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更可以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優秀的品質,而這位日本媽媽給孩子制定的10條家規就非常值得廣大家長朋友參考學習,值得借鑒。
禮貌不是一個空殼,而是要從最基本的“謝謝”、“你好”、“對不起”開始。這不光體現了孩子和家庭的教養,更是對孩子情商的培養。
不打擾別人是一種善良,共情能力也彌足珍貴。要讓孩子知道他不是世界的中心,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考慮,才會獲得別人的歡迎和愛戴。
家是人永遠的避風港,爸爸媽媽也是孩子永恒的依靠。父母會無條件的愛護孩子、保護孩子、愿意傾聽孩子的喜怒哀樂。
高爾基曾經說過:“誠實市永遠是人最美好的品格”。父母也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能夠良好溝通、讓孩子心無芥蒂交流的氛圍。
校園欺凌愈演愈烈,如果孩子在受欺負時只知道一味忍讓與妥協,那必然會成為施暴者長期的施暴對象。我們不提倡“拳頭教育”,但我們也不能挨欺負。
硬幣無法找到主人,而錢包里面可能裝著錢包主人重要的證件。要告訴孩子,只有自己勞動所得的東西才珍貴,誠懇做人,不要想著不勞而獲。
心懷感恩,永遠不要踐踏別人的好意。智商可以決定一個人飛得多高,但情商決定可以決定一個人飛得多遠。
每一粒糧食都是別人辛勤勞作所得的,孩子從小就應該心懷感激的對待大自然的饋贈,尊重勞動者的勤勞。浪費糧食,就是浪費生命。
攀比只會讓孩子更加自卑或自負,無論是哪一種都有可能會讓他無法調節好與身邊人的關系。讓孩子擁有一顆平常心,發現自己的閃光點,也接納自己的缺點。
生命只有一次,當孩子獨自面對危險時,墨守成規只會讓孩子錯失最佳的自保時機,造成終身的遺憾。
家規是家長送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也是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第一個角度。家長也要做到獎罰分明、言出必行、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從一點一滴教育影響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