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結著冰,一個男子騎著摩托車在學校門口停下了,現在是下午1:30,學生們都在午休,學校門外也在睡覺了。他給門外老大爺點了一根煙,問能不能進去?門外老大爺說,年輕人啊,不是我不放你進去,校長看得嚴,為了學生的安全,你等下午午休鈴響了再進去。就這樣,這個男子在屋子終于緩過了臉色,耳朵差點凍掉。
這個人就是我的老爸,那是我五年級第一次住校,老爸每個禮拜來學校看我,買了好多零食,也是從那個時候我胖的很過分。那時家里沒車,只有一個摩托,冬天摩托很難發著,需要捂一捂,我的老爸就是不管刮風下雨都要去看看女兒,當時我也想家,其實并不太懂想家到底是什么概念,兒女想父母,和父母想兒女是不一樣的,后者更為熾烈。我記得那時,也只有半個小時的見面時間,老爸看看我,然后放下一袋子零食,就走了。我也以為爸爸就騎車回家了;可是,上課我看到有人在小玻璃窗口往里瞄,是爸爸踮著腳在看我,看我上課。因為他戀戀不舍!
其實,我看到的只是見到了我的爸爸。在見不到我的時候,那會還得去小賣部的公用電話打,一分鐘2毛錢,只有我給爸爸打電話的時候他才能通話;每當爸爸想我了,他又不知道撥哪個號碼,大概,想念也是一種心有靈犀。
后來這種狀態一直持續著,我是個戀家的人。
上大學的時候,我第一次見到校園里可以有那么美麗的河流,還有濃郁的綠色。老爸老媽也出去玩了幾天,可是就在送別的時候,爸爸又掉了眼淚,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個“沒出息的父母”,他們一到離別時就哭,說很想我,于是他們又給我塞錢,怕我過得不好;以前我總覺得媽媽是個心細柔軟的愛哭鬼,媽媽哭起來讓人很憐惜,而男生是不被允許哭泣的,男兒有淚不輕彈。我的爸爸是個在外剛強的男子,可是一到孩子面前所有的堅強都沒了,他的淚窩很淺,他說想念他的女兒。這么些年來,我最遺憾的是當年沒有早來上海,陪父母逛逛,而是趕著時間點兒來了,2010年9月16號,放下行李我趕緊去新生培訓了,而爸媽卻逛了逛那些不熟的上海必逛景點,尤其是在他們要回去的時候,我只是目送了他們離開,也沒有送到車站,也沒和他們一起吃飯。爸媽從不提,只到無意中說起,那次回來的車,空調開太冷。相比父母,兒女再多的愛都是不夠的。
這是我的爸爸,一個剛強的男人有顆柔軟的心,在家庭面前他就是那么輕易掉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