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委黨組書記、主任王忠林同志圍繞“供需兩端發力 加快轉型升級 確保‘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這一主題,接受山東省政府網站專訪。
山東省政府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既能有效拉動投資,又事關民生福祉。請問近年來我省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又有什么打算?
王忠林: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保障,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對于改善供給結構、擴大投資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十二五”以來,我省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發展,綜合交通網規劃穩步推進,17市全部通了鐵路,濟青高鐵開工建設,青煙威榮城際鐵路建成投用,全省鐵路通車里程達到535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348公路;沿海港口吞吐量13.4億噸,擁有青島、日照、煙臺三個3億噸大港;全省電力裝機容量9715.7萬千瓦,居全國第三位,其中新能源裝機占比達到11.5%。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供水保障能力不斷增強。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智能化、網絡化、現代化、立體化水平,加快構建“五大體系”:
一是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體系。目前全省已有7個市通達高速鐵路,96%的縣(市、區)通達高速公路。為進一步適應要素資源高效配置和人民群眾便捷出行的需要,省委、省政府提出“十三五”時期要加快建設高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到2020年,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也就是“兩網兩通”工程。高速鐵路方面:規劃新建、續建高鐵里程1449公里,抓好濟青高鐵建設,年內開工魯南快速鐵路客運通道、濰萊高鐵、鄭濟高鐵項目,京滬高鐵二線(環渤海高鐵)天津至濰坊段爭取年內完成可研,明年開工建設。力爭到“十三五”末,全省高鐵通車里程達到2100公里。高速公路方面:積極推進榮成至文登高速等16個在建項目建設進度,加快開工濟青高速擴建等7個條件成熟項目,年內濟南至東營等5個項目建成通車,力爭到“十三五”末,通車里程達到7600公里。“兩網兩通”建成后,全省將形成以濟南、青島為中心,濟南、青島至周邊城市1小時通達,濟南與省內各地級市2小時通達,省內各地級市之間3小時通達的“1、2、3小時”高速鐵路交通圈;全省高速公路通達所有縣(市、區),各縣(市、區)30分鐘內可進入高速公路網。 在抓好“兩網兩通”的同時,我們還將加快機場布局建設,開通更多的洲際直航航線,力爭國內外航線達到340條以上,比“十二五”末增加40條左右;加快現代化港口群建設,力爭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15億噸,比“十二五”末增加1.6億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