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姐的奶奶今年秋天剛剛去世,老人去世前曾和家里人提起過自己存了一筆錢,但始終沒有說明錢存在哪里。今年9月,老人突發心臟病在夜間去世,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使劉小姐十分傷心,在為老人辦完喪事后,劉小姐在老人的房間無意中發現了一份遺囑,遺囑上寫明了老人想把所存的5萬元錢留給孫女劉小姐。然而,老人手寫的遺囑上措辭并不清晰,這使劉小姐和父親、叔伯之間產生了糾紛。
劉小姐是今年春天結的婚,結婚之前,她一直和奶奶住在一起,劉小姐告訴記者,在家里,她和奶奶的關系最好。“我奶奶和我叔叔關系不太好,所以這么多年來,一直都住在我們家,我爸爸和媽媽睡一屋,我就和奶奶睡一屋,從我上幼兒園開始,奶奶就一直照顧著我,我和奶奶的關系最好,后來,我上班了,掙的第一個月工資就給奶奶買了好多東西,奶奶特別高興。”劉小姐說:“奶奶生前舍不得吃舍不得花,有錢就留著,但我從來沒見過奶奶去外面存錢,我知道她把錢藏在了屋里的某個角落,可是我從沒想過花奶奶的錢。”
9月的一天,劉小姐接到父親打來的電話,說老人在夜里突發心臟病去世了,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劉小姐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還是接受不了,從走出公司大門到進家門,她的眼淚始終沒有停止。為老人辦完喪事后,劉小姐和父親說起了奶奶留下的一筆錢,一家人開始在屋子里尋找。劉小姐翻衣柜時,發現老人的毛巾被中包裹著5萬元錢和一封遺囑,遺囑上只寫了一句話:“我屋里的所有東西都留給我的孫女。”老人只有劉小姐一個孫女,很明顯,錢和屋里的東西都是想留給劉小姐,但劉小姐的父親和叔伯卻對這件事存在分歧。
劉小姐的叔伯認為,為了尊重老人生前的意愿,自己可以認可這份遺囑的效力,但老人在遺囑里只是說“東西”,因為老人這么多年一直和劉小姐住在一起,老人用的東西大多是劉小姐給買的,所以,把這些東西留給劉小姐是順理成章的,但錢不應該給劉小姐,劉小姐的父親也對這件事拿不定主意,他也不知道錢應不應該算“東西”。劉小姐的叔伯認為,老人的兩個兒子是直接繼承人,有權決定錢怎樣分。
老人留下的遺囑在措辭上的確有些模糊,而且老人在立遺囑時沒有見證人,遺囑能夠產生法律效力嗎?劉小姐叔伯認為錢不是“東西”的觀點成立嗎?就這些疑問,記者咨詢了北京勤和律師事務所的陳來明律師。陳律師認為,從法律上講,這份遺囑是老人的“自書遺囑”,只要遺囑上寫有老人的親筆簽名和日期,且確實是老人的筆跡,那么這份遺囑就有法律效力,屋子里的東西就應該按遺囑中老人的意愿歸劉小姐所有,包括屋子里的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