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媽媽給我留言:
我們家孩子太“內向”,有想法,但不敢表達出來,見到小區里的人,都會躲到家長身后,用奶奶的話就是“八竿子打不出來個屁”,這以后上了社會該怎么辦啊;在學校,老師反映從不主動參加集體活動,平時沉默寡言,不主動與他人交往,總是孤單一個人坐著。看到她這樣內向我十分著急,明明老師,我怎么樣做才能讓自己的孩子變得開朗外向一點?
對于這個問題,我非常能理解這位家長的心情,因為,關于孩子的性格,家長們大多希望自己孩子是外向的,覺得這樣的孩子到了哪里都大方得體,見到陌生人也不會羞怯。
而內向往往和膽小、孤僻、人際交往能力差劃上等號,如果孩子剛好是內向,家長會非常著急,并且找尋一切方法去改變。
其實,對于這個話題,很多家長都走進了一個誤區,這也是我今天給大家分享這篇文章的目的。
我認為,內向沒什么不好,內向的孩子一樣優秀。
內向只是性格的一種,它和外向一樣,各有優缺點。
01
▌正確理解內向與外向,不要強行糾正
1、內向≠沒出息
從業多年早教工作,接觸了這么多家長,90%以上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外向一些,他們會認為外向的孩子,擅長交際,口才過人,待人熱情,更容易討得別人歡心,長大后會更有出息。而內向的孩子,家們都不由自主的與沒出息、不受歡迎劃上等號,并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變得外向。
內向也是性格的一種,它和外向一樣,也同樣有優缺點。而且全世界有許許多多內向的成功人士。
目前美國一本暢銷書叫做《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作者蘇珊.凱恩列舉了許多內向的成功人士,
他們安靜、穩重、深思熟慮,他們默默地帶給了這個世界許多改變。如果他們不幸被強制改變成外向的人,這個世界會少了許多天才,多出許多“病人”。
2、請不要強行要求孩子變得外向。
社會對內向的孩子其實是不公平的。最近央視的紀錄片《00后》就細膩的講述了這一點。小主人公依依(化名)。她是大家公認的內向的孩子,她總是喜歡一個人玩。
當其他小朋友聚在一起玩耍的時候,依依要么一個人看書,要么一個人發呆。但就是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她說:“我覺得一個人玩挺好的,我喜歡單獨玩兒。”
園長和老師嘗試著引導她學會交朋友,但依依的回答讓大人們感到無比驚訝!
兩歲的孩子奶聲奶氣地說出“權利”“選擇”這樣的詞語,讓人不得不對這個孩子更是關注。隨著園長對依依更深入地觀察后,園長發現,依依好像一個人玩也很開心。逐漸長大的依依,開始嘗試著交一些朋友,她學著去社交。
慢慢地,依依身邊有了一些朋友。但很多時候,依依還是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獨處。她覺得獨處的時候她能更好地思考與沉淀。在鏡頭前,13歲的依依也道出了這些年來自己的感受。
如果一個內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被父母糾正其性格,被同伴嘲笑或者排斥,那么他就會對自己的性格自卑,不僅不會去尋找自己這種性格的優勢,反而還會痛恨自己為何是這樣的人。這種自卑會給他內心造成很多沖突,這些沖突會引發心理障礙,比如會引起社交恐懼癥、焦慮癥等。在安娜的身上,這種心理沖突變成了她的結巴以及孤僻。
所以,“內向”沒有問題,怕的是家庭和社會對“內向型性格孩子”的偏見。
02
▌內向型性格的特點,了解優點和不足。
下面6幅漫畫,可以告訴你內向型人的思維特點。(插畫來自于插畫師Liz Fosslien和Mollie West),我們一起來了解,內向型性格的優點和不足。
1、內向型的人腦神經回路通常比較長。當他們加工信息的時候同時,內向型的人會認真地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加入進去。
2、內向型的人的喚醒水平比外向型的人低,所以內向型的人更容易被過度刺激。
3、內向型人的大腦是節能型大腦,他們可以通過讀書、深度思考、探索內心世界獲得滿足感和能量。
4、內向型人的大腦很少能通過賭博或者冒險行為獲得強烈快感。當他們面對驚喜或者冒險的時候,也沒外向型人那么興奮。
5、內向型的人會觀察他們周圍的一切事物,并注意到環境中所有引發他們感覺的細節,他們的關注點并不僅僅在某個人身上。
6、內向型人的自我對話其實非常多,他們腦中有很多想法——但是他們不會說出來。
03
▌家有內向型的孩子,應該怎么去培養?
1、接納孩子,傾聽孩子,理解孩子。:
父母一定要認識到,內向并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更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
內向的孩子更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與他人的交流不會太多。所以,家長要仔細傾聽孩子講話,理解他,回應他。談心是一種特別棒的方法,家長可以分享自己的心里話,孩子也會將自己的心里話分享給你。
2、不給孩子貼“害羞標簽”
家長們必須清楚,“害羞”是一個有點貶義的詞語,孩子聽多了,會為自己的特質自卑,他將很難再發現這種特質的優勢在哪里。
這個問題,家長最容易犯錯了,時不時的給自己的孩子貼個標簽,還會在當著外人的面,說自己孩子內向,沒出息。
3、給孩子時間,慢慢來
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慢熱型的,如果要把孩子介紹給別人,或者要讓孩子適應一個新環境,可以提前告訴孩子,讓孩子慢慢接受環境和別人,家長不要著急。
4、幫助孩子培養興趣愛好
不管是什么性格,興趣相投總能有說不完的話,生活也就變得更多豐富多彩,孩子的幸福感會大大提升。琴棋書畫都可以,陪孩子一起養成。
5、也不要忘記告訴孩子的老師,他是一個內向型的孩子
當老師知道孩子是這樣的性格類型,老師就會呵護好孩子的性格發展(希望這樣懂孩子心理,并能努力呵護孩子性格發展的老師多一些)
6、如果你的孩子朋友少,也不必擔心。
因為內向的人需要的是深入、穩定的關系,他們的朋友圈不大卻穩定。
▌有話說:
養育孩子,先了解孩子,內向和外向只是一種人格特點,如果一個人的發展能夠順應自己的特點,任何一種人格特質都能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如果父母能夠順應內向孩子的特點去養育,內向的孩子一樣是非常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