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展團
職位越高的人,能力也越強。這個觀點不管對不對,但現實中很多人卻把它當成了一條真理。
新人在剛進入單位后,很容易用審視而非欣賞的目光去看待單位、上司以及自己的工作。很快,他們就會發現一些上司的不盡如人意:原來自己的上司,在能力上竟然還不如自己。
其實,我們一點也不要震驚、不必詫異,這是很正常的。誰說領導的能力,就一定要比下屬強呢?
我們常用“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來形容領導的能力——一定要比下屬強,這樣才能帶領下屬走向勝利。
不過,這句話說的并不是領導要在具體業務上比下屬強,而是指在管理能力方面要有一套馭人的本領。
聽過這樣一個幽默段子,說是有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只鸚鵡前標價: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而另一只鸚鵡前則標著: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只呢?兩只鸚鵡都毛色光鮮,十分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這時,他突然發現一只老掉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卻標價八百元。
這人非常吃驚,趕緊將老板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
這人疑惑了,便問:“那為什么又老又丑,又沒有潛質,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板!”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需要自己潛質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用人、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為我所用,從而推動事業的發展,提升自己的身價。
相反,有許多潛質好、能力強的人,卻因過于完美主義,覺得什么人都不如自己,爭強好勝、事必躬親,最后只能做一個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
衡量一名成功的領導,其標準并不是自己的能力要有多強,關鍵是要懂得如何去管理、去協調、去用權,要懂得去信任并借助下屬的力量來達成團隊的目標和自己的目的。
就像上述案例中的老鸚鵡一樣,它不必羽毛比其他鸚鵡光鮮,也不必比其他鸚鵡掌握更豐富的語言,只需把握好一點就萬事大吉了,那就是——“別的鸚鵡都叫它老板”。
實際上,真正優秀的領導,都善于把比自己更優秀的人聚集在麾下,不是把自己塑造得多么的出眾,而是想辦法讓屬下足夠的出彩。
比如漢高祖劉邦,你說他有多少能力、有多么強大?但是他身邊的韓信、張良、蕭何等,各有各的本事,而他也有自知之明、能知人善用,放心大膽讓手下各司其職、大展拳腳,使自己輕松自在,讓團隊越來越好,最終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偉業。
有人總結了領導的“三種境界”——三流領導總想證明自己比下屬強;二流領導總想證明自己很強,自己選的人也很強(但不能比自己強);一流領導只想證明自己選的人比自己強。
所以說,看一個領導是不是能力強,不是看業務水平,而是看統籌安排和協調指揮。
送給領導者一句話:你不一定比下屬強,也不必非要比下屬強。只要你能正確行使好手中的權力,就能贏得下屬由衷的服從和擁戴,從而帶領大家齊心協力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