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是長還是短?
22歲的你,
或許還在大學中埋頭讀書
也或許剛?cè)肷鐣?/p>
尋找自己的夢想
22歲的西安高新一中
相對于動輒百年、數(shù)十年的名校來說
她是如此的年輕
22年的時間
西安高新一中由小變大、
由弱變強強強強強強
……
強強強強強強
……
全國第八、陜西第一
2017年6月19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wǎng)最新發(fā)布中國頂尖中學排名榜單,西安高新一中全國排名第8,陜西排名第1
2017年高考成績
當然,
以上排名未算上2017年高考成績
想必2017年的高考成績
大家也都知道了
西安高新一中包攬了陜西文理雙狀元
(2017陜西文理狀元向遠方與鄭書豪)
西安高新一中
一直注重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017年高考,
高新一中全面豐收,
除文理狀元,
理科班級平均分最高達682.6分,最低為611.4分;
文科班級平均分最高達657.6分,最低為614.9分。
理工類600分以上學生占比87%;
文史類600分以上學生占比90%。
自主招生
說完高考成績
我們再來說說自主招生
日前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公開平臺
公示2017年自主招生報名審核通過名單
陜西共有108人入圍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
其中西安高新一中以33人位居陜西第一
陜西清北保送名單
日前
陜西省教育廳公示
2017年陜西省奧賽保送生擬錄取名單
陜西省共三人獲得了保送清華、北大的名額
其中,西安高新一中就有兩人
22年風雨兼程,從未止步
西安高新第一中學2009年被批準為陜西省首批示范高中。
創(chuàng)辦之初學校秉承“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yǎng)高素質(zhì)合格人才”的辦學理念,秉持“為時創(chuàng)新,人盡其才”的校訓,創(chuàng)立了陜西省首個“國際課程班”和“錢學森實驗班”,收獲了豐碩成果。
22年來
在全體西安高新一中人的不斷努力下
高新一中迅速從全省名校中脫穎而出
成為了陜西家長和學生首選的高中
成為陜西基礎教育領域名副其實的領頭雁
22年來
在全體西安高新一中人的不斷努力下
高新一中在全國也都有著很強的影響力
高新一中的學生們
在全國乃至世界賽場上斬獲各項大獎
正應了那句話
“高新品質(zhì),從未失手!”
高考狀元陜西第一
建校22年來,
西安高新一中已培養(yǎng)了
13名高考陜西省文理科狀元,
狀元總數(shù)位居陜西省第一
而用22年培養(yǎng)13個高考狀元
這在陜西乃至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
、
學科競賽陜西首位
建校22年來
在全國中學生學科競賽中
西安高新一中也斬獲諸多獎項。
尤其是近8年,
在全國中學生學科競賽中
西安高新一中學生共獲得17枚金牌
金牌總數(shù)位居陜西第一
文化立魂 師德為先
建校22年來,高新一中凝練出“敬業(yè)奉獻、愛生如子、崇尚科學、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
全體西安高新一中人達成了一個共識:人格需要人格的培養(yǎng);感情需要感情的投入;智慧需要智慧的啟迪;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
創(chuàng)新人才持續(xù)發(fā)展
西安高新一中圍繞“有德性,會合作,善創(chuàng)新,敢擔當”的育人目標,形成基礎性、拓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三個層次課程體系。學生領導力課程,“名家講堂”系列課程,勵志課程,走進錢學森校本課程,國家安全教育課程,研學旅行課程,生涯教育課程等開放的、高品質(zhì)的育人課程,為學生當下和將來的學習、生活和個人發(fā)展做好了準備,讓他們在面對選擇時更有信心,更具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
國際接軌富有特色
西安高新一中用國際意識和視野來把握和發(fā)展教育,學校目前已與4個國家的9所學校建立姊妹校關系,在國際視野課程學習中,每年有300余名學生在國外進行為期半年的交流學習或進行短期社會實踐活動。
每年還有百余名畢業(yè)生考入美國芝加哥大學、杜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等世界名校。
《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西安高新一中 2019屆 張浩然
轉(zhuǎn)眼又是一年夏天。
猶記去年夏末踏上遠行的車,滿心惶惑與期盼。以為會是暗無天日刷題三載的開端,以為會思鄉(xiāng)到斷腸,那時的我不會知道,這一年的學習將如此難忘,更不會知道人生中一些隱秘的偉大會在高新這塊土地萌芽而起。
細想來,真正找到歸屬感的時刻,是在一次次班級活動中。上半學期的詩朗誦會,人人盛裝人人激情,聽著自己一字一句斟酌過的詩稿從同學的口中流出,凝成臺上鏗鏘的字句,隱于背景中的我也有絲絲感動。新年的鐘聲伴著合唱節(jié)的歌聲悠悠傳來,在韻律中聲與色都融于一種激情。“兩操”比賽艷陽高照,一舉一動都讓人憶起訓練時的汗與淚。黑板報隨著日歷變幻,揮動粉筆、畫刷在黑板上演繹歷史、未來與正少年的時光。
身在故鄉(xiāng)時,自是無法可想——誰能預料我也會融于高新這條大河而無怨無悔、心生敬意?敬那凝聚的班級,更敬那些流光異彩的他們:同窗之誼。
對于他,開學典禮仿佛頒獎會的翻版。對于她,在班里缺課的幾天幾乎預定了她會捧著獎杯與證書歸來。比如憲法演講比賽,比如模擬政協(xié)。有人會在班里貌不驚人,卻忽然在下周一的升旗儀式上成為明星,像那春芽杯與英語風采大賽。更多時候,看著身邊的人忽然成為有專業(yè)鋼琴證書的“演奏家”或者有許多文章見諸報端的“作家”時,我會感到陌生,感嘆世界之大。但又拜服于同學各自成為的自己。就像站在夜空下,仰望群星璀璨,會有渺天地孑然一身的嘆息,但更多激起的反而是飛向星空的愿景。
斑斕的活動只是學習生活的點綴,恰如喧騰的華彩樂段——大部分的時候?qū)W習才是主旋律。
高中生活很容易就枯萎成為三點一線,那是不懂日子里的奇跡——在這里學習生活也別有風趣。冬季清晨,黎明還在夢里,可“莫道君行早”,教室里總有人已在學習。暖陽和煦下,跑操列隊前亦有人捧著記憶卡,分秒必爭。勤苦是一樂,風雅又是一樂。也有人在雨天看雨,雪天看雪,晴天看云,陰天寫心,文章驚四座,別有文學情懷。看那競賽者,研讀高等數(shù)學,學著大學課本,刷著考研習題。或許讀著《指環(huán)王》英文原版,或許困擾于模擬聯(lián)合國研究歐盟對外問題的報告,或許又對模擬政協(xié)的調(diào)查侃侃而談。誰都自成一方天地。俯仰佩服之間,也頓生“盛世當自強”的豪情。
時時站在“巨人”之肩,心境會平和,視野會廣博。每每我都想:“既然同學能學高數(shù),那我也一定能弄清這道題;既然有人英語可以達到六級水平,那我就必須學好英語……既然他們?nèi)绱藘?yōu)秀,那我便沒有理由不拼搏。”
多少次校長曾感慨萬端:“我們學校的優(yōu)秀,都是學生成就的。”開學時尙不理解。而若不是有幸躋身其中,何以知曉這樸素話語預示的力量?
同學教我以“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學校則提供了“一覽眾山小”的視野。仍記得北大數(shù)學系教授對高考形勢的條條分析,南科大的主任在臺上就高校人才選拔談笑風生。新東方的副總裁展現(xiàn)世界名校之旅,又有曾任哈佛教授的校友回校演講。也曾為《隱形的翅膀》原型李智華女士的生命力量落淚,亦曾為航空科學家描繪的未來空戰(zhàn)震撼。最近聽了曾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卡林加獎”的李象益教授的講座,受益匪淺,但仍然為錯過了另一場英語報告會遺憾。當時匆忙跑去,報告已經(jīng)結束,只看得屏幕上幾個遒勁的大字:“歷史,講述的力量。”
我錯過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講臺上生動的臉龐永是變換,而視線漸漸穿透表象直指未來的遼闊。
在高山白云間行走,我漸漸感到所謂大學并不遙遠,而所謂國家的脊梁轉(zhuǎn)眼就會由我們這一代擔當。目光放遠,未名湖與水木,都非千里之遙。眼界開闊了,才明白世界在等待,而眼界自成高格。
這一年比考卷上的墨跡干得更迅速,萬種風情回憶都釋放在此刻而仿佛目不暇接、無處落腳。把回憶的煙花延長、拉遠,原來日日都是好日,原來所謂疲憊的高中,日日都是痛苦與歡樂的交織。
所謂安寧,并不是“家”與“港灣”的同義詞,真正的安寧在夢里尋,而夢循著高中綻放燃燒的日子一步步前行。高中是理想主義的年代,夢就在這里,與現(xiàn)實無有分界。
小時候在公共汽車上總能比在家中更輕易地入睡,那是因為心中有遠方,而身已在去往遠方的路上。所有的如果都已化為蕭蕭蟬鳴,所有的曾經(jīng)都森森成林,而我終于可以寫下:“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來源:各種網(wǎng)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