我沒辦法給你指路,因為你比我寫得都多。”
曾一度以為寫作量大就能成功,但“量”因人而異,有天賦寫寫就行,沒天賦幾年都不行。
還有個技巧回答:“教大家怎么從千字20元到公眾號投稿600元每篇。”
我果斷跳過,因為我連他的起點都沒達到。
如果每天一萬字,200塊,足夠養活自己,要是發生在我身上,做夢都得笑醒,談何后續的600元天價稿費?
筆者自認為有點小自律,曾經寫過10多萬字的小說,發表在起點,一個多月差不多4個訂閱,有一天做夢,夢到連續漲了10個訂閱,睡覺都會被笑醒。
后來放棄了,為了小錢,寫了將近100萬字的水文,累死累活沒多少錢,能力也沒漲多少。
也搞過抖音,B站小視頻,粉絲量沒超過10人,簡書,微博,小紅書,公眾號也堅持過一段時間,仍舊不過十人。
公眾號每天一篇原創,2000字左右,一個月后算我自己才6個粉絲,新增2個粉絲數。我又放棄了,兜兜轉轉來到頭條,粉絲平均一篇文章漲一個,倒有點成就感。
肯定有人更悲催,比我還努力,就是沒回報。
也有人很厲害,表示動動手就有編輯簽約,堅持一段時間便能養活自己。
網文小說作者千千萬,大約兩千萬基數,但月入過萬的寫手,不過一萬人。月入十萬以上的作者,除了熟知的幾位大神,真沒多少人。
天賦這個東西很玄學,你有天賦就感覺他簡單,別人不會你覺得他笨;反過來,碰到自己不會的領域,別人也是這么看你。
6
直播行業短短幾年發展火爆,游戲類主播風生水起。
要想占據一席之地,不具備高超技術或者幽默口才的普通人,連門檻都看不著。
全國知名的手游,像王者榮耀,主播常青藤一共就那么幾位,清一色是國服,至少曾經是國服。
肝帝可以每天肝10個小時游戲,一個月下來800塊錢,這算好的。普通人想分一杯羹,如果沒有天才的腦袋,趁早放棄吧。
有個主播僅用了兩個月簽約某牙,迅速漲到幾百萬粉絲,成為王者乃至某牙最火的主播。曾經的國一李白,曾經的國一露娜——張大仙。
談吐幽默,技術過硬,德才兼備,儀表堂堂。
普通人能占到一條,便是非常,更別說沒有缺點的張大仙。
像dnf的旭旭寶寶,英雄聯盟的五五開(被封殺),和平精英的不求人,那一個不是技術絕對過硬,具備職業選手的實力,甚至氣質也不差。
除了望其項背,跪著崇拜,我們做不了什么。
7
但其實,命運除了讓我們變得普通以外,沒有其他的限制。
我們仍然可以選擇努力,追求喜歡的東西,開心地微笑,積極地度過每一天。
唯有接受,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才能給自己留有緩和的余地。人生下來不是被打敗的,也不是事事要爭第一的。
正確認識自己,沒有天賦,便發奮圖強。努力無用,便流淚微笑。經受挫折,把自己磨練成鋼鐵。看遍世間萬物,不羨慕他人,我即是風景。
當普通人接受他的普通,他便不再普通。
“對不起,普通人的努力不值一提。”
對不起,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我覺得普通人的努力,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