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40歲之后發(fā)病率快速提升,80歲達到高峰;一個人到85歲,累計患癌風險高達36%??!
盡管癌癥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但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40%以上的癌癥其實是可以預防的。
全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死亡率居首位的都是肺癌。而肺癌高發(fā)的原因,與“煙”密切相關。
吸煙是明確的肺癌致病危險因素,不論是主動吸煙還是被動吸煙(吸二手煙),不論吸的煙是所謂的“低焦油卷煙”還是“中草藥卷煙”,均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建議:戒煙。改變烹調方式,以清蒸、燒湯為主,盡量少煎炸、紅燒。炒菜前,打開油煙機,熄火后,等三五分鐘才把油煙機關掉,盡量把廚房里的油煙抽走。
乙醛是酒精在人體里的代謝產(chǎn)物,它就像家裝污染中的甲醛一樣,攝入多了,會在人體內大量囤積,對許多組織和器官產(chǎn)生毒性作用。
酒精對肝臟的危害是逐步累積的,隨著量的增加和飲用時間的延長,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最后導致肝癌。
建議:不要飲用度數(shù)較高的酒,飲用量上,最好不超過50毫升,度數(shù)較低的啤酒也不應超過300毫升?;加形改c道疾病、肝炎、胰腺炎、脈管炎的病人,應禁止喝酒。
胰腺癌被喻為“癌中之王”,因為它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診斷非常困難,且病死率極高,流行病學調查顯示,75%的胰腺癌患者在診斷后1年內死亡。
進食含有高糖的食物和飲料,會增加胰腺癌的發(fā)病率。過多地攝入糖、冷飲、甜水果湯,都與胰腺癌發(fā)病率呈正比關系。
建議:均衡飲食,少吃高糖、高脂和油炸的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糧,不暴飲暴食,控制好體重和血糖,積極治療糖尿病和胰腺炎。
吃得過葷,高動物蛋白飲食中的氨基酸經(jīng)細菌分解,可產(chǎn)生致癌物質或形成輔助致癌物質,從而引發(fā)腸道腫瘤。
吃得過油,則可刺激膽汁分泌,增加大腸中膽汁酸的濃度,一方面使得腸中厭氧菌數(shù)量增加,產(chǎn)生一種能促使致癌物質激活的酶,另一方面生成石膽酸等致癌物。
建議:日常益飲食均衡、清淡營養(yǎng),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加強運動。
常見的高鹽腌制食品,如咸魚、臘肉、火腿、酸菜等,在用高濃度鹽腌制及暴曬后,之所以會對腸胃造成傷害,原因有三:一是高鹽;二是其發(fā)酵過程中易產(chǎn)生霉菌;三是其發(fā)酵過程中會出現(xiàn)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當它與肉類蛋白質反應后,會生成亞硝基化合物,成為致癌物質。
建議:日常生活中,少食腌制的食物。同時,規(guī)律生活,忌辛辣煙酒。
食管癌是人類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死亡率在全世界位居榜首,在我國位居第二。每年,全世界約莫20萬人死于食管癌。
要知道,食管是食物從口腔進入人體的第一通道,與食物直接接觸的是黏膜上皮層,它既薄又軟,最容易受到各種食物的刺激。如果食物過于熱燙或粗糙,可能會燙傷或擦傷黏膜上皮,令其出現(xiàn)破損、潰爛、出血等意外。
一般情況下,黏膜上皮會很快通過自我增生來修復已破潰發(fā)炎的組織,但如果經(jīng)常、反復使黏膜上皮遭受不良刺激,黏膜上皮頻繁增生、修復,便容易出現(xiàn)一些在形態(tài)、功能上不正常的“異形性”細胞,日積月累,甚至逐漸惡變,最終可能演變成癌細胞。
建議:別吃太燙!最適宜的進食溫度為10~40攝氏度。
中國女性診斷乳腺癌的平均年齡為45~55歲,比西方女性要早。以往乳腺癌多發(fā)于我國50~60歲老年女性;如今,40歲左右的女性,在發(fā)病人群中已占30%~40%;并且,30歲以下的乳腺癌女性患者正在日益增多。
原因何在?
就我國女性而言,當代社會激烈的競爭,使得她們所承受的壓力日益增大,這往往會干擾正常的雌激素水平。而乳腺正是性激素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內源性和外源性雌、孕激素均可對其產(chǎn)生影響,并可能在乳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建議:女性朋友們提高心理承受力,加強情緒修養(yǎng),避免過重的精神負荷。日常遇到七情內傷,務必盡快地撫平,始終保持心平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