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商?如何培養情商?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緒商,簡稱EQ,主要是指人的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其包括導商(LQ )。總的來講,人與人之間的情商并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與后天的培養息息相關。它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商和智力相對應的概念。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的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的情緒。
最簡單的層次上下定義,情商是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戈爾曼和其他研究者認為這種能力是由五種特征構成的: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系。
對于組織管理者而言,情商是領導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性格的偉大,這一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識。”智力因素是一個智能操作系統,它是人們在生活中解決問題時進行感知、注意、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語言活動能力的總和。而非智力因素是一個動力系統,它在人們活動中起著定向、引導、維持、強化等作用。它包括需要、欲望、動機、興趣、情緒和情感、意志、自信心、性格、氣質、習慣等。由此可見,“情商”涵蓋了非智力因素中的大部分要素。
從某種意義上講,情商比智商甚至更重要,隨著未來社會的多元化和融合度的提高,較高情商將有利于一個人獲得成功。對于學生早期情商教育更重要。也是心理學上的一種塑造。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孤僻、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對挫折、急躁、固執、自負、情緒不穩定,那么智商再高也很難取得大的成就。應從小培養孩子情商,情商高的孩子會有很好的自我認知,積極探索,在探索中建立孩子自信心、自我情緒的控制、抗挫折能力、學會分享、合作。為日后成功作準備。
情商包括五個方面的能力:
(一)認識自身情緒。只有清楚自己的感覺和愛好,才能做好選擇,成功主宰自己。
(二)自我激勵。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人在不如意時候,往往比剎那間的快樂更令人刻骨銘心、消沉意志。在失意時保持積極向上的思想,在沖動時能克制、忍耐、保持沉著,有效分辨是非、保持高度熱忱,從而推動自己走向成功。
(三)妥善管理自己情緒。 人人都有情緒,情緒隨著境遇作相應的波動是正常又合乎人性的。若情緒極端化或長時間持續僵化,自己不能掌握調節情緒的方式,那就很容易被情緒所困擾。情緒化的人,不但事業不能成功,連正常的生活、工作可能受到影響。所以明白情緒之后就要懂得不失時機調理情緒。
(四)認識他人的情緒。 知己知彼,百戰不勝。如果有一顆體貼別人的同情心,能從不同參與者的角度看事物及設計自己行為方式,那么你的目光必定更深入更遠大,也就更容易團結人合作人。
(五)人際關系管理。人際關系就是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可從人緣、領導能力及人際和諧度顯示出來。能與他人合作,取用他人的資源,成就自然無可限量。
從以上說明可以看出,情商是良好道德情操、是自我激勵、是持之以恒的韌性、是同情和關心他人的善良、是善于與人相處,是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等等。簡而言之,它是人的情感和社會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內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