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谷媽~
我們總說,女大避父。
雖然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又暖又貼心。但終歸,女兒和爸爸性別不同,當孩子長大后,爸爸就要有意識地往后退一步,保持一定的距離。
那我們養育孩子時,在性別這一方面,到底要注意哪些呢?
一:3個“區域”爸爸不要再觸碰
當女兒長到3歲以后,爸爸就要明白,以下3個方面,不要再觸碰。因為如果爸爸不教給孩子界限感,會對女兒影響很大。
爸爸不要再當面換衣服
心理學上認為,孩子在3歲以后,就能有長久的記憶,這種記憶,可能會保存一生。
當女兒能記事、有自我意識后,爸爸就要注意,不要再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了。
因為孩子會好奇,詢問你為什么跟她長得不一樣。如果你回答得不恰當,那當時那種不好的、回避的感覺,可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導致那個畫面一直印在她的腦海里。
這不僅會讓女兒長大后回憶起來覺得尷尬,還可能給她造成錯誤的性別觀念。
所以,不管是男孩女孩,異性父母就不要再把孩子當成什么都不懂的小嬰兒,而當面換衣服了。
爸爸不要再幫忙洗澡
女兒到了3歲以后,爸爸就不要再給孩子洗澡了。
因為孩子在3歲以后,需要知道與異性保持一定的距離,有界限感。這個異性,包括爸爸。
爸爸的態度,會直接告訴女兒,未經允許,任何異性都不可以隨意看和觸碰她的隱私,包括最親密的爸爸。
有這樣一種意識,孩子在外,才不會輕易被騙,知道如何保護好自己。
不要親吻女兒的嘴唇
《自卑與超越》一書指出,父母經常親吻孩子的嘴唇,會一定程度促進他性早熟。
孩子到了2-3歲后,自我意識萌芽,并且還會對自己各部位的器官產生興趣。如果父母經常與孩子嘴對嘴親,可能會促使孩子性早熟。
所以,在孩子長大后,我們盡量不要親吻他的嘴唇,可以用吻臉頰、吻手、擁抱等方式來表達喜愛。
二:孩子對性別的認知,分為4個階段
《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有指出,孩子對性別的認知,會呈螺旋式上升,從幼兒階段一直持續到青春期。
一般來說,分為以下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6歲以前
孩子在4-5歲左右,會進入“性別敏感期”,開始區分“男孩”“女孩”的概念。
在這一階段,他們會對自己的身體特別感興趣,并且從觀察中,發現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在區分了性別后,女孩會讓自己“女孩化”,男孩會讓自己“男孩化”。
比如女孩喜歡漂亮的公主裙,要戴好看的發卡,甚至還模仿媽媽化妝。而男孩知道要穿男孩子的衣服,模仿超人,把英雄當成崇拜的偶像。
在這個階段,孩子會認識身體、認識自己、認識男孩女孩的區別。
●第二個階段:6-10歲
進入小學階段后,男孩、女孩會認識到,自己的性別是不會改變的。而且他們還會明白,男孩子長大,會成為男人以及爸爸,女孩子長大,會成為女兒以及媽媽。
在這一階段,他們有一定的性別角色意識,在發展社交圈時,也會有意識地找同性別的孩子玩。
●第三個階段:青春期
進入青春期,孩子的身體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心理上也有著巨大的改變。
青春期的孩子,會格外注重外在形象以及個性的發展。男孩女孩在穿衣打扮上,會向自己的性別上更加靠攏,并且加入一些自己個性的展現。
男女孩也會對異性產生朦朧的好感,對性別有了更多的好奇。
我們在這一階段,不能再把青春期的孩子當成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而應該以坦然的心態,教給他們正確的性別知識,幫助順利度過這一時期。
三:在各個年齡階段,孩子需要知道什么?
孩子在每個不同的年齡階段,他的理解力和認知發展不同,我們要教給他關于性別的東西,就會不一樣。
●6歲之前
作為女孩的家長,我會更看重對女兒的性別教育。
布妞還在2歲多時,我就會在給她換衣服或者洗澡時教她,身上的每一個部位叫什么,哪些地方屬于隱私部位,穿裙子時要多注意,別人不可以隨意看和摸。
布妞3歲時,我給她準備了認識身體的繪本,簡單地回答她是從哪里來,告訴男、女孩的區別,讓她對于性別有個基本的概念。
還會教她如何從外觀上區分男孩女孩,比如女孩穿裙子,扎小辮子,而男孩不會。
6歲前的孩子,我們除了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明白性別概念,還可以從以下這4個維度出發,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看:如果有人要看你的隱私部位,或者要你看別人的隱私部位,大聲說“不”,并且告訴父母。
說:如果有人在不恰當的場合談論隱私部位,大聲說“不”,告知父母。
摸:未經同意,有人要碰你的私密部位,或者要你碰別人的隱私部位,大聲說“不”,告知父母。
距離:不管是陌生人還是熟人,如果對方要抱你、親你,大聲說“不”,然后跑開。
●6-10歲
6-10歲的孩子,雖然對異性會有一些朦朧的認知,但他們大部分還是會覺得,與異性朋友玩耍跟與同性別朋友玩耍沒有多大區別。
而且在6歲左右,孩子會進入“婚姻敏感期”——要跟誰誰誰結婚。
當我們聽到孩子說這樣的話時,不要太較真去批評和指責他,而可以引導,如果你喜歡的那個人不喜歡你怎么辦?如果你喜歡的那個人不適合你怎么辦?
經歷“婚姻敏感期”的孩子,會從拒絕和被拒絕中明白,他人有他人的選擇,自己也有自己的選擇。這會孩子將來樹立良好的婚姻觀奠定良好的基礎。
另外,我們還需要教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比如不當面換衣服,不隨意方便,不偷看他人洗澡上廁所等。
●青春期
養育青春期的孩子,我們需要提前教會孩子一些青春期的知識,為他們迎接這一階段做準備。
如果父母覺得不好開口,則可以借助繪本,讓孩子自己看。或者同性父母陪著看,并且以科普知識的態度,解答孩子的問題。
這樣能讓孩子提前明白,自己的身體會發生什么變化,要如何應對。心理上會有些什么轉變,該怎樣處理等等。
有這樣一個鋪墊,孩子才不會對突如其來的青春期感到措手不及。
不管是爸爸和女兒,還是媽媽與兒子,當孩子長大后,作為異性父母,我們就要恰當地往后退一步,保持恰當的距離。
這會讓孩子明白,不同的性別之間,哪怕是最親的人,也有一定的界限。
孩子只有在成長過程中,對性別有清楚的認識,他長大后,才不會迷茫,也才知道如何保護好自己。
你們是在孩子幾歲時,開始與異性父母有界限的呢?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
作者簡介:布谷媽媽,一個善觀察、愛思考、有辦法的媽媽。專注兒童心理,讀懂孩子輕松養育,喜歡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