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9年的一天,宋真宗趙恒在寵妃劉娥的宮中吃完晚餐后,頓時覺得燥熱難耐,于是,劉娥便安排侍女李氏服侍宋真宗洗澡。真宗看到李氏年輕貌美,更是心癢癢,胡亂洗了下就急切地臨幸了李氏。
這讓原本的洗澡一事變得香艷無比,春光乍現,而作為正主的劉娥一點也不生氣,因為這一切都是她早就安排好了的。
劉娥的人生比較凄苦,她出生不久,父母就去世了,就這樣劉娥成了孤兒,被寄養在外公外婆家。
但畢竟是寄人籬下,看人眼色生活,無奈的劉娥做了歌女,但老天爺賞飯吃,聲音唱歌好聽,還善于用樂器。后來,她被嫁給了一個銀匠,正是這個銀匠改變了他的命運。
是銀匠把她帶到了汴梁謀生,但很快就因為經營不善,連飯都吃不起,于是就把劉娥賣給了指揮使張耆。
張耆突發奇想,把美人送給了宋太宗第三子韓王趙恒,沒想到這倆人一下看對眼了,趙恒對劉娥百般寵愛!兩人整天膩味在一起。只是劉娥出身寒微,早先一直寄居在張耆的家里,直到趙桓繼位之后才被接入了后宮。
進入后宮后,劉娥行事謹慎、與世無爭,只是盡己所能侍奉趙恒,因此成了趙恒最寵愛的妃子。皇后病逝后,趙恒曾想過冊立劉娥為后,但因其出身低賤,遭到大臣反對,始終無法如愿。
古代有慣例:母以子貴!只要劉娥能生個兒子,被冊立皇后的事水到渠成。可令人感到無奈的是,任憑趙恒怎么辛苦耕耘,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劉娥的肚子就是不見動靜。
1010年,那個被趙恒臨幸了的尼姑李氏果然生下了個兒子。 沒幾天,劉娥便把這個皇子取為己子,委托楊淑妃養育。這個皇子便是后來的趙禎宋仁宗。
1012年,宋真宗趙恒不顧眾臣的反對,終于成功改立劉娥為皇后。當上皇后的劉娥不僅處置宮闈之事有理有據,未有大的疏失,而且經常陪侍趙恒身邊,幫助批閱奏章,又處理得“周謹恭密”,以致越來越受宋真宗的倚重和信任。
公元1018年,宋真宗把李氏所生的兒子封為太子。李氏很高興,但是她也沒有說起自己的是太子的生母。
1022年,趙恒駕崩,趙禎即位,是為宋仁宗,但才12歲,軍國大事只得由皇太后劉娥處置。
劉娥為了避免李氏想要奪回兒子和太后之位,于是,她就將李氏貶去為宋真宗守靈。1032年,李氏病重,劉娥擔心當年事情暴露,所以將李氏升為宸妃,但是卻沒有告訴宋仁宗。所以李氏到死都沒有見到自己的兒子。
掌政后的劉娥有一天上朝時,問群臣:“唐朝的武則天是一個怎樣的女主?”有大臣回答說:“這個武則天差點就斷送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劉娥聽后無語。不久,劉娥將鼓動她稱帝的奏章撕碎,擲于地上,并說:“我不做這種對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可燕過留痕,這件事最終還是被宋仁宗知道了。他十分震怒想要懲治劉娥,當他發現自己生母用皇后之禮下葬時,怒氣全部消散了……
劉娥死后,宋仁宗身世大白于天下。“仁宗認母”遂成為轟動朝野的大事。宋仁宗不得不下旨:朝廷和民間皆不得對太后臨朝時期的往事妄加議論。
即使這樣,百姓們還是以訛傳訛,后來竟演繹出“貍貓換太子”這樣的故事,把一代明后黑成惡人,其實是一段歷史謠言。
后人評劉娥女君:有呂武之才,而無呂武之惡。
劉娥從一名賣藝女子一路奮斗到皇后,堪稱傳奇。通過她的努力,大宋國力達到空前發展,為后來仁宗治下的太平盛世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得不說,無論是宋仁宗的生母李氏還是劉娥對他都是真心實意的好,生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選擇至死不相認,而養母劉娥則對他視如己出,悉心教導,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