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冬季腎主令,寒為陰邪,最易傷陽
因此,
立冬后要避寒就溫,重視足部、下肢、背部的保暖
立冬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
宜微微似汗出為度,
汗多泄氣,有悖于立冬陽氣伏藏之道。
那什么鍛煉比較合適?
▼
如果你是“久坐族”?腰肢乏力?
腰上的“救生圈”讓你欲哭無淚?
還覺得雙腿麻木?
嚴重的甚至因此患上了椎間盤突出等腰部疾病?
不用著急,
下面的幾個小體式就可以幫上你的忙。
【英雄式】
步驟:
1、以手杖式坐立;
2、跪下來,雙膝并攏,雙腳分開45cm。用大拇指將小腿肌肉向兩腿外側翻轉;
3、兩臀部放在兩腳跟中間的地板或放在支撐物上,腳趾指向后側。兩側大腿平行,兩小腿內側應接觸到兩大腿外側。兩手掌放在雙膝上。在這里保持1-5分鐘。跪立起來,依次伸展雙腿,然后以手杖式結束。
功效:
減輕雙腳的不適;
改善扁平足;
靈活雙膝,緩解雙膝的疼痛;
伸展大腿前側肌肉;
注意事項:
雙腳盡量貼靠兩側臀部;
并攏雙膝;
初練著可以坐在毛毯上,
以緩解雙腿及雙腳的不適;
向上舒展脊柱。
即使剛剛就餐完畢也可以練習。
▼
【毗濕奴式】
步驟:
1、朝左側臥,以左手托著頭,左肘尖至腳趾應盡量成一直線。
2、吸氣,彎右膝,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握著右腳大腳趾,伸直右腿,往上延伸。
3、呼氣,將伸直的右腿慢慢拉向頭部的方向,腳尖向下,形成“鋤頭腳”姿勢。保持10~30秒,均勻地呼吸。
4、彎右膝,松開腳趾,放下右腿。換一邊重復整個過程。
功效:減少腰腹上多余的脂肪。
注意事項:伸展雙腿;收緊腹部,保持平衡;骨盆保持在中立位置上;雙肩放松。
▼
【束角式】
步驟:
1、坐到地面上,兩腿向前伸直。
2、彎曲膝蓋,使雙腳貼近軀干。雙腳腳跟、腳掌相合,十指相扣,抓住雙腳腳趾,腳后跟靠近會陰。
3、大腿分開,膝蓋放低,直到膝部接觸地面。
4、脊柱挺直,雙眼注視前方或者內視鼻尖。盡你所能保持這個體式。
5、把肘部抵住大腿下壓。呼氣,身體前屈,依次把頭,然后鼻子,最后下巴放在地面上。
6、吸氣,軀干從地面抬起,回到第四步。
7、松開雙腳,伸直雙腿,放松。
功效:促進下背部、腹部及骨盆的血液循環;靈活雙膝及髖關節
注意事項:骨盆放松;雙肩放松;背部挺直
▼
【眼鏡蛇式變式】
步驟:
1、屈雙肘,肘尖指向天空方向,雙掌放在胸部兩側地面上,雙臂夾緊身體,雙肩后旋,雙腿內旋向遠端伸展,腳背壓實地面。
2、隨吸氣時,慢慢地伸展頭頸向前向上,從頸椎到胸椎逐節向上抬起,向后伸展。同時保持兩臂夾緊身體,雙肩后旋,遠離雙耳,兩腿持續性向遠端伸展并壓實地面。
3、在最終體式時,脊柱的前側空間會被完全打開,尤其是頸椎和胸椎的前側,胸腔的打開使呼吸順暢,腹部隨呼吸的深入得到強有力的按摩調整。
4、呼氣時,保持雙肩后旋,兩臂夾緊,雙腿伸展壓實地面。讓脊柱自腰椎向頸椎方向,逐節伸展落下。
功效:
增強脊柱靈活性;緩解背部不適;靈活頸部;緩解腰部不適;促進背部血液循環;調理生理期不適;按摩腎臟,具有排毒功效;增強消化功能。
飯后練習雷電坐還能達到緩解胃部的墜脹感,加速新陳代謝的效果。
注意事項:
伸展頸前、胸部和腹部;收緊臀部肌肉;肘關節微彎;雙肩下沉、放松。
▼
【半蝗蟲式】
步驟:
1、俯臥在墊子上,全身肌肉保持在放松的狀態,并在整個練習過程中保持呼吸的正常進行。
2、開始練習時,向后抬舉起一條腿,當然,要收縮相應的肌群。練習者抬舉起這條腿的動作要盡量的緩慢、穩定,除了確實參與活動的部位外,其他部位不應感受到壓力。
3、與此同時,軀干和另一條腿要盡量貼緊地面。
4、當這條腿已經向后提升到盡可能最大的角度之后,開始緩慢地回落,返回到初始位置。
5、然后以同樣的練習方式抬舉另一條腿。這樣,雙腿輪流抬舉,反復練習,完成適當的練習次數。
功效:增強下背部的肌肉力量;增強腿后肌群力量;提升臀、收緊腿部肌肉;緩解便秘、胃部不適。
注意事項:保持雙肩放松;下頜支撐在墊子上,放松頸部;盡量保持兩側髂骨在一個水平面上。
▼
【坐角式】
步驟:
1、舒適地坐于地面上,雙腿大角度外展,軀干在兩腿間伸展。
2、前額支撐于地面,頸部及下頜部肌肉完全放松。
3、腹部肌肉放松,平靜舒緩地呼吸。
功效:
改善駝背;打開胸腔;促進腹部血液循環,調理生理期問題。
注意事項:
伸展大腿內側肌肉;大腿外旋;腳趾朝向天花板。
編輯 | Kalon、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