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十二年春,楚子圍鄭,旬有七日。鄭人卜行成1,不吉,卜臨于大宮,且巷出車,吉。國人大臨,守陴2者皆哭。楚子退師,鄭人修城,進復圍之,三月,克之。入自皇門,至于逵3路。鄭伯肉袒牽羊以逆4,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聽?其俘諸江南以實海濱,亦唯命。其翦5以賜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若惠顧前好,徼福于厲、宣、桓、武,不泯其社稷,使改事君,夷于九縣,君之惠也,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君實圖之?!弊笥以唬骸安豢稍S也,得國無赦。”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庸可幾乎?”退三十里而許之平6。潘尪入盟,子良出質。
夏六月,晉師救鄭。荀林父將中軍,先縠佐之;士會將上軍,郤克佐之,趙朔將下軍,欒書佐之,趙括、趙嬰齊為中軍大夫,鞏朔、韓穿為上軍大夫,荀首、趙同為下軍大夫。韓厥為司馬。及河,聞鄭既及楚平,桓子欲還,曰:“無及于鄭而剿7民,焉用之?楚歸而動,不后?!彪S武子曰:“善。會聞用師,觀釁8而動。德刑政事典禮不易,不可敵也,不為是征。楚軍討鄭,怒其貳而哀其卑。叛而伐之,服而舍之,德刑成矣。伐叛,刑也,柔服,德也。二者立矣。昔歲入陳,今茲入鄭,民不罷9勞,君無怨讟10,政有經11矣。荊12尸13而舉,商農工賈不敗其業,而卒乘輯睦,事不奸矣。蒍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軍行,右轅,左追蓐14,前茅15慮無,中權,后勁。百官象物而動,軍政不戒而備,能用典矣。其君之舉也,內姓選于親,外姓選于舊。舉不失德,賞不失勞;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貴有常尊,賤有等威,禮不逆矣。德立、刑行、政成、事時、典從、禮順,若之何敵之?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子姑整軍而經武乎。猶有弱而昧者,何必楚?仲虺有言曰:‘取亂侮亡。’兼弱也。《汋》曰:‘於16鑠17王師18,遵19養20時21晦22?!?sup>23昧也。《武》曰:‘無競24惟烈25。’撫弱耆昧,以務烈所,可也?!卞樽釉唬骸安豢?。晉所以霸,師武、臣力也。今失諸侯,不可謂力,有敵而不從,不可謂武。由我失霸,不如死。且成師以出,聞敵強而退,非夫也。命為軍帥,而卒以非夫,唯群子能,我弗為也。”以中軍佐濟26。
知莊子曰:“此師殆哉?!吨芤住酚兄凇稁煛分杜R》,曰:‘師出以27律28,否29臧30,兇?!瘓淌马槼蔀殛?,逆為否。眾散為弱,川壅為澤,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律。否臧,且律竭也。盈而以竭,夭31且不整,所以兇也。不行之謂《臨》,有帥而不從,臨孰甚焉?此之謂矣。果遇,必敗,彘子尸之,雖免而歸,必有大咎?!表n獻子謂桓子曰:“彘子以偏師陷,子罪大矣。子為元帥,師不用命,誰之罪也?失屬、亡師,為罪已重,不如進也。事之不捷,惡有所分。與其專罪,六人同之,不猶愈乎?”師遂濟。楚子北,師次于郔。沈尹將中軍,子重將左,子反將右,將飲馬于河而歸。聞晉師既濟,王欲還,嬖人伍參欲戰。令尹孫叔敖弗欲,曰:“昔歲入陳,今茲入鄭,不無事矣,戰而不捷,參之肉其足食乎?”參曰:“若事之捷,孫叔為無謀矣,不捷,參之肉將在晉軍,可得食乎?”令尹南轅反旆,伍參言于王曰:“晉之從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帥者專行不獲,聽而無上,眾誰適從?此行也,晉師必敗。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王病32之,告令尹,改乘轅而北之,次于管以待之。
晉師在敖、鄗之間。鄭皇戌使如晉師,曰:“鄭之從楚,社稷之故也,未有貳心。楚師驟勝而驕,其師老矣,而不設備,子擊之,鄭師為承,楚師必敗。”彘子曰:“敗楚服鄭,于此在矣,必許之?!睓栉渥釉唬骸俺钥擞?sup>33以來,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之于勝之不可保、紂之百克而卒無后,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不可謂驕。先大夫子犯有言曰:‘師直為壯,曲為老?!覄t不德,而徼怨于楚。我曲楚直,不可謂老。其君之戎,分為二廣,廣有一卒,卒偏之兩。右廣初駕,數及日中,左則受之,以至于昏。內官序當其夜,以待不虞,不可謂無備。子良,鄭之良也,師叔,楚之崇也。師叔入盟,子良在楚,楚、鄭親矣。來勸我戰,我克則來,不克遂往,以我卜也。鄭不可從?!壁w括、趙同曰:“率師以來,唯敵是求,克師得屬,又何俟?必從彘子?!敝驹唬骸霸?、屏,咎之徒也。”趙莊子曰:“欒伯善哉。實其言,必長晉國?!?/span>
楚少宰如晉師,曰:“寡君少遭閔34兇,不能文。聞二先君之出入此行也,將鄭是訓定,豈敢求罪于晉?二三子無淹久?!彪S季對曰:“昔平王命我先君文侯曰:‘與鄭夾輔周室,毋廢王命!’今鄭不率,寡君使群臣問諸鄭,豈敢辱侯人?敢拜君命之辱!”彘子以為諂,使趙括從而更之,曰:“行人35失辭。寡君使群臣遷大國之跡于鄭,曰:‘無辟敵!’群臣無所逃命?!?/span>
楚子又使求成于晉,晉人許之,盟有日矣。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為右,以致晉師。許伯曰:“吾聞致師者,御靡36旌摩37壘38而還。”樂伯曰:“吾聞致師者,左射以菆39,代御執轡,御下兩馬,掉40鞅41而還?!睌z叔曰:“吾聞致師者,右入壘,折馘42、執俘而還。”皆行其所聞而復。晉人逐之,左右角之。樂伯左射馬而右射人,角不能進,矢一而已。麋興于前,射麋麗龜43。晉鮑癸當其后,使攝叔奉麋獻焉,曰:“以歲之非時,獻禽之未至,敢膳諸從者!”鮑癸止之,曰:“其左善射,其右有辭,君子也?!奔让?。
晉魏錡求公族未得,而怒,欲敗晉師。請致師,弗許。請使,許之。遂往,請戰而還。楚潘黨逐之,及熒澤,見六麋,射一麋以顧獻,曰:“子有軍事,獸人無乃不給于鮮?敢獻于從者!”叔黨命去之。趙旃求卿未得,且怒于失楚之致師者,請挑戰,弗許。請召盟,許之。與魏錡皆命而往。郤獻子曰:“二憾44往矣,弗備必敗?!卞樽釉唬骸班嵢藙駪?,弗敢從也,楚人求成,弗能好也。師無成命,多備何為?”士季曰:“備之善!若二子怒楚,楚人乘我,喪師無日矣!不如備之。楚之無惡,除備而盟,何損于好?若以惡來,有備不敗。且雖諸侯相見,軍衛不徹45,警也。”彘子不可。士季使鞏朔、韓穿帥七覆于敖前,故上軍不敗。趙嬰齊使其徒先具舟于河,故敗而先濟。
潘黨既逐魏錡,趙旃夜至于楚軍,席于軍門之外,使其徒入之。楚子為乘廣三十乘,分為左右。右廣雞鳴而駕,日中而說46,左則受之,日入而說。許偃御右廣,養由基為右。彭名御左廣,屈蕩為右。乙卯,王乘左廣以逐趙旃。趙旃棄車而走林,屈蕩搏之,得其甲裳。晉人懼二子之怒楚師也,使軘車逆之。潘黨望其塵,使騁而告曰:“晉師至矣!”楚人亦懼王之入晉軍也,遂出陳。孫叔曰:“進之!寧我薄47人,無人薄我?!对姟吩疲骸质?,以先啟行。’先人也?!盾娭尽吩唬骸热擞袏Z人之心’,薄之也。”遂疾進師,車馳卒奔,乘晉軍。桓子不知所為,鼓于軍中曰:“先濟者有賞!”中軍、下軍爭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晉師右移,上軍未動。工尹齊將右拒卒以逐下軍。楚子使唐狡與蔡鳩居告唐惠侯曰:“不榖不德而貪,以遇大敵,不榖之罪也。然楚不克,君之羞也。敢借君靈以濟楚師?!笔古它h率游闕四十乘,從唐侯以為左拒,以從上軍。駒伯曰:“待諸乎?”隨季曰:“楚師方壯,若萃48于我,吾師必盡。不如收而去之,分滂49生民,不亦可乎?”殿其卒而退,不敗。王見右廣,將從之乘,屈蕩戶50之,曰:“君以此始,亦必以終。”自是楚之乘廣先左。
晉人或以廣隊不能進,楚人惎51之脫扃52。少進,馬還,又惎之拔旆投衡,乃出。顧曰:“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span>
趙旃以其良馬二濟其兄與叔父,以他馬反。遇敵不能去,棄車而走林。逢大夫與其二子乘,謂其二子:“無顧”。顧曰:“趙傁在后?!迸瓜拢改驹唬骸笆谑恰!笔谮w旃綏,以免。明日,以表尸之,皆重獲在木下。
楚熊負羈囚知罃。知莊子以其族反之,廚武子御,下軍之士多從之。每射,抽矢,菆,納諸廚子之房53。廚子怒曰:“非子之求,而蒲之愛,董澤之蒲,可勝既乎?”知季曰:“不以人子,吾子其可得乎?吾不可以茍射故也?!鄙溥B尹襄老,獲之,遂載其尸。射公子榖臣,囚之。以二者還。
及昏,楚師軍于邲。晉之余師不能軍,宵濟,亦終夜有聲。
丙辰,楚重至于邲,遂次于衡雍。潘黨曰:“君盍筑武軍,而收晉尸以為京觀54?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背釉唬骸胺菭査?。夫文,止戈為武。武王克商,作《頌》曰:‘載55戢56干戈,載櫜57弓矢。我求懿58德59,肆60于時夏61,允王保62之?!肿鳌段洹?,其卒章曰:‘耆63定爾功?!淙唬骸仌r繹64思,我徂65惟66求定?!淞唬骸?sup>67萬邦,屢68豐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69。今我使二國暴骨,暴矣,觀兵以威諸侯,兵不戢矣。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猶有晉在,焉得定功?所違民欲猶多,民何安焉?無德而強爭諸侯,何以和眾?利人之幾,而安人之亂,以為己榮,何以豐財?武有七德,我無一焉,何以示子孫?其為先君宮,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鯢鯨70而封71之,以為大戮。于是乎有京觀,以懲淫慝。今罪無所,而民皆盡忠以死君命,又可以為京觀乎?”祀于河,作先君宮,告成事而還。
是役也,鄭石制實入楚師,將以分鄭,而立公子魚臣。辛未,鄭殺仆叔及子服。君子曰:“史佚所謂毋怙亂者,謂是類也?!对姟吩唬骸畞y離瘼72矣,爰其適歸?’歸于怙亂者也夫?!?/span>
鄭伯、許男如楚。
秋,晉師歸,桓子請死,晉侯欲許之。士貞子諫曰:“不可。城濮之役,晉師三日谷,文公猶有憂色。左右曰:‘有喜而憂,如有憂而喜乎?’公曰:‘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斗,況國相乎?’及楚殺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是晉再克而楚再敗也。楚是以再世不競。今天或者大警晉也,而又殺林父以重楚勝。其無乃久不競乎?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夫其敗也,如日月之食焉,何損于明?”晉侯使復其位。
冬,楚子伐蕭73,宋華椒以蔡人救蕭。蕭人囚熊相宜僚及公子丙。王曰:“勿殺,吾退。”蕭人殺之,王怒,遂圍蕭,蕭潰。申公巫臣曰:“師人多寒?!蓖跹踩?,拊74而勉之。三軍之士,皆如挾75纊76。遂傅77于蕭。還無社與司馬卯言,號申叔展。叔展曰:“有麥麴78乎?”曰:“無?!薄坝猩骄细F79乎?”曰:“無”?!昂郁~腹疾80奈何?”曰:“目于眢81井而拯之?!薄叭魹槊┙x82,哭井則已?!泵魅?,蕭潰。申叔視其井,則茅絰存焉,號而出之。
晉原縠、宋華椒、衛孔達、曹人同盟于清丘,曰:“恤病討貳。”于是卿不書,不實其言也。宋為盟故,伐陳。衛人救之,孔達曰:“先君有約言焉,若大國討,我則死之。”
【譯文】十二年春,楚莊王包圍鄭國,有十七天。鄭國人占卜求得平定,不吉,占卜去太廟,但巷中卻出現車輛,吉祥。國人都去到太廟,守城的人都哭。楚莊王退兵,鄭國人修繕城墻,楚國又進軍圍攻,歷時三個月,攻克。楚軍進入皇門,到達京城大路。鄭襄公袒胸露背牽著羊迎接楚莊王,說:“我不遵天意,不能侍奉君王,使得君王懷怒而來到敝邑,這是我的罪過,豈敢不唯命是聽?要是把我俘虜到江南以充實海濱,也惟命是從。要削減鄭國以賞賜諸侯,使我臣服居妾位,也惟命是從。如果顧念以前的友好,向周厲王、宣王、鄭桓公、武公祈福,不滅絕我社稷,讓我重新侍奉君王,等同于九縣,就是君王的恩惠,我的心愿,我不敢有所愿望!謹坦露心里的話,請君王圖謀。”左右隨從說:“不可以允許他,得到國家就沒有赦免。”楚莊王說:“他的國君能夠處眾人之下,必然能夠取信于民,恐怕還是有希望吧?”于是退兵三十里而允許媾和。潘尪進入鄭國結盟,子良到楚國做人質。
夏六月,晉軍救援鄭國。荀林父率領中軍,先榖輔佐;士會率領上軍,郤克輔佐;趙朔率領下軍,欒書輔佐;趙括、趙嬰齊為中軍大夫,鞏朔、韓穿為上軍大夫,荀首、趙同為下軍大夫。韓厥為司馬。到達黃河,聽說鄭國與楚國媾和,荀林父就想返回,說:“沒有到達鄭國就勞累民眾,出兵怎么用?楚軍返回后再行動,也不算晚?!笔繒f:“好的。我聽說用兵之道,觀察縫隙而行動。規律刑法政事典禮沒有改變,就不可為敵,不作為就可以征伐。楚軍討伐鄭國,是憤恨其二心而可憐其卑下。叛變就征伐,順服就赦免,規律刑罰就成就了。征伐叛亂,是刑法,安撫順服,是規律。這二者就樹立了。往年進入陳國,如今進入鄭國,民眾不停止勞動,君子沒有怨恨誹謗,政事有路徑。楚軍高舉神象,商農工賈不廢其業,而兵士車乘上下和睦,事情不奸邪。蒍敖為主宰,選擇楚國之法典,軍隊行動,右軍靠近車轅,左軍尋求草墊,前軍顯明以防意外,中軍權衡,后軍有勁。百官象物體一樣而動,軍政不用告誡就能具備,這就是能夠運用法典。他們國君選拔人才,同姓中選拔親近的近支,外姓中選拔世代舊臣。推舉不失規律,獎賞不遺漏功勞;對老人加優惠,對旅客有施舍,君子小人,各有規定的服飾,尊貴的人有禮節,卑賤的人有等級威嚴,禮儀沒有不順的。規律樹立,刑法施行,政事成就,事情適時,法典服從,禮儀順勢,怎么能夠為敵呢?見到可能就前進,知曉困難就后退,這就是治軍的好辦法。兼并弱者進攻昏暗,這是用武的好路徑。先生姑且整頓軍隊經略武裝。還有弱小昏暗的國家,何必針對楚國呢?仲虺有句話說:‘奪取動亂欺侮衰亡?!f的就是兼并弱者。《詩經·汋》上說:‘嗚呼美盛王效法,順從治理常隱晦?!f的就是嗜好于昏昧?!对娊洝の洹飞险f:‘不去爭競顯光明。’說的就是安撫弱者嗜好昏昧,以致力于光明之所,這樣就可以了?!毕?/span>榖說:“不可以。晉國之所以能夠稱霸一方,是因為軍隊勇武、臣子得力。如今失去諸侯,不能說是得力,有了敵人而不去跟從,不可以說是勇武。讓我們失去霸主地位,不如去死。況且組成軍隊已出發,聽說敵人強大而退卻,就不是大丈夫。任命為軍隊主帥,而做不是大丈夫的事,只有你們能做到,我不能做到。”于是帶領中軍渡過黃河。
荀首說:“先榖這些軍隊危險了?!吨芤住飞嫌胸赞o,在《師》變成《臨》卦上,說:‘效法、學習要憑借其周期律,不言不說而隱藏之,是有兇的?!瘓淌马樌删蜑殛?,逆反為不言說。大眾離散為弱,流水壅塞為澤,有周期律以象自己一樣,所以叫做律。不言說而隱藏,那么周期律就會衰竭。充盈而衰竭,委曲而不整治,所以有兇。不能行為叫做《臨》,有統帥而不隨從,還臨什么呢?說的就是先榖的這個行為。果真相遇,必然失敗,彘子為神主,雖然免戰而歸,必然有大災禍。”韓厥對荀林父說:“彘子以一支部隊失陷,先生的罪過就大了。先生為元帥,軍隊不聽從命令,誰的罪過呢?失去下屬、軍隊消亡,作為罪過很重,不如跟著進軍。戰事不能勝利,失敗的罪過各有所分。與其一人承擔罪過,不如六人共同承擔,不還好一點嗎?”于是全軍渡河。楚莊王率軍北上,軍隊在郔地駐扎。沈尹率領中軍,子重率領左軍,子反率領右軍,打算在黃河飲馬而后回國。聽說晉軍渡過黃河,楚莊王想要回轉,寵臣伍參想要打仗。令尹孫叔敖不想,說:“往年進入陳國,如今進入鄭國,不是沒有戰事,戰而不勝,伍參的肉夠吃嗎?”伍參說:“如果戰事大捷,孫叔敖就是沒有謀略,不能大捷,我伍參的肉將會在晉軍那里,你可以吃得上嗎?”令尹回車向南倒轉旌旗,伍參對楚莊王說:“晉國參政的是新人,不能行使命令,他的輔佐先榖剛愎不仁愛,不肯服從命令,他們三個統帥都專權不聽,眾人聽誰的命令?這次行動,晉軍必敗。而且君主逃離臣下,社稷又算什么?”楚莊王很擔憂,告訴令尹,把戰車改向北方,駐扎在管地以等待晉軍。
晉軍駐扎在敖地、鄗地之間。鄭國的皇戌出使到晉軍中,說:“鄭國之服從楚國,是因為保存社稷的緣故,對晉國沒有二心。楚軍屢次取勝而驕傲,其軍出征已很久了,而且不設防御。先生攻擊他們,鄭國軍隊為后繼,楚軍必敗。”彘子說:“打敗楚軍降服鄭國,就在此一舉了,必須允許。”欒書說:“楚國自從攻克庸國以來,他們國君無日不用下面的方式管理國內民眾,教訓民眾生計不易、禍患不知哪一天會到來、戒備警惕不能放松。告誡軍隊,沒有一天不用這種方式管理士兵升申告勝利不能長久保持、商紂王得到百次勝利而最終無后,用若敖、蚡冒乘柴車穿破衣開辟山林的事跡來教訓他們。告誡說:‘民生在于勤勞,勤勞就不會匱乏?!@就不能說他們驕傲。先大夫子犯有說過:‘軍隊理直就氣壯,理虧就氣衰?!覀兊氖虏缓弦幝?,而與楚國結怨。我們理虧而楚國理直,就不能說他們氣衰。他們國君的戰車,分為左右二廣,每廣有戰車一卒三十輛,每輛又分左右兩偏。右廣先套車,計算時間到中午,左廣就接替,一直到晚上。左右近臣按次序值夜,以防備意外,這就不能說是沒有防備。子良,是鄭國杰出人才,師叔是楚國崇高人才。師叔進入鄭國結盟,子良在楚國為人質,楚國、鄭國很親近。他們來勸我們作戰,我能攻克他們就來,我們不能攻克他們就走,以我的卜算,鄭國人的話不可以聽從?!壁w括、趙同說:“領兵而來,就是為了尋求敵人,攻克軍隊得到屬國,又等什么呢?必定聽從彘子的話?!避魇渍f:“趙括、趙同的主意,是自取咎的途徑。”趙莊子說:“欒伯好樣的。實行他的話,必然能使晉國長久?!?/span>
楚國少宰到晉軍中去,說:“我們國君年輕時疾病兇災,不能學文化。聽說兩位先君來往在這條道路上,打算教導和安定鄭國,豈敢得罪晉國?諸位先生不要在此淹留太久?!笔繒卮鹫f:“從前周平王命令我們先君晉文侯說:‘與鄭國共同輔佐周王室,不要廢棄王命。’如今鄭國不遵循王命,我們君主派遣臣下質問鄭國,豈敢勞累侯人迎接?恭敬拜謝有辱君王之命?!卞樽诱J為這是奉承楚國,派趙括跟從更正,說:“外交官的話不恰當。我們君主派群臣把大國的事跡遷到鄭國,說:‘不要避開敵人!’群臣沒法逃避命令。”
楚莊王又派使者到晉國要求平定。晉國人允許了。約定了結盟日期。楚國的許伯駕御樂伯的戰車,攝叔為車右,到達晉軍。許伯說:“我聽說到達軍隊的人,駕御旗車摸一下軍營外墻就回來?!睒凡f:“我聽說到達軍隊的人,左箭以麻桿,代替御者執韁繩,駕御兩馬,擺動一下弓弦皮套就回來?!睌z叔說:“我聽說到達軍隊的人,車右進入軍營,割下敵人耳朵,抓住俘虜就回來。”三人按照所說的行動后而回復。晉國人驅逐他們,左右兩翼角斗。樂伯左箭射馬而右箭射人,角斗人不能前進,箭剩一支。有麋鹿奔跑于前方,樂伯射中麋鹿背部。晉國的鮑癸正在后面,樂伯讓攝叔拿麋鹿獻給他,說:“由于今年不到時令,應當奉獻的禽獸沒有來,膽敢獻此為您的隨從的膳食。”鮑癸停止追趕,說:“他們的車左善于射箭,車右善于言辭,是君子?!比嗣庥诒环?。
晉國的魏锜要求為公族但未能得到,因而發怒,想要使晉軍失敗。請求到軍隊,沒有得到允許。請求出使,允許了。于是前往楚軍,請求戰斗而后回國。楚國的潘黨追趕他,到熒澤,魏锜看見六只麋鹿,射死一只獻給潘黨,說:“先生有軍事在身,獵人難道不能供給新鮮的野味?膽敢獻給您的隨從。”潘黨命他離去。趙旃請求任卿大夫未能得到,且對到楚軍的人發怒,請求挑戰,沒有允許。請求召集結盟,允許了。于是與魏锜接受命令而前往楚國。郤克說:“兩個心懷不滿的人前往,不防備必然失敗?!卞樽诱f:“鄭國人勸我們作戰,不敢聽從。楚國人要求平定,也不能友好。軍隊沒有固定的命令,多加防備做什么?”士會說:“防備也好。如果這二人激怒楚國,楚國人乘機襲我,喪失軍隊就沒有幾天,不如防備。楚國人沒有惡意,解除防備而結盟,哪會損壞友好?如果有惡意而來,有備而不會失敗。而且雖然諸侯相見,軍隊守衛也不能撤除,這是警惕。”彘子認為不可以。士會派遣鞏朔、韓穿率領七隊士兵埋伏于敖山前,所以上軍不會失敗。趙嬰齊派部下先在黃河準備舟船,所以戰敗后能先渡河。
潘黨已經驅逐了魏锜,趙旃在夜里到達楚軍駐地,鋪開席子坐在軍門外,派他的徒眾先進入軍門。楚莊王的戰車一廣三十輛,分為左右兩廣。右廣雞鳴時套車,中午卸車,左廣就接替,入夜則卸車。許偃駕御右廣指揮車,養由基為車右。彭名駕御左廣指揮車,屈蕩為車右。乙卯日,楚莊王乘坐左廣指揮車以驅逐趙旃。趙旃棄車跑進樹林,屈蕩與之搏斗,獲得他的鎧甲和下衣。晉國人害怕這兩人激怒楚軍,讓駐守的戰車來迎接他們。潘黨望見遠處的塵土,派戰車奔馳報告說:“晉軍來了!”楚國人也害怕楚莊王孤身進入晉軍,于是出兵陳列。孫叔說:“進攻!寧可我們迫近敵人,不要讓敵人迫近我?!对娊洝ば⊙拧ち隆飞险f:‘駕上十乘大兵車,先行急駛向戰場?!钦f要先于人?!盾娭尽飞险f:‘先于人可奪人之心?!钦f要迫近敵人?!庇谑羌彼龠M軍,戰車奔馳士卒奔跑,掩襲晉軍。荀林父不知所措,在軍中擊鼓說:“先渡河的有賞?!庇谑侵熊?、下軍爭奪舟船,先上船的人用刀砍爬船人的手指,船中砍斷的手指可以用手捧起來。
晉軍向右轉移,上軍沒有行動。工尹齊率領右方陣士兵以追逐晉國下軍。楚莊王派唐狡與蔡鳩居告訴唐惠侯說:“不穀無規律而貪功,以至遭遇大敵,這是不穀的罪過。楚國如果不能攻克,是君王的羞恥。謹借君王的神靈以幫助楚軍?!迸膳它h率領游動的四十輛戰車,跟隨唐侯為左方陣,以隨從上軍行動。駒伯說:“等待嗎?”士會說:“楚軍士氣壯盛,如果匯聚于我,我軍必然被消滅。不如收兵離去,分流變成民眾,不也可以嗎?”于是殿后而退兵,沒有戰敗。楚莊王見右廣,準備乘坐,屈蕩阻止,說:“君王乘坐左廣開始作戰,必然要乘坐它結束戰斗?!庇谑浅f王的乘廣改以左廣為先。
晉國人或以為廣隊不能前進,楚國人忌恨車閂脫落。沒走多遠,馬盤旋不能前進,又忌恨之然后拔出旆旗丟掉衡木,于是逃出。晉國人回頭說:“我們不如大國的人有多次逃奔的經驗?!?/span>
趙旃以兩匹好馬幫助他的兄長和叔父,而用其它馬駕車回來。遇上敵人不能逃脫,于是棄車跑進樹林。遇見大夫和他的兩個兒子坐在車上,就告訴兩個兒子說:“不要回顧。”兒子回顧說:“趙老頭在后面?!贝蠓虬l怒,讓他們下車,指著樹木說:“在這里收你們的尸骨?!卑秧\繩遞給趙旃,使趙旃免于被俘。第二天,按照表記去收尸,都在那樹木下。
楚國的熊負羈囚禁了知罃。知莊子率領其族人反叛,魏锜駕御戰車,下軍的士兵多有隨從。知莊子每次射箭,抽箭時,如果是麻桿,就放進魏锜的箭袋。魏锜發怒說:“不合先生的要求,而愛惜蒲柳,董澤的蒲柳,可以勝敵嗎?”知莊子說:“不得到別人的兒子,我的兒子可以得到嗎?我的利箭不是隨便射出的?!鄙渲羞B尹襄老,俘獲,就用戰車裝載其尸體。射中公子穀臣,囚禁了他。帶著這兩人返回。
到黃昏時,楚軍在邲地駐扎。晉國剩余士兵已潰不成軍,夜里渡河,喧嘩吵嚷整整一夜。
丙辰日,楚軍輜重到達邲地,于是駐扎在衡雍。潘黨說:“君王何不建起軍營顯示武威,而收集晉國人尸首建立大墳堆?臣聽說克敵必須顯示給子孫,以表示不忘武功。。”楚莊王說:“這你就不知道了。那文字,止戈合起來就是武字。武王攻克殷商,作《頌》說:‘把那干戈來收藏,把那弓矢藏起來。我們追求美善律,展現當今華夏地,相信成王能依靠。’又作《武》篇,其最后一章說:‘老年定下偉大功?!涞谌抡f:‘分布諸侯尋求思,如今計度求安定?!涞诹抡f:‘安撫萬邦天下平,多次豐年人民喜?!俏溲b,是用來禁止暴力、收藏兵器、保持強大、鞏固功業、安定民眾、和諧大眾、豐富財物的,所以使子孫不忘記條理。如今我讓兩個國家的人暴露尸骨,就是兇暴,閱兵以威脅諸侯,就是兵器不收藏。兇暴而不收藏兵器,怎么能保持強大?還有晉國存在,怎么能鞏固功業?所違背民眾的愿望還很多,民眾怎么能安定?沒有遵循規律而強行稱霸諸侯,怎么能和諧大眾?利用別人的機會,而安定別人的混亂,以為自己的榮耀,怎么能豐富財物?武裝有七種規律,我一樣都沒有,用什么昭示子孫?無非是為修建先君的宮廟,告訴成就的事情而已。武裝并不是我的功業。古時候明白的君王征伐不恭敬,取其為首的兇惡之人而埋葬,作為大殺戮。于是才修建大墳堆,以懲治邪惡。如今不能明確晉國人的罪惡在哪里,而民眾都盡忠以死回報君命,我怎么能修建大墳堆呢?”于是在黃河邊上祭祀,報告成就事功而回國。
這次戰役,是鄭國的石制把楚國軍隊引進來的,企圖分割鄭國,而立公子魚為國君。辛未日,鄭國人殺死仆叔及子服。君子說:“史佚所謂不要依仗動亂,說的就是這一類人?!对娊洝飞险f:‘憂傷離亂生疾病,改換了住所怎么歸。’歸于依仗動亂的人吧?!?/span>
鄭襄公、許昭公去到楚國。
秋,晉國軍隊回國,荀林父請求處以死罪,晉景公準備允許。士貞子勸諫說:“不可以。城濮那次戰役,晉軍吃了三天楚國的糧食,文公仍然面有憂色。左右的人說:‘有喜事而憂愁,有如有憂愁而喜悅嗎?’文公說:‘得臣還在,憂愁就不能停歇,困獸猶斗,何況是一國輔相呢?’等到楚國殺死得臣,文公的喜悅才可以知道,文公說:‘沒有余毒了?!谑菚x國再度攻克楚國而楚國再次失敗。楚國由此兩世不能競爭稱霸。如今或者是上天要大大警示晉國,而又殺荀林父以增加楚國的勝利。這恐怕會使晉國長久不能競爭吧?荀林父之侍奉君主,進,思考盡忠,退,思考補過,是社稷的衛護,為什么要殺他呢?他的失敗,就如同日蝕月蝕,哪里會損壞光明呢?”晉景公就讓荀林父官復原職。
冬,楚莊王征伐蕭國,宋國華椒率領蔡國軍隊救援蕭國。蕭國人囚禁了熊相宜僚及公子丙。楚莊王說:“不要殺他們,我退兵?!笔拠诉€是殺了,楚莊王大怒,于是包圍蕭國,蕭國崩潰。申公巫臣說:“士兵多有寒冷?!背f王巡視三軍,安撫而勉勵。三軍將士,就象擁有了棉絮。于是逼近蕭國。還無社告訴司馬卯,把申叔展喊出來,申叔展說:“有麥子酒曲嗎?”還無社說:“無。”申叔展說:“有川芎嗎?”還無社說:“無?!鄙晔逭拐f:“得了風濕病怎么辦?”還無社說:“注目于枯井而拯救?!鄙晔逭拐f:“如果為了茅草帶,哭泣枯井就可以了。”第二天,蕭國崩潰。申叔展看枯井,那茅草帶還在那里,號啕而出。
晉國原穀、宋華椒、衛國孔達、曹國人在清丘結盟,說:“體恤病患討伐二心?!庇谑鞘饭俨挥涊d卿大夫,不落實其言論。宋國為了結盟的緣故,征伐陳國。衛國人去救援,孔達說:“先君有約定,如果有大國討伐,我們就戰死?!?/span>
【說明】本篇所記之事發生在公元前597年,周定王十年期間。主要記述了六件事,一是楚莊王攻克鄭國,鄭襄公袒胸露背牽著羊迎接楚莊王,楚莊王諒解了鄭襄公,允許媾和。二是晉國軍隊去救援鄭國,聽說楚鄭媾和,荀林父擬退兵,但先穀不同意,而且私自進軍,荀林父接受勸諫,跟著進軍。最后晉軍大敗。三是鄭襄公、許昭公去到楚國。四是晉景公讓荀林父官復原職。五是楚莊王又征伐蕭國。六是晉國原穀、宋華椒、衛國孔達、曹國人在清丘結盟。
——————————————————
【注釋】1.成:(chéng呈)《書·畢命》:“康王命作冊畢,分居里,成周郊?!薄蹲髠鳌こ晒荒辍罚骸皶陴ⅲ猿伤蝸y?!薄秶Z·越語》:“遂使之行成于吳。”這里用為平定之意。
2.陴:(pí啤)城上女墻,上有孔穴,可以窺外?!蹲髠鳌ば辍罚骸笆刳鹫呓钥蕖!薄俄n非子·外儲說右上》:“南圍鄭,反之陴。罷宋圍?!薄墩f文》:“陴,城上女墻俾倪也?!?/span>
3.逵:(kuí葵)《詩·周南·免罝》:“肅肅兔罝,施于中逵?!薄蹲髠鳌る[公十一年》:“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边@里用為四通八達的道路之意。
4.逆:(nì溺)《書·顧命》:“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于南門之外?!薄豆茏印ご罂铩罚骸棒斍f公興師逆之,大敗之。”《左傳·成公十四年》:“宣公如齊逆女?!薄蹲髠鳌べ夜辍罚骸皶x侯逆夫人嬴氏以歸。”《國語·周語上》:“上卿逆于境?!薄盾髯印ご舐浴罚骸八的媾?,冰泮殺內,十日一御?!薄墩f文》:“逆,迎也。關東曰逆,關西曰迎?!边@里用為迎接之意。
5.翦:(jiǎn繭)《左傳·哀公十一年》:“衛人翦夏戊?!薄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拔闶囚鍡墶!边@里用為削減之意。
6.平:(píng憑)《詩·邶風·擊鼓》:“從孫子仲,平陳與宋?!薄对姟ば⊙拧しツ尽罚骸敖K和且平?!薄蹲髠鳌べ夜辍罚骸捌饺钟谕??!边@里用為媾和、和好之意。
7.剿:(jiǎo攪)勞累,使辛勤勞累。《左傳·宣公十二年》:“無及于鄭而剿民,將焉用之?”《左傳·昭公元年》:“安用速成其以勦民也?!薄墩f文》:“勦,勞也。從力,巢聲?!睆埡狻稏|京賦》:“今公子茍好勦民以偷樂。”
8.釁:(xìn信)《左傳·莊公十四年》:“人無釁焉,妖不自作?!薄蹲髠鳌ば辍罚骸皶動脦?,觀釁而動?!笨追f達疏:“釁是間隙之名。今人謂瓦裂龜裂皆為釁。”《后漢書·律歷志上》:“為室三重,戶閉,涂釁必周。”這里用為縫隙、裂痕之意。
9.罷:(bà壩)《易·中孚·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薄豆茏印ば】铩罚骸傲T士無伍,罷女無家?!薄盾髯印し窍唷罚骸肮示淤t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薄队衿ぞW部》:“罷,休也?!薄稄V韻·蟹韻》:“罷,止也?!边@里用為停止、休止之意。
10.讟:(dú獨)《晏子春秋卷七·外篇第七》:“不思謗讟,不憚鬼神。”《左傳·昭公八年》:“作事不時,怨讟動于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這里用為誹謗之意。
11.經:(jīng京)通“徑”?!稌ご笥碇儭罚骸芭c其殺不辜,寧失不經。”《詩·小雅·小旻》:“匪大猶是經,維邇言是聽?!薄豆茏印に臅r》:“四時者,陰陽之大經也?!薄盾髯印駥W》:“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薄盾髯印そ獗巍罚骸爸蝿t復經,兩疑則惑矣?!薄俄n非子·解老》:“邪心勝則事經絕,事經絕則禍難生。”這里用為小路、途徑之意。
12.荊:(jīng晶)諸侯國名。荊國即楚國。《左傳·莊公四年》:“楚武王荊尸,授師孑焉?!薄赌印す敗罚骸扒G國有余?!薄俄n非子·初見秦第一》:“天下陰燕陽魏,連荊固齊。”《呂氏春秋·察今》:“荊國之為政?!?/span>
13.尸:(shī師)《易·師·六三》:“師或,輿尸,兇?!薄对姟ば⊙拧て砀浮罚骸昂D予于恤,有母之尸饔。”《詩·小雅·楚茨》:“神具醉止,皇尸載起。鼓鐘送尸,神保聿歸?!薄对姟ご笱拧ぐ濉罚骸巴x卒迷,善人載尸?!薄秲x禮·特牲饋食禮》:“主人再拜,尸答拜。”《莊子·逍遙游》:“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成玄英疏:“尸者,太廟中神主也?!薄冻o·天問》:“載尸集戰何所急?!蓖跻葑ⅲ骸笆饕??!边@里用為神主、神象之意。
14.蓐:(rù入)《左傳·宣公十二年》:“左追蓐?!薄稜栄拧罚骸拜曛^之茲?!薄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令籩豆捐之,席蓐捐之,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者后之?!边@里用為草席、草墊之意。
15.茅:(máo矛)《易·否·初六》:“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易·大過·初六》:“藉用白茅,無咎。”《爾雅·釋言》:“茅,明也。”郭璞注:“《左傳》曰:‘前茅慮無?!焙萝残辛x疏:“郭引左氏宣十二年《傳》云:‘前茅慮無?!蓬A注:‘茅,明也。’《正義》引舍人曰:‘茅,昧之明也。’杜注又引‘或曰:時楚以茅為旌識。’然則茅旌亦取顯明為義。”《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荊莊王有茅門之法曰?!边@里用為顯明之意。
16.於:(wū嗚)《書·堯典》:“僉曰‘於!鯀哉!’”《詩·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詩·周頌·清廟》:“於穆清廟?!薄对姟ぶ茼灐ち椅摹罚骸鞍俦倨湫讨?,於戲,前王不忘?!边@里表示感嘆之意。
17.鑠:同“爍”。《詩·周頌·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爾雅·釋詁下》:“鑠,美也?!薄蹲謪R·金部》:“鑠,盛也?!边@里用為美、美盛之意。
18.師:(shī詩)《易·豫·辭》:“豫,利建侯,行師?!薄稌じ尢罩儭罚骸鞍倭艓煄?。”孔傳:“師師,相師法?!薄对姟ぶ苣稀じ瘃罚骸把愿鎺熓?,言告言歸?!薄对姟ば⊙拧げ绍弧罚骸捌滠嚾?,師干之試?!薄对姟ご笱拧こN洹罚骸澳现俅笞?,大師皇父。”《老子·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睹献印る墓稀罚骸拔耐?,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戰國策·趙策一》:“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荀子·正論》:“故凡言議期命,是非以圣王為師?!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薄队衿挪俊罚骸皫?,范也。”這里用為效法、學習之意。
19.遵:(zūn樽)《詩·周南·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條枚?!薄对姟む嶏L·遵大路》:“遵大路兮?!薄对姟め亠L·七月》:“女執懿筐,遵彼微行?!薄豆茏印ぽp重乙》:“游客蓄商之所道,財物之所遵。”屈原《九章》:“遵江夏以流亡?!标憴C《文賦》:“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薄墩f文》:“遵,循也。”這里用為順著、沿著之意。
20.養:(yǎng癢)《書·梓材》:“引養引恬?!薄吨芏Y·疾醫》:“以五味五谷五藥養其病?!薄豆茏印び坠佟罚骸安販劐?,行驅養,坦氣修通?!薄抖Y記·文王世子》:“立太傅少傅以養之。”《荀子·君子》:“論知所貴,則知所養矣?!边@里用為治,調養之意。
21.時:(shí石)《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詩·大雅·思齊》:“惠于宗公,神罔時怨。”《詩·周頌·我將》:“畏天之威,于時保之?!薄对姟ぶ茼灐r邁》:“時邁其邦,昊天其子之。”《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史記·呂太后本紀》:“時與出游獵。”意謂經常、常常的意思。
22.晦:(huì會)《左傳·成公十四年》:“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圣人,誰能修之?”這里用為精微、隱晦之意。
23.耆:(qi齊)通“嗜”。《詩·大雅·皇矣》:“上帝耆之,憎其式廓?!薄吨芏Y·秋官·大行人》:“五方之民,言語不通,耆欲不同。”《莊子·齊物論》:“鴟鸮耆鼠。”《孟子·告子上》:“耆秦人之炙,無以異于耆吾炙?!薄盾髯印ぶ率俊罚骸瓣劝?,可以為師。”這里用為嗜好之意。
24.競:(jìng鏡)《書·立政》:“乃有室大競。”《詩·大雅·抑》:“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薄对姟ご笱拧どH帷罚骸奥毟傆昧??!薄对姟ぶ茼灐ち椅摹罚骸盁o競維人,四方其訓之?!薄俄n非子·五蠹》:“競于道德?!薄痘茨献印ぴ馈罚骸蔼q不能與羅者競多。”《說文》:“競,逐也?!边@里用為爭競、角逐、比賽之意。
25.烈:(liè劣)《書·洛誥》:“以予小子揚文武烈?!薄对姟ば⊙拧まぽ罚骸澳仙搅伊?,飄風發發?!薄对姟ご笱拧に箭R》:“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薄对姟ぶ茼灐ち椅摹罚骸傲椅谋俟a茲祉福?!薄秶Z》:“君有烈名。”《孟子·公孫丑上》:“行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薄俄n非子·詭使》:“而好名義不進仕者,世謂之‘烈士’?!边@里用為光明,顯赫之意。
26.濟:(jì技)《書·盤庚中》:“若乘舟,汝弗濟,臭厥載?!薄稌ふf命上》:“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管子·小匡》:“方舟投柎,乘桴濟河?!薄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皾樱瑖詈!薄冻o·九章·惜誦》:“濟乎江湘?!边@里用為渡過水流之意。
27.以:(yǐ椅)《管子·輕重戊》:“寡人將以來離枝之民。”《論語·為政》:“不敬,何以別乎。”《韓非子·五蠹》:“富國以農,距敵恃卒?!薄读凶印珕枴罚骸耙詺埬暧嗔?。”這里用為憑借、仗恃之意。
28.律:(lǜ綠)《書·微子之命》:“弘乃烈祖,律乃有民。”《詩·小雅·蓼莪》:“南山律律?!薄豆茏印ぞ忌稀罚骸袄魡莘虮M有訾程事律,論法辟、衡權、斗斛、文劾。”《禮記·中庸》:“上律天時,下襲水土。”《淮南子·覽冥》:“以治日月之行律。”《正字通·彳部》:“律,法效也?!边@里用為規律、法度、規則、周期律之意。
29.否:(pi鄙)《易·否·辭》:“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薄稌ぬ紫隆罚骸暗挛┲危竦聛y?!薄对姟ぶ苣稀じ瘃罚骸昂︿胶Ψ瘢繗w寧父母?!薄对姟ば⊙拧ず稳怂埂罚骸胺耠y知也?!薄墩撜Z·雍也》:“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說文》:“否,不也;從口,從不,不亦聲。”徐鍇系傳:“否者,不可之意見于言也。”段玉裁注:“不者,事之不然也。否者,說事之不然也。故音義皆同。”這里用指為不言不說之意。
30.臧:(zang臟)《詩·鄘風·載馳》:“視而不臧,我思不遠?!薄豆茏印こ廾摇罚骸肮侍熳雨爸橛瘢T侯臧金石?!薄盾髯印そ獗巍罚骸靶奈磭L不臧也,然而有所謂虛。”《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女有知也,人且臧女?!薄秴问洗呵铩ど系隆罚骸疤旄驳剌d,愛惡不臧?!薄蹲謪R·臣部》:“臧,匿也?!薄稘h書·食貨志上》:“春耕夏耘,秋獲冬臧?!?u>宋徐鉉《說文解字注·臣部》:“臧,《漢書》通用臧字,從草后人所加?!边@里用為隱藏之意。
31.夭:(ǎo腰)《書·高宗肜日》:“非天夭民,民中絕命?!薄对姟ぺL·凱風》:“棘心夭夭,母氏劬勞。”《詩·小雅·正月》:“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穀?!薄豆茏印こ廾摇罚骸熬龎垡灾履?,百姓不夭厲?!薄墩f文》:“夭,屈也?!卑?,從大而屈其首,指事,申者,腰之直,夭者頭之曲。這里用為委曲、摧折之意。
32.?。?span lang="EN-US">(bìng并)《管子·大匡》:“勤于兵必病于民,民病則多詐?!薄独献印て呤徽隆罚骸爸恢幸?;不知知,病也?!薄墩撜Z·衛靈公》:“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薄抖Y記·樂記》:“對曰:‘病不得其眾也。’”鄭玄注:“病,猶憂也。以不得眾心為憂?!薄睹献印す珜O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荀子·非相》:“遠舉則病繆,近世則病庸?!薄俄n非子·初見秦第一》:“兵甲頓,士民病?!薄稄V韻·映韻》“病,憂也。”這里用為憂慮、擔心之意。
33.庸:(yong雍)古國名。在今湖北省。《書·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左傳·文公十六年》:“庸人帥群蠻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選,將伐楚。”唐柳宗元《柳河東集》:“庸蜀之南?!?/span>
34.閔:(min敏)《爾雅·釋詁下》:“閔,病也?!薄盾髯印ざY論》:“紸纊聽息之時,則夫忠臣孝子亦知其閔已?!边@里用為生病之意。
35.行人:(xíng形)《易·無妄·六三》:“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薄吨芏Y·秋官·司寇》:“大行人掌大賓之禮,及大客之儀,以親諸侯?!薄豆茏印ば】铩罚骸皩幤轂樘?,隰朋為行,曹孫宿處楚?!薄蹲髠鳌せ腹拍辍罚骸班嚹媳舌浫斯ザ鴬Z之幣,殺道朔及巴行人?!薄墩撜Z·憲問》:“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薄秶Z·吳語》:“吳王夫差既勝齊人于艾陵,乃使行人奚斯釋言于齊。”《韓非子·說林上》:“秦武王令甘茂擇所欲為于仆與行事?!薄俄n非子·外儲說右下》:“衛君入朝于周,周行人問其號?!边@里用為外交官之意。
36.靡(mi迷)《詩·大雅·烝民》:“每懷靡及。四牡彭彭,八鸞鏘鏘?!薄对姟ぶ茼灐ち椅摹罚骸盁o封靡于爾邦,維王其崇之?!薄豆茏印て叱计咧鳌罚骸爸骱梦牟蓜t女工靡?!薄肚f子·天下》:“不侈于后世,不靡于萬物?!薄俄n非子·存韓》:“文其淫說,靡辯,才甚?!边@里用為華麗、美好之意。
37.摩:(mó磨)《關尹子·鑒》:“兩木摩,火生?!薄稇饑摺R策》:“鎋擊摩車而相過。”《戰國策·秦策》:“人肩摩?!薄抖Y記·內則》:“濯手以摩之,去其皺?!薄墩f文》:“摩,研也。”《考工記》:“刮摩之工?!边@里用為摩擦之意。
38.壘:(lěi磊)防護軍營的墻壁或建筑物?!吨芏Y·夏官·量人》:“營軍之壘舍?!薄豆茏印ぽp重甲》:“大舟之都有深淵,壘十仞?!薄蹲髠鳌べ夜拍辍罚骸耙驂径??!薄蹲髠鳌ば辍罚骸澳径€?!薄抖Y記·曲禮上》:“四郊多壘?!薄墩f文》:“壘,軍壁也?!?/span>
39.菆:(zōu鄒)麻稈。又泛指草莖?!蹲髠鳌ば辍罚骸白笊湟郧?,代御執轡,御下兩馬,掉鞅而還?!薄秲x禮·既夕禮》:“御以蒲菆?!?/span>
40.掉:(diào吊)《左傳·昭公十一年》:“末大未折,尾大不掉。”《史記·淮陰侯列傳》:“且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余城?!薄墩f文》:“掉,搖也?!边@里用為搖、擺動之意。
41.鞅:(yāng央)《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韅靷鞅靽?!薄俄n非子·說林下》:“羿執鞅持捍,操弓關機,越人爭為持的?!薄墩f文》:“鞅,頸靼也。”本意為套在馬頸或馬腹上的皮帶之意。這里延伸為套在手指上拉弓弦的皮套之意。
42.馘:(guó活)古代戰爭申用割取敵人的左耳以統計報功。《詩·大雅·皇矣》:“執詢連連,攸馘安安。”《詩·魯頌·泮水》:“矯矯虎臣,在泮獻馘?!薄蹲髠鳌罚骸胺侔耸?,馘百人。”《爾雅》:“馘,獲也?!薄抖Y記·王制》:“以馘馘告?!薄墩f文》:“馘,軍戰斷耳也。春秋傳曰:‘以為俘馘?!边@里用為左耳朵之意。
43.龜:(gu歸)隆起的部位?!蹲髠鳌ば辍罚骸镑缗d于前,射麋麗龜。”《陳書·新安王伯固傳》:“新安王伯固,字牢之,世祖之第五子也,生而龜胸,目通睛揚白?!?/span>
44.憾:(hàn旱)《管子·版法解》:“如此則眾無郁怨之心,無憾恨之意?!薄蹲髠鳌ば辍罚骸耙云渌胶丁!薄蹲髠鳌の墓哪辍罚骸安豢墒苟嘈蠛??!薄墩撜Z·公冶長》:“敝之而無憾?!薄秶Z·魯語下》:“無憾而后即安。”《孟子·梁惠王上》:“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薄抖Y記·中庸》:“人猶有所憾?!薄稄V雅》:“憾,恨也。”這里用為遺憾、不快、不滿之意。
45.徹:(chè撤)《詩·小雅·十月之交》:“徹我墻屋,田卒汙萊。”《管子·弟子職》:“沃盥徹盥,汎拚正席,先生乃坐。”《左傳·宣公十二年》:“且雖諸侯相見,軍衛不徹,警也。”《禮記·燕禮》:“司宮徹之士?!薄抖Y記·士冠禮》:“徹筮席。”《孟子·離婁上》:“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荀子·正論》:“《雍》而徹乎五祀,執薦者百人侍西房?!薄痘茨献印ぴ馈罚骸敖廛囆蓠R,罷酒徹樂?!边@里用為撤除、撤去之意。
46.說:(tuō脫)通脫。《易·蒙·初六》:“人用說桎,梏以往,吝。”《詩·衛風·氓》:“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薄对姟ご笱拧ふ把觥罚骸氨艘擞凶?,女覆說之。”《管子·心術上》:“大道可安而不可說?!薄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败囌f其輻,火焚其旗,不利行師?!边@里用為脫離、卸車之意。
47.薄:(báo博)通“迫”?!稌ひ骛ⅰ罚骸巴獗∷暮!!薄对姟ぶ苣稀て]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薄对姟ば⊙拧げ删G》:“予發曲局,薄言歸沐?!薄对姟ぶ茼灐r邁》:“實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薄豆茏印こ廾摇罚骸氨〉轮乙?,必因成形而論于人?!薄蹲髠鳌べ夜辍罚骸氨《^之?!薄秶Z·吳語》:“今會日薄矣?!薄盾髯印ぬ煺摗罚骸昂钗幢《??!薄兑住ふf卦》:“雷風相薄。”《楚辭·屈原·涉江》:“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边@里用為迫近、接近之意。
48.萃:(cuì脆)《易·萃·辭》:“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書·武成》:“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薄对姟り愶L·墓門》:“墓門有梅,有鸮萃止?!薄豆茏印ぶ锌铩罚骸叭跏е?,非一朝之萃?!薄蹲髠鳌ば辍罚骸俺煼綁?,若萃于我,吾師必盡?!倍蓬A注:“萃,集也?!薄睹献印す珜O丑上》:“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薄俄n非子·說疑》:“有萃辱之名,則不樂食谷之利?!边@里用為匯聚之意。
49.滂:(pāng乓)《詩·陳風·澤陂》:“涕泗滂沱?!薄冻o·大招》:“姱修滂浩。”《楚辭·九唷·逢紛》:“波逢洶涌,濆滂沛兮。”《說文》:“滂,沛也?!边@里用為大水涌流之意。
50.戶:(hù互)阻止?!蹲髠鳌ば辍罚骸巴跻娪覐V,將從之乘,屈蕩戶之曰:‘君以此始,亦必以終?!弊ⅲ骸皯?,止也?!?/span>
51.惎:(jì忌)忌恨、憎惡。《左傳·哀公二十七年》:“知伯不悛,趙襄子由是惎知伯?!?/span>
52.扃:(jiōng坰)《莊子·胠篋》:“固扃鐍。”《禮記·曲禮》:“入戶奉扃?!薄俄n非子·揚榷》:“上固閉內扃,從室視庭?!薄墩f文》:“扃,外閉之關也。”《漢書·外戚傳》:“應門閉兮禁闥扃。”這里用為門閂、車閂之意。
53.房:(fáng防)箭袋、箭筒?!蹲髠鳌ば辍罚骸懊可?,抽矢,菆,納諸廚子之房?!?/span>
54.京:(jīng晶)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為聳起的尖端?!对姟む{風·定之方中》:“望楚與堂,景山與京?!薄对姟ば⊙拧じμ铩罚骸霸鴮O之庾,如坻如京?!薄对姟ご笱拧す珓ⅰ罚骸澳擞M于京?!薄蹲髠鳌は骞迥辍罚骸氨婢┝??!薄痘茨献印び[冥》:“筑重京?!薄秴问洗呵铩そ罚骸盀榫┣袢羯搅辍!薄墩f文》:“京,人所為絕京丘也?!边@里用為人工筑起的高土堆之意。
55.載:(zài再)詞綴。嵌在動詞前邊。《詩·邶風·泉水》:“載脂載舝,還車言邁?!薄对姟R風·載驅》:“載驅薄薄,簟笰朱鞹。”《詩·小雅·皇皇者華》:“載馳載驅,周爰咨謀?!薄对姟ば⊙拧ご髺|》:“有捄天畢,載施之行?!薄对姟ご笱拧ど瘛罚骸柏樨?,載震載夙?!?/span>
56.戢:(jí極)《詩·小雅·桑扈》:“不戢不難。”《詩·大雅·公劉》:“思輯用光,弓矢斯張?!薄对姟ぶ茼灐r邁》:“載戢干戈,載櫜弓矢。”《左傳·隱公四年》:“弗戢,將自焚。”《孟子·梁惠王下》:“於橐於囊,思戢用光?!薄缎栄拧罚骸瓣?,斂也。”陶淵明《歸鳥》:“翼翼歸鳥,戢羽寒條?!边@里用為收斂、收藏之意。
57.櫜:(gao高)收藏盔甲、弓矢的器具?!豆茏印こ廾摇罚骸肮?,國無罰而君壽而民不疫,智運謀而雜櫜刃焉。”
58.懿:(xi意)《書·無逸》:“徽柔懿恭,懷保小民?!薄对姟め亠L·七月》:“女執懿筐,遵彼微行?!薄对姟ご笱拧A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爾雅·釋詁上》:“懿,美也。”《易·小畜·象》:“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薄墩f文·壹部》:“懿,專久而美也?!边@里用為動詞,猶言“修美”之意。
59.德:(dé得)《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薄稌虻洹罚骸翱嗣骺〉?,以親九族。”《詩·衛風·氓》:“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薄对姟ば⊙拧す蕊L》:“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薄对姟ご笱拧に箭R》:“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薄兑住だぁは蟆罚骸暗貏堇?;君子以厚德載物。”《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薄墩撜Z·為政》:“子曰:‘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莊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暗潞稳缈梢酝跻?span lang="EN-US">?”《荀子·勸學》:“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薄俄n非子·揚榷》:“德者,核理而普至?!边@里用為客觀規律之意。
60.肆:(sì似)《書·太甲上》:“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師,肆嗣王丕承基緒。”《詩·小雅·楚茨》:“或剝或享,或肆或將?!薄对姟ご笱拧ご竺鳌罚骸八练ゴ笊?,會朝清明?!薄墩撜Z·陽貨》:“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薄睹献印けM心下》:“‘肆不殄厥慍,亦不殞厥問。’文王也?!薄俄n非子·說難》:“慮事廣肆,則曰草野而倨侮。”《說文》:“肆,極陳也。”朱駿聲曰:“此字本訓長?!薄稄V韻》:“肆,陳也?!北玖x為陳列之意,這里引伸為展現之意。
61.夏:(xià下)泛指中國?!稌に吹洹罚骸靶U夷猾夏,寇賊奸宄?!薄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按酥^夏聲?!薄豆騻鳌こ晒迥辍罚骸按呵飪绕鋰庵T夏?!薄秴问洗呵铩げ旖瘛罚骸皷|夏之命。”
62.保:(bǎo寶)《書·酒誥》:“保越怨不易?!薄对姟ご笱拧め赂摺罚骸巴蹙?,南土是保。”《詩·周頌·烈文》:“惠我無疆,子孫保之?!薄对姟ぶ茼灐ぬ熳鳌罚骸氨酸抟樱幸闹校訉O保之?!薄蹲髠鳌べ夜辍罚骸氨>钢砥渖?,于是乎得人?!边@里用為依靠、仗持之意。
63.耆:(qi齊)《書·文侯之命》:“即我御事,罔或耆壽俊在厥服。”《詩·周頌·武》:“勝殷遏劉,耆定爾功?!薄对姟旐灐らs宮》:“俾爾耆而艾?!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澳藢倨潢壤隙嬷??!薄抖Y記·曲禮》:“六十曰耆。”《禮記·王制》:“耆老皆朝于庠?!薄抖Y記·射儀》:“耆耋好禮。”《說文》:“耆,老也。”古稱六十歲曰耆。即老年人之意。
64.繹:(yì藝)《書·君陳》:“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則繹?!薄对姟ぶ茼灐べl》:“敷時繹思,我徂維求定。”朱熹注:“繹,尋繹也?!薄墩撜Z·八佾》:“純如也,繳如也,繹如也,以成?!边@里用為引出頭緒,尋求事理之意。
65.徂:(cu促)《書·費誓》:“徂茲淮夷、徐戎并興。”《經傳釋詞》:“‘徂’讀為‘且’。‘且’,今也。言今茲淮夷、徐戎并興也?!边@里用為如今之意。
66.維:(wéi圍)《易·晉·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薄稌ざ喾健罚骸昂槲﹫D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薄对姟ふ倌稀o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薄对姟ば⊙拧u漸之石》:“漸漸之石,維其高矣?!薄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熬S此二國,其政不獲?!薄对姟ぶ茼灐び骸罚骸跋嗑S群公,天子穆穆?!薄妒酚洝で爻H月表》:“秦既稱帝……維萬世之安。”司馬貞索隱:“維訓度,謂計度令萬代安也?!边@里用為計度之意。
67.綏:(suí隨)《書·湯誥》:“若有恒性,克綏厥猷惟后。”《詩·周南·樛木》:“樂只君子,福履綏之。”《詩·小雅·楚茨》:“樂具入奏,以綏后祿。”《詩·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薄对姟ご笱拧ろn奕》:“淑旂綏章,簟茀錯衡?!薄对姟ぶ茼灐び骸罚骸凹僭栈士迹椨栊⒆印!薄对姟ぶ茼灐ぽd見》:“綏以多福,俾緝熙于純嘏。”《論語·子張》:“道之期行,綏之期來,動之斯和?!薄盾髯印と逍А罚骸靶扌拶馄溆媒y類之行也,綏綏兮其有文章也。”這里用為安撫之意。
68.屢(lǚ呂)《書·益稷》:“屢省乃成,欽哉!”《詩·小雅·正月》:“屢顧爾仆,不輸爾載。”《詩·大雅·緜》:“築之登登,削屢馮馮?!薄对姟ぶ茼灐せ浮罚骸敖椚f邦,屢豐年?!边@里用為多次之意。
69.章:(zhāng張)條理?!肚f子·在宥》:“思慮不自得,中道不成章?!薄尔i冠子·度萬》:“茍精牧神,分官成章,教苦利遠,法制生焉?!表n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雜亂而無章?!?/span>
70.鯢鯨:比喻大,又比喻為兇惡的人。
71.封:(fēng豐)墳堆,土堆?!冻o·招魂》:“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薄抖Y記》:“封王子比干之墓?!泵鲝堜摺段迦四贡洝罚骸岸迦苏咭嗟靡约悠渫练??!?/span>
72.瘼:(mò莫)《詩·小雅·四月》:“亂離瘼矣,爰其適歸?!薄对姟ご笱拧どH帷罚骸稗鄄善鋭?,瘼此下民。”《說文》:“瘼,病也?!边@里用為病、疾病之意。
73.蕭:(xiāo肖)古國名。春秋時宋的附庸,滅于楚。地在今安徽省蕭縣西北?!蹲髠鳌でf公十二年》:“群公子奔蕭。公子御說奔亳。”
74.拊:(fǔ撫)《詩·小雅·蓼莪》:“拊我畜我,長我育我。”《公孫龍子·堅白論》:“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者],無白也?!薄盾髯印ね踔啤罚骸拔医駥⑿揎椫匝?,掩蓋之于府庫?!薄俄n非子·外儲說右下》:“馬掩跡。拊而發之?!薄墩f文》:“拊,揗也?!倍斡癫米ⅲ骸皳M者,摩也。古作‘拊揗’,今作‘撫循’,古今字也。堯典曰:“擊石拊石”,拊輕擊重,故分言之。”《漢書·外戚傳上》:“主拊其背曰:‘行矣!’”這里用為撫摸愛惜之意。
75. 挾(jiā夾)《詩·大雅·大明》:“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薄稇饑摺罚骸拔蛔鸲鵁o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薄盾髯印と逍А罚骸氨M善挾洽之謂神?!薄盾髯印ぶ率俊罚骸傲x及國而政明,能以禮挾而貴名白。”這里用為占有,擁有之意。
76.纊:(kuàng況)古時指新絲綿絮。后泛指綿絮?!稌び碡暋罚骸柏鼠趵w纊?!薄豆茏印ぽp重乙》:“大夏且至,絲纊之所作?!薄抖Y記·禮器》:“絲纊竹箭?!薄抖Y記·玉藻》:“纊為繭?!薄盾髯印ざY論》:“紸纊聽息之時。”《小爾雅》:“纊,綿也。絮之細者曰纊也?!薄墩f文》:“纊,絮也。”這里用為新棉絮之意。
77.傅:(fù付)《周禮·考工記·廬人》:“重欲傅人。”《管子·五行》:“不夭麑麇,毋傅速,亡傷襁褓?!薄蹲髠鳌る[公十一年》:“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于許?!薄俄n非子·有度》:“鏌铘傅體,不敢弗搏?!薄缎栄拧罚骸案担??!边@里用為靠近、迫近之意。
78.麹:(qūqū)見“曲”。釀酒或制醬時引起發酵的塊狀物,用某種霉菌和大麥大豆麩皮等制成?!稌ふf命下》:“若作酒醴,爾惟麴蘗?!薄读凶印钪臁罚骸熬劬魄х姡e麹成封,望門百步,糟漿之氣逆于人鼻?!?/span>
79.山鞠窮:中藥名。川芎的別名。
80.河豚腹疾:病名。正名為風濕病。
81.眢:(yuān淵)枯竭?!蹲髠鳌ば辍罚骸澳坑陧缶!薄稄V韻》:“眢,井無水?!蹲至帧罚骸绊?,井無水?!?/span>
82.绖:(dié諜)舊時用麻做的喪帶,系在腰或頭上。古代用麻做的喪帶,在頭上為首绖,在腰為腰绖。也專指腰帶。《周禮·司服》:“弁绖服。”《管子·小問》:“夫淵然清靜者,缞絰之色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子墨衰绖?!薄赌印す澰嵯隆罚骸霸豢奁恢嚷曃?,缞绖垂涕?!薄秲x禮·喪服》:“苴绖。”《說文》:“绖,喪乎帶也?!?/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