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的基本介紹
蘆筍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又名石刁柏。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稱,蘆筍富含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菜蔬,特別是蘆筍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鉬、鉻、錳等,具有調節機體代謝,提高身體免疫力的功效
形態特征
1、根
①初生根:種子萌發時形成,纖細,壽命僅幾個月。
②貯藏根:(肉質根)由地下莖節上發生的條狀根,直徑4~6mm,壽命長,起著運輸及貯藏養分的作用。
③吸收根:貯藏根上發生的纖細根,每年更新。
④根的發育次序:初生根—肉質根—吸收根。
⑤根的分布:蘆筍是深根性植物。大部分根群分布于1~2m內,最長可達3m,根的側向分布半徑90~120cm,最大可達1.5~1.9m,吸收能力極強。
⑥蘆筍根系特征:蘆筍莖分地下莖和地上莖,各有不同的功能。蘆筍為須根系,由肉質貯藏根和須狀吸收根組成。肉質貯藏根由地下根狀莖節發生,多數分布在距地表30厘米的土層內,壽 命長,只要不損傷生長點,每年可以不斷向前延伸,一般可達2米左右,起固定植株和貯藏莖葉同化養分的作用。肉質貯藏根上發生須狀吸收根。須狀吸收根壽命短,在高溫、干旱、土壤返鹽或酸堿不適及水分過多、空氣不足等不良條件下,隨時都會發生萎縮。蘆筍根群發達,在土壤中橫向伸展可達3米左右,縱深2米左右。但大部分根群分布在30厘米以內的耕作層里。
2、莖
①地下莖的發育及特點:地下莖發生于根與莖的連接處,在土中沿水平方向延伸。生長速度極為緩慢(年生長3~5cm),成為極其短縮的變態莖。節間極短,各節有鱗片狀的變態葉和芽。地下莖先端的芽密集成群,稱為鱗芽群。這些鱗芽會萌發成地上莖,是產量構成的基本因素。
②地上莖的形成:由種子萌芽或鱗芽發育產生。鱗芽萌生地上莖,在幼嫩時采收即得到產品器官蘆筍,任其自然生長即成為高大的地上部植株。主莖和分枝中均含有葉綠素,可進行光合作用。
3、葉
蘆筍的葉分真葉和擬葉兩種。真葉是一種退化了的葉片,著生在地上莖的節上,呈三角形薄膜狀的鱗片。擬葉是一種變態枝,簇生,針狀。
4、花、果實、種子
蘆筍雌雄異株,蟲媒花,花小,鐘形,萼片及花瓣各6枚。花每1-4朵腋生,綠黃色;花梗長8-12(-14)毫米,關節位于上部或近中部;雄花:花被長5-6毫米;花絲中部以下貼生于花被片上;雌花較小,花被長約3毫米。漿果直徑7-8毫米,熟時紅色,有2-3顆種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
5、性別
蘆筍為雌雄異株,株性比≈1,雌雄株在性狀上有較大差異,產上以培養雄株為多。
①雄株:植株矮,分枝多,開花早,發生莖多,幼莖單重小,但產量高。
②雌株:植株高大,分枝稀,開花遲,發生莖很少,幼莖粗大,總產量略低生。
生長習性
1、溫度
蘆筍對溫度的適應性很強,既耐寒,又耐熱,從亞寒帶至亞熱帶均能栽培。但最適于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的溫帶栽培。在高寒地帶,氣溫-33℃,凍土層厚度達1米時,仍可安全越冬,產量雖低,但質量較好。蘆筍種子的發芽始溫為5℃,適溫為25~30℃,高于30℃,發芽率、發芽勢明顯下降。用種子繁殖可連續生長10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區地上部枯萎,根狀莖和肉質根進入休眠期越冬;冬季溫暖地區,休眠期不明顯。休眠期極耐低溫。春季地溫回升到5℃以上時,鱗芽開始萌動;10℃以上嫩莖開始伸長;15~17℃最適于嫩芽形成;25℃以上嫩芽細弱,鱗片開散,組織老化;30℃嫩芽伸長最快;35~37℃植株生長受抑制,甚至枯萎進入夏眠。蘆筍光合作用的適宜溫度是15~20℃。溫度過高,光合強度大大減弱,呼吸作用加強,光合生產率降低。
蘆筍每年萌生新莖2~3次或更多。一般以春季萌生的嫩莖供食用,其生長依靠根中前一年貯藏的養分供應。嫩莖的生長與產量的形成,與前一年成莖數和枝葉的繁茂程度成正相關。隨植株年齡增長,
發生的嫩莖數和產量逐年增多。隨著根狀莖不斷發枝,株叢發育趨向衰敗,地上莖日益細小,嫩莖產量和質量也逐漸下降。一般定植后的4~10年為盛產期。
2、土壤
蘆筍適于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在土壤疏松、土層深厚、保肥保水、透氣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長良好。蘆筍能耐輕度鹽堿,但土壤含鹽量超過0.2%時,植株發育受到明顯影響,吸收根萎縮,莖葉細弱,逐漸枯死。蘆筍對土壤酸堿度的適應性較強,凡pH為5.5~7.8之間的土壤均可栽培;而以pH6~6.7最為適宜。
3、水分
蘆筍蒸騰量小,根系發達,比較耐旱。但在采筍期過于干旱,必然導致嫩莖細弱,生長芽回縮,嚴重減產。蘆筍極不耐澇,積水會導致根腐而死亡。故栽植地塊應高燥,雨季注意排水。
分布情況
主要分布在中國,秘魯,德國,法國,西班牙,美國,日本,目前中國是蘆筍的最大生產國2010年產量6,960,357噸,遠遠領先于其他國家(第二秘魯335209噸,第三德國92404噸)。
植物文化
蘆筍原產于地中海東岸及小亞細亞,至今歐洲、亞洲大陸及北非草原和河谷地帶仍有野生種,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17世紀傳入美洲,18世紀傳入日本,20世紀初傳入中國。
中國山東省曹縣有“中國蘆筍之鄉”之稱。每年春季都會舉行隆重的蘆筍節。
為使蘆筍生產走上規模化經營之路,該縣在加強對筍農進行科技培訓的同時,通過與蘆筍科研機構聯合,把高新技術引入蘆筍產業,開發新產品,拉長產業鏈,打造蘆筍產業核心競爭力。如今,蘆筍加工已成為曹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全縣擁有加工企業20余家,年蘆筍加工能力16萬噸,年新增產值1.6億元人民幣,成為全縣農業增收、農民增收、財政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蘆筍罐頭、蘆筍酒、蘆筍茶、蘆筍飲料、蘆筍調料、蘆筍藥品、蘆筍保健品等產品,出口歐洲、美洲、澳洲、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蘆筍的產地有哪些地方?
內容提要: 蘆筍原產于地中海東岸及小亞細亞,至今歐洲、亞洲大陸及北非草原和河谷地帶仍有野生種,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17世紀傳入美洲,18世紀傳入日本,20世紀初傳入中國。世界各國都有栽培,以美國最多。
蘆筍原產于地中海東岸及小亞細亞,至今歐洲、亞洲大陸及北非草原和河谷地帶仍有野生種,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17世紀傳入美洲,18世紀傳入日本,20世紀初傳入中國。世界各國都有栽培,以美國最多。
中國栽培蘆筍從清代開始,僅100余年歷史,在沿海地區各大城市郊區零星栽培,當地鮮銷。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臺灣省的蘆筍外銷量逐年增多,到80年代臺灣省的蔬菜出口量占總物資出口量的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蘆筍的出口量在蔬菜中首屈一指。1980年臺灣省的出口量為7.64萬噸蘆筍罐頭,冰凍蔬菜僅為6.15萬噸。臺灣省蘆筍罐頭的出口量占世界貿易量的70%以上。80年代后,臺灣省由于蘆筍品質不佳,種植蘆筍經濟效益有所輕視。因而種植面積逐年下降,到1987年蘆筍罐頭出口量僅為1.21萬噸,以年23.1%的速度遞減。由此,國際市場蘆筍緊俏。從1984年開始,這種形勢促使中國福建、河南、陜西、安徽、四川、天津等地市大規模地發展蘆筍生產。到90年代初,全國栽培面積達6.6萬公頃以上,年產罐頭超過8萬噸,成為中國出口創匯的主要蔬菜產品之一。其中山東省是蘆筍生產的主要基地,年出口蘆筍罐頭約占全國出口總量的1/3,在全國蘆筍生產和出口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的蘆筍主要銷往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和中國香港。
據20世紀80年代初的統計資料,世界蘆筍罐頭的產量為20萬噸,進出口貿易量各9萬噸左右。中國和西班牙為主要出口國,占世界出口量的80%~90%。主要進口國為德國和法國等西歐國家。美國和日本等國由于蘆筍罐頭生產的經濟效益低而逐漸減少生產。未來世界上蘆筍貿易的稱雄者中國與西班牙。中國良好的生態環境,加上國內市場的開發,蘆筍生產的大發展是肯定的。至目前,蘆筍仍是中國主要創匯蔬菜,但在國內市場上仍屬銷量較少的稀特蔬菜。
現在中國山東省菏澤市曹縣有“蘆筍之鄉”之稱。每年春季都會舉行隆重的蘆筍節。
蘆筍的營養價值
內容提要: 蘆筍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莖,是一種高檔而名貴的蔬菜,被譽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歐美營養學者和素食人士視它為健康食品。
蘆筍的營養價值
蘆筍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莖,是一種高檔而名貴的蔬菜,被譽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歐美營養學者和素食人士視它為健康食品。
每l00克蘆筍中的營養成分含量表:
營養元素含量營養元素含量營養元素含量
能量75千焦水分93克蛋白質1.4克
脂肪0.1克膳食纖維1.9克碳水化合物3克
胡蘿卜素100微克視黃醇當量17微克硫胺素0.04毫克
核黃素0.05毫克尼克酸0.7毫克維生家C45毫克
鉀213毫克鈉3.1毫克鈣10毫克
鎂10毫克鐵1.4毫克錳0.17毫克
鋅0.4毫克銅0.07毫克磷42毫克
硒0.21微克蕓香甙微量檞皮素微量
蘆筍因其供食用的嫩莖,形似蘆葦的嫩芽和竹筍,中國有很多人習慣將石刁柏稱為蘆筍。蘆筍枝葉呈須狀,所以北京人稱“龍須菜”、“豬尾巴”、“螞蟻桿”、“狼尾巴根”;中國東北、華北等地均有野生蘆筍,東北人稱之為“藥雞豆子”;甘肅人稱之為“假天麻”、“豬尾巴”、“假天門冬”等等。
蘆筍嫩莖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等,另外蘆筍中含有特有的天門冬酰胺物質,對心血管病、水腫、膀胱炎、白血病均有療效,也有抗癌的效果,因此長期食用蘆筍有益脾胃,對人體許多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蘆筍以嫩莖供食用,質地鮮嫩,風味鮮美,柔嫩可口,烹調時切成薄片,炒、煮、燉、涼拌均可。冷藏保鮮先用開水煮一分鐘,晾干后裝入保鮮膜袋中扎口放入冷凍柜中,食用時取出。著名的蘆筍菜肴有“鮮菇龍須”、“素炒蘆筍”、“蝦仁蘆筍”、“蘆筍溜肉片”、“蘆筍煎雞蛋”、“糖醋蘆筍片”、“蘆筍燒干貝”、“蘆筍鮑魚湯”。
蘆筍的功效與作用
內容提要: 蘆筍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又名石刁柏。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稱,蘆筍富含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菜蔬,特別是蘆筍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鉬、鉻、錳等,具有調節機體代謝,提高身體免疫力的功效,在對高血壓、心臟病
蘆筍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又名石刁柏。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稱,蘆筍富含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菜蔬,特別是蘆筍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鉬、鉻、錳等,具有調節機體代謝,提高身體免疫力的功效,在對高血壓、心臟病、白血病、血癌、水腫、膀胱炎等的預防和治療中,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和藥理效應。
蘆筍的食用價值
1、低糖、低脂肪、高纖維素和高維生素。這個特點也是現代營養學對保健食品提出的要求。蘆筍嫩莖含水93.2%,蛋白質1.7%~3.0%,脂肪的含量很低,僅0.2%,粗纖維1.0%。維生素含量很高,維生素C平均含量為41.4毫克/100克,比蒜薹高5倍;維生素B1為80~92.5微克/100克;維生素A是胡蘿卜的1.5倍,達到29400國際單位。
2、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氨基酸含量高而且比例適當。特別是在所有的氨基酸中, 天門冬氨酸含量高達1.826%,占氨基酸總含量的13.23%,這對治療心血管病及泌尿系統疾病有很大作用。
3、蘆筍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如鈣、磷、鉀、鐵的含量都很高;微量元素如鋅、銅、錳、硒、鉻等成分,全而且比例適當,這些元素對癌癥及心臟病的防治有重要作用,營養學家和素食界人士均認為它是健康食品和全面的抗癌食品。
蘆筍的功效
蘆筍味道鮮美,吃起來清爽可口,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是一種高檔而名貴的綠色食品。經常食用蘆筍對、高血壓、疲勞癥、水腫、肥胖等病癥有一定的療效。
1.蘆筍所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質量均優于普通蔬菜,而熱量含量較低。
2.蘆筍中含有適量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3,綠色的主莖比白色的含有更多的維生素A,有限鈉飲食的人應該避免用罐裝蘆筍。因其含有大量的鈉。
3.蘆筍中還含有較多的天門冬酰胺、天門冬氨酸及其他多種舀體皂甙物質。天門冬酰胺酶是治療白血病的藥物。
蘆筍的作用
1、抗癌之王:蘆筍中含有豐富的抗癌元素之王—硒,阻止癌細胞分裂與生長,抑制致癌物的活力并加速解毒,甚至使癌細胞發生逆轉,刺激機體免疫功能,促進抗體的形成,提高對癌的抵抗力;加之所含葉酸、核酸的強化作用,能有效地控制癌細胞的生長。蘆筍對膀胱癌、肺癌、皮膚癌等有特殊療效,并且幾乎對所有的癌癥都有一定的療效。
2、清熱利尿:對于易上火、患有高血壓的人群來說,蘆筍能清熱利尿,多食好處極多。
3、促進胎兒大腦發育:對于懷孕的產婦來說,蘆筍葉酸含量較多,經常食用蘆筍有助于胎兒大腦發育。
4、食材良藥:經常食用可消除疲勞,降低血壓,改善心血管功能,增進食欲,提高機體代謝能力,提高免疫力,是一種高營養營養保健蔬菜。
蘆筍的宜忌人群
1、宜食: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癌癥、動脈硬化患者宜食用;同時也是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貧血、肥胖和習慣性便秘者及肝功能不全、腎炎水腫、尿路結石者的首選。
2、忌食:患有痛風者不宜多食。
蘆筍的做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14-07-31 15:17:40 來源:黔農網 標簽:蘆筍的做法
內容提要: 蘆筍以嫩莖供食用,質地鮮嫩,風味鮮美,柔嫩可口,烹調時切成薄片,炒、煮、燉、涼拌均可,但是你知道蘆筍的做法嗎?下面就請和小編一起來看一看蘆筍的做法吧!
蘆筍以嫩莖供食用,質地鮮嫩,風味鮮美,柔嫩可口,烹調時切成薄片,炒、煮、燉、涼拌均可,但是你知道蘆筍的做法嗎?下面就請和小編一起來看一看蘆筍的做法吧!
涼拌蘆筍
【材料】蘆筍10根,花生油1大匙,芝麻油1小匙,生抽1大匙,白糖1小匙,鹽1小匙,蒜2瓣。
【做法】
1、蘆筍洗凈,取掉根部,放入沸水中燙一分鐘,再將一小匙鹽倒入沸水中。
2、一分鐘后,撈出蘆筍,及時放入冷水中浸一分鐘。撈出后,切成兩段,放入盤中。
3、在小碗里,混合生抽、白糖、芝麻油。
4、鍋里放入花生油,加熱后(油溫不要太高),放入蒜碎,炸一秒中(不要炸糊),立刻將油倒入小碗的混合物中,攪一下,澆到蘆筍上即可。
培根蘆筍卷
【材料】西式奶培根500克,河蝦仁茸200克,蘆筍250克,精制油200克,生粉適量。
【做法】
1、將西式奶培根切成12厘米長,平鋪在貼板上,灑干生粉少許,用蝦仁茸均勻地鋪在上面。
2、用培根將8厘米長短的蘆筍包卷,成卷下五成熱的油鍋炸熟,倒入漏勺內瀝凈油,鍋內放入蘆筍卷對汁下鍋快速翻動即可裝盆。
白蘆筍海鮮酥皮濃湯
【材料】白蘆筍頭,雞骨1個,培根1片,土豆2個,鮮奶油100克,蛋黃2個,鹽適量,胡椒粉適量,巴西里適量,各類海鮮川燙
【做法】
1、雞骨在沸水中飛一下,然后備鍋水,水滾后,雞骨和白蘆筍頭,一起熬高湯。
2、起鍋熱奶油,放入培根末炒香后將(1)熬好的湯倒入并加入土豆塊溫火同煮30分。
3、撈出鍋里的料和部分湯汁,放入果汁機中打成泥,蛋黃加鮮奶油,打成蛋液后,倒入湯里攪拌混勻。
4、加入已燙好的海鮮料,下少許鹽和胡椒粉調味再燒開。
5、將湯舀到西餐湯碗中,撒下巴西里,碗沿刷水上蓋冷凍酥皮壓緊、并在酥皮上刷蛋汁撒點黑芝麻、放入烤箱、180度、烤至酥皮呈金黃隆起即成。
響油蘆筍
【材料】大蒜1頭、紅辣椒1個、生抽2勺、蠔油1勺、香油適量、鹽半茶匙、香醋1勺、白糖1茶匙。
【做法】
1、蘆筍洗凈
2、去掉較老的部分。可從根部慢慢試探折斷,較老的部分折不斷,即使削皮也不好吃,最去掉。
3、放開水煮約1分鐘撈出。
4、立刻投入涼開水。
5、撈出切段裝盤內。
6、蒜去皮切末。
7、所有調料加等量涼開水調汁。
8、蒜末放到蘆筍上,倒入調料汁。
9、鍋燒熱放入花生油燒全熟。
10、趁熱澆在蘆筍上,這是會聽到呲啦呲啦的響油聲。
11、放點切碎的紅辣椒作裝飾,其實也可增加些辣味。
【功效】
1、抗癌之王:蘆筍中含有豐富的抗癌元素之王—硒,阻止癌細胞分裂與生長,抑制致癌物的活力并加速解毒,甚至使癌細胞發生逆轉,刺激機體免疫功能,促進抗體的形成,提高對癌的抵抗力;加之所含葉酸、核酸的強化作用,能有效地控制癌細胞的生長。蘆筍對膀胱癌、肺癌、皮膚癌等有特殊療效,并且幾乎對所有的癌癥都有一定的療效。
2、清熱利尿:對于易上火、患有高血壓的人群來說,蘆筍能清熱利尿,多食好處極多。
3、促進胎兒大腦發育:對于懷孕的產婦來說,蘆筍葉酸含量較多,經常食用蘆筍有助于胎兒大腦發育。
4、食材良藥:經常食用可消除疲勞,降低血壓,改善心血管功能,增進食欲,提高機體代謝能力,提高免疫力,是一種高營養營養保健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