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油畫大師陳鈞德藝術與文獻特展”于2021年9月10日在劉海粟美術館隆重開幕。這是一個運用新聞深度調查進行解讀的“可閱讀性”展覽,從文獻研究到籌集展品再到整館呈現,歷經兩年磨礪。該展覽由劉海粟美術館、中國油畫學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和上海戲劇學院聯袂主辦,鮑薇華任出品人,靳文藝、丁曦林、酈韓英共同策展,尚輝擔任學術主持。展覽共展出了上百件畫作和二三百件文獻資料展品,將陳鈞德的藝術人生娓娓道來。
展覽共以綿延的師承、教學相長、我以我法探精微、生命交響的色彩四個篇章全面地展現陳鈞德的藝術人生。本期小粟說展將為大家介紹展覽的第二篇章教學相長。1974 年,蕭殺氣氛不那么嚴重了,人們的笑聲也多了。正是在這個時候,經歷部隊、工廠、研究所“漂流”的陳鈞德,有幸回到母校上海戲劇學院任教。久別重逢校園,他感慨不已。昔日同學間的歡聲笑語似乎就在昨天,又相距已遠。他被安排在舞臺美術系負責執教油畫。他非常珍惜大學講臺,暗暗立志做個好老師。陳鈞德 《黃山西海群峰1》紙板油畫 1976年 55×78cm事實上,他不僅是杰出的油畫家,也是出色的美術教育家。在30多年教學生涯里,他積累了豐富教案。他在素描、寫生、色彩、構圖、創作等方面傳授的不止是知識和技巧,還有藝術精神和美學主張。他在課堂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面對自然造化,僅以眼見之物象去如實描摹,顯然是欠缺和不健全的。或許在'可視’之外,還應以心去發現那些更為重要和感人的'不可視’部分,而肉眼所見、內心所感的真實,才是造化的本質之美。”他多次率領學生去黃山、連云港、云南等地,于自然氛圍的創作課中言傳身教。他矢志不渝地探索現代主義繪畫,卻不抱“門戶之見”,告訴學生:蘇俄現實主義繪畫是人類文化藝術領域的一座高峰,也應發揚光大。他鼓勵學生,不管走哪一條道路,都要懷著赤誠。陳鈞德 《邊防戰士》 紙板油畫 1977年 78×54.5cm
在教學過程中,陳鈞德從未停止藝術探索,大膽涉足印象派、野獸派等“灰色地帶”,既研究技法,鉆研理論,也思考美學意義以及藝術人生。他在教學論文里寫道:“我似能體會當一個藝術家成功地將人世間的個人情感升華為藝術境界后那種'振奮’的心情”。“藝術貴于獨到。而欲獨到則非求助于生活不可,并以造化為師,自營偉業,自開途徑險路,在艱苦的奮斗中不斷逐漸認識自己,表現自我。唯有以造化為師者才是強者,才是能戰勝災難而游至彼岸的人。”陳鈞德 《山野交響》 布面油畫 1985年 150×110cm
他的教學有個鮮明特點:不屑用教科書上刻板的知識去作灌輸,也不去限制學生的個性和直覺,而是真誠地奉獻“走自己的路”所產生的心得,以自己的燭光去照亮學生的道路。譬如,關于寫生。陳鈞德在日記里寫道:“何為寫生? 一向眾說紛紜。而我堅信,寫生最重要的意義是——寫生即寫生命!”他那果敢鏗鏘的課堂表達,至今在學生的耳畔回響。他奉行“教書育人”。對于育人,他如此教導:“任何追求都是愉快的努力,得失不必過于計較。努力過,愉快過,或者說,為自己的理想追求而盡力過,則已足矣。萬 事萬物均應抱以得之泰然,失之淡然,爭之必然,順其自然的心態……”陳鈞德將人生中最好的年華,傾情奉獻給了他熱愛的教育事業。30 多年來,他桃李滿天下。在學生輩里,涌現了陳箴、郭潤文、俞曉夫、周長江、張健君、黃阿忠、曲豐國等一批名家。陳鈞德的教學視野開闊、積累豐厚、激情滿滿、獨樹一幟,令師生記憶猶新!/ 展覽時間 /
2021年9月10日-2021年10月10日
/ 展出地點 /
劉海粟美術館1、2、3、4號展廳
(上海市長寧區延安西路1609號)
/ 展覽藝術家 /
中國著名油畫家、美術教育家。1960 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委員、中國油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研究員、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歡迎各位十一長假期間前來劉海粟美術館
打卡上海秋天最值得一看的展覽!
下期小粟說展將為大家介紹展覽的
第三篇章我以我法探精微,
敬請期待!
尊敬的觀眾朋友:
根據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文化和旅游行業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劉海粟美術館就最新疫情防控事項提醒如下:
1、測量體溫異常(≥37.3℃),或有咳嗽、氣促等癥狀者,謝絕入館;3、實施實名制預約參觀,攜帶本人身份證、護照等相關證件原件,現場進行實名校驗;5、入館觀眾排隊和觀展時請保持1.5米以上距離,工作人員將加強館內巡查,發現有觀眾密集的情況,會及時勸導疏散,嚴控人員聚集。防控疫情、人人有責!為確保您和身邊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請您自覺遵守疫情防控有關規定,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劉海粟美術館
2021年10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