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番花信風, 簡稱“花信風”。古代,人們認為風應花期而來,程大昌 《演繁露》卷一:“三月花開時,風名花信風?!庇尚『焦扔旯舶藗€節氣,120天,每5天為一候,計24候,每候應一種花信。故稱為'二十四番花信風'。其中
小寒節氣三信:梅花、山茶、水仙;
大寒節氣三信:瑞香、蘭花、山礬;
立春節氣三信:迎春、櫻桃、望春;
雨水節氣三信:菜花、杏花、李花;
驚蟄節氣三信:桃花、棠棣、薔薇;
春分節氣三信:海棠、梨花、木蘭;
清明節氣三信:桐花、麥花、柳花;
谷雨節氣三信:牡丹、荼蘼、楝花 。
“風有信,花不誤”。每當花期,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現每信一篇,著其精彩發布。
梅花第一
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山茶第二
山茶
宋:陸游
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水仙第三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
宋:黃庭堅
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
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
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
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瑞香花
宋:王十朋
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聞。
江南一夢后,天下仰清芬。
古風
唐: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戲詠高節亭邊山礬花
宋:黃庭堅
高節亭邊竹已空,山礬獨自倚春風。
二三名士開顏笑,把斷花光水不通。
玩迎春花贈楊郎中
唐:白居易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憑君與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櫻桃花
唐:皮日休
婀娜枝香拂酒壺,向陽疑是不融酥。
晚來嵬峨渾如醉,惟有春風獨自扶。
辛夷花
唐:元稹
問君辛夷花,君言已斑駁。
不畏辛夷不爛開,顧我筋骸官束縛。
縛遣推囚名御史,狼藉囚徒滿田地。
明日不推緣國忌,依前不得花前醉。
韓員外家好辛夷,開時乞取三兩枝。
折枝為贈君莫惜,縱君不折風亦吹。
(小編注:辛夷,又名望春花)
菜花第十
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杏花
唐:羅隱
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
半開半落閑園里,何異榮枯世上人。
李花
宋:楊萬里
李花宜遠更宜繁,惟遠惟繁始足看。
莫學江梅作疏影,家風各自一般般。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經小雅棠棣
棠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求嘆。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務,每有良朋,烝也無戎。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樂且湛。
宜爾家室,樂爾妻帑,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薔薇
唐:齊已
根本似玫瑰,繁美刺外開。
香高叢有架,紅落地多苔。
去住閑人看,晴明遠蝶來。
牡丹先幾日,銷歇向塵埃。
海棠
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臨江仙 ·梨花
元:劉秉忠
冰雪肌膚香韻細,月明獨倚闌干。
游絲縈惹宿煙環。東風吹不散,應為護輕寒。
素質不宜添彩色,定知造物非慳。
杏花才思又凋殘。玉容春寂寞,休向雨中看。
屈原·離騷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道旁桐花
宋:楊萬里
春色來時物喜初,春光歸日興闌余。
更無人餞春行色,猶有桐花管領渠。
春暮
宋:王邁
云頭紅上三竿日,煙際青來數點峰。
桑椹熟時鳩喚雨,麥花黃后燕翻風。
金陵酒肆留別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春暮游小園
宋:王淇
一叢梅粉褪殘妝,涂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
送春寄友
宋:仇遠
老翁欲作送春詩,借問春去將何之。
連朝醉不省人事,昨夜春歸更不知。
客裝欲趁春歸去,家在西湖綠陰處。
青青竹筍白白魚,也勝客中常茹素。
杜鵑吻血啼未乾,發白易黑留春難。
冶城翁定有新語,楝花風急生余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