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重慶正式實施新的《重慶市中醫藥條例》(下稱《條例》),1998 年3月28日重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的《重慶市中醫條例》同步廢止。針對《條例》,重慶市衛健委對此作出解讀。
將中醫藥服務納入公共衛服務體系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中醫藥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讓中醫藥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發揮大作用,《條例》做出了規定。
《條例》明確規定,應當加強中醫藥應急物資、設施設備、技術和人才資源儲備。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可以按照市中醫藥主管部門發布的固定處方,預先調劑或者集中代煎預防性中藥。
同時,《條例》規定將中醫藥服務納入重慶市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將適宜的中醫藥服務項目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鼓勵家庭醫生提供中醫治未病簽約服務。
西醫醫師考核后可采取中醫藥方法執業
《條例》進一步明確中醫醫師執業范圍,規定具有規定學歷、取得執業資格的中醫醫師,可以在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專科醫院等醫療機構的中醫科、中西醫結合科或者其他臨床科室按照注冊的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和進修。
中醫醫師、西醫醫師相互學習,規定中醫醫師經相關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后,在執業活動中可以采用與其專業相關的西醫藥技術方法。西醫醫師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培訓并考核合格后,在執業活動中可以采用與其專業相關的中醫藥技術方法。
同時,《條例》還對中醫醫療機構、中醫養生保健機構的行為進行規范,對中醫診所的備案程序和行為規范進行了細化。
10月22日設立為“重慶市中醫藥文化宣傳日”
在中醫師承方面,《條例》也作出明確規定。
針對中醫藥傳承不足,師承教育雙向激勵機制缺乏的問題,《條例》規定參加中醫藥師承教育師徒雙方,在職稱評聘評審等方面享有一定優先權,如指導老師在同等條件下享有職位晉升、職稱評聘、中醫藥榮譽稱號評選等方面的優先權利;參加市級以上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的繼承人,經考核合格,符合職稱評聘有關規定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評審高一級職稱。
同時,《條例》規定每年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藥日”,為重慶市中醫藥文化宣傳日。
另外,《條例》規定,教育部門應當將中醫藥知識納入中小學衛生健康教育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