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來學點哲學
邵大海
有點文化和理論知識的人都知道,哲學是一門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以認識、改造世界的方法論為研究內容的科學。
不可否認,“哲學”又是一個既抽象又空洞的詞匯。如今,不少年輕人認為:哲學是把簡單的東西說得相當復雜,把原本懂的事情說成不懂的事。事情果真如此嗎?筆者可肯定地說,非也。
哲學的英文單詞是Philosophy,這個字源于希臘文,是由希臘文中Philia和Sophia這兩個字所合成的,意思是“愛智”——愛好智慧。既然哲學稱為愛智,所強調的又是“過程”,即要不停地質疑與詢問,永遠在等待著接受“驚訝”,永遠在接受著“新鮮事”。
我們都知道,人生就像在求學念書,其目的是要讓我們的人生減少各種不必要的困擾,不斷提升我們改造世界、征服自然的能力。一個人如果這能力越高,那他就可以不斷克服自身的惰性與無知,讓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更為自由、駕輕就熟,從必然王國不斷走向自由王國。
今天,我們生活的物質條件一天比一天好,也基本上沒有生存之憂,也不會有那種為物質利益而奔波的煩惱。但我們還存在著來自精神方面的憂愁和煩惱。精神方面有些什么煩惱呢?筆者認為,我們今天所處的社會越發達,世上就會存在越來越多紛紜復雜的事。面對那些紛紜復雜的事,我們任何人都不可能無動于衷,每個人總會或多或少地受這些事的影響。但是,我們靠現有的能力和水平又遠不足以將這些紛紜復雜的事看透看穿,心里也就難免迷惑、惆悵,于是困惑、煩惱也就自然產生了。此時,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得懂點哲學知識,用哲學的觀點去看待、審視、解決問題,我們的煩惱和困惑也會瞬間煙消云散。
哲學為什么會有如此神奇的功用呢?因為,哲學本身就是一門關于精神的學問。哲學是智慧之學,思維之學。我們擁有它,我們就有了看世界的火眼金睛,也就具備了看清世上種種紛紜復雜事務之間相互聯系的能力,你就可以看清事物的本質。任何事物只要將它看透看穿了,心里也就不會有什么煩惱了。
其次,只要我們用哲學的觀點來看世界、看問題,那世上所有的事都逃脫不了哲學的矛盾性和辯證法以及相對性。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了解事物的兩面性,明白生與死、禍與福、榮與辱,明白新與舊、富與窮、利與弊從來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得到另一面或遭遇另一面的時候,它的對立面也會影隨形伴而來。此時,你有了這些認識和了解事物的能力,你還會自尋煩惱嗎?你有了一顆淡定而坦然的心,你還會胡思亂想嗎?
我們學習哲學,重在提倡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立場和角度,而不能教條地照搬、照抄。哲學,提供給我們的是普遍真理;哲學告訴我們,人的客觀世界是可以改造的;哲學,給我們提供了解決具體問題的靈感和智慧。
讓我們大家都來學點哲學,從中汲取哲學的智慧與靈感,進而以哲學的理論審視自己、看待世界、指引生活,從而擁有一個幸福、美好的人生旅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