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就會變化的APP圖標
沒有變化的微信圖標
即便是2015年微信上線朋友圈廣告以來也一直比較克制,朋友圈的廣告投放量從此前得每日一條增加到每日不超過2條,并且目前仍維持這樣的廣告發布頻次。可見微信對其商業化節奏仍保持著謹慎的態度。而作為用戶的我們也早已適應了這種生態,并無太多被打擾的感覺。
最近,朋友圈廣告新增了@好友功能,作用就是:拉好友一起來看廣告。通過這項功能,用戶可以在收到的朋友圈廣告下面@好友,與好友進行實時互動,與普通朋友圈一樣進行點贊、評論。被@的好友也會像往常一樣收到朋友圈消息提醒,在消息列表點擊評論將會進入廣告詳情頁。
微信方面把這項功能定義為“朋友圈廣告的又一“社交’能力”,不過這個功能很快遭到了網友的吐槽:
“ 廣告我都會屏蔽掉,還指望我@好友來看 ?”
“ 誰 @我,我拉黑誰,不留活口!”
“瘋狂暗示現場,這是想要誰買就@誰的新操作么?”
“對于微信這樣一個相對私密的社交平臺,這樣的改變是否降低了用戶體驗?”
另外還有部分網友質疑,為何有時候朋友圈會出現能清楚知道自己年齡、所在城市的廣告?
實際上互聯網廣告大概可以分為 2 種,一種是基于用戶興趣愛好進行匹配的廣告;另一種是程序化廣告,不管你有無興趣,只要廣告主覺得你是目標人群,就會把廣告推送給你。
朋友圈廣告,則是通過算法自動匹配目標人群,屬于程序化廣告的一種。那么,微信是怎么找到目標用戶的呢?《騰訊隱私保護平臺》給了說明:
譬如用戶注冊賬戶時填寫的信息,使用過程中分享的位置,或者參與其線上活動時填寫的調查問卷等,內容較多,這里就不細講了。當然騰訊曾明確表示,收集到的信息無法用來識別特定人的身份。
不過不少用戶仍想要個更加清凈的朋友圈,現在小獅子就分享一個小竅門,如何關閉微信的廣告跟蹤?
首先,打開微信,依次點擊右下角的“我”-“設置”—“關于微信”,進入后往右下角方向查找《微信隱私保護指引》,入口就是這里。
然后點擊進入,拖動頁面至第4點“我們如何使用信息”,點擊進入找到“找到廣告”,就能發現“管理”頁面了。
在這個頁面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騰訊廣告的工作原理以及4個開關按鈕,每一個都指明了微信是利用哪些信息來給用戶投放廣告的,看下來分別有:
第一項,大家注冊時候填寫的基本信息,比如性別,出生日期等;
第二項,大家關注過哪些廣告主。例如關注廣告主的公眾號、點贊或評論廣告主曾經投放的廣告等;
第三項,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將用戶劃入某些類別,比如某用戶被貼上對攝影感興趣的標簽,就可能收到不同品牌的相機廣告;
第四項,根據廣告主提供的信息進行投放。這也很好理解,比如某用戶在求職網站上注冊時留下了電話等信息,而該網站剛好在微信投放了廣告,那么該用戶則可能收到相應的廣告。
而只要關閉上述相應的開關,就能阻止微信利用這些信息對你進行精準廣告。
但每一項都指明了關閉的期限只有 6 個月,到期后便失效,失效后就得按照上述步驟再設置一遍了。當然,為了清凈一下6個月也不錯了。
不過操作至此,騰訊仍不會讓你這么快如愿的,此處只能管理 QQ 的廣告信息。輾轉反側終于到了“騰訊廣告個性化管理”頁面,點擊右上角的“登錄”,選擇微信登陸,最終跳轉到的卻是“微信開放平臺”,然而選擇QQ登陸,按照提示最后竟然成功了:
結果很明顯了,也就是在微信里,只能管理 QQ 的廣告信息。那么再試試騰訊官網。使用瀏覽器打開騰訊官網,在頁面底部找到“隱私政策”:
點擊進入,找到“廣告”—“關于廣告”—“管理”,進入后便能看到和微信端相似的頁面。
此時使用微信賬號登陸之后,就能管理廣告信息了,基本上都可以點擊關閉了,不過還是只能暫時關閉6個月。
遺憾的是,官方提示,這種關閉,并不能讓你的朋友圈從此不再顯示廣告,并且看到的廣告數量也不會變少,只是不會再向你進行精準廣告推送了。在這短短的6個月期限內,朋友圈也能清凈不少了吧。
實際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在“如何管理您看到的廣告”處,除了可以管理廣告,還可以選擇退出廣告:
通過“點擊此處“按鈕可以進入到一個叫”TrustArc偏好管理器”的網站。這是個什么網站呢?
小獅子查找了一下資料,是這么寫的:
TrustArc擁有20多年的隱私合規和風險管理經驗,幫助美國、歐州、亞洲的企業提供隱私政策及控制措施的全面評估和認證。目前TrustArc已經為包括阿里云、AWS、IBM、Apple、Cisco、Oracle、Wmware在內的全球一流企業提供數據隱私和平臺安全審計。
在這個頁面的下方,就是 TrustArc 認證過的,能給你朋友圈投放精準廣告的公司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