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裝上支架后,我整個人都廢掉了,能不能幫我取出來?”
劉大伯今年65歲,早在20年前就查出有冠心病,冠脈狹窄的程度有80%,因為當時他沒有啥癥狀,運動、工作都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也沒有進行做支架,多年來一直堅持隨訪復查和吃藥,醫生也一直告訴他不要做支架。
但是這么多年,劉大伯感覺自己冠脈狹窄這么嚴重,心里很不踏實,又到其他醫院做了檢查,植入了一個支架。做完支架之后,劉大伯感覺自己的身體怪怪的,覺得心臟有異物感,白天很累,晚上睡不著,情緒低落,也很容易生氣......于是懇請醫生把自己的支架給拆了。
植入心臟支架一定要慎重,一旦做了植入,心臟支架就很難再取出了,因為支架會和血管組織完全融合在一起。如今心臟支架已經降價、便宜了,更不能因為患者能承擔得起而濫用。2022年2月,《柳葉刀》雜志刊登了一項新研究,研究納入了一項歐洲32691例慢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數據,分別進行了為期5年的隨訪。
在隨訪1年時,研究者發現即便是沒有進行血運重建的患者,也有39.6%癥狀消失了,且心絞痛患者的比例在縮小。而在隨訪5年時,發現45.8%的患者無心血管事件,也沒有發生心絞痛。
至此,研究人員認為:大部分穩定型冠心病,吃藥即可幫助維持病情,無需置入心臟支架,介入治療并沒有改善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隨著時間的增加,患者心絞痛的情況也會慢慢改善。
《柳葉刀》雜志發表的文章都不推薦植入心臟支架,這不正說明心臟支架是個騙局?到底心臟支架還能不能用?
支架確實不是每個冠心病患者都適合裝的!廣州市荔灣區人民醫院心腦血管科賴曉菁表示,心臟支架的作用是幫助疏通血管,可起到緩解癥狀、穩定病情、減少心梗和猝死的作用,一般出現這三種情況的患者,才適合進行心臟支架手術。
1、心梗
在心梗發生后的6小時內應及時去專業醫院進行心臟支架手術,植入支架可幫助快速開通堵塞的血管,讓患者恢復正常心功能。
2、不穩定型心絞痛
一些病情不穩定的心絞痛患者,如若沒有及時放置心臟支架,很有可能會演變成急性心梗,對生命安全威脅很大。
3、勞力型心絞痛
部分患者在日常走路稍微遠一點時,就會有胸痛、胸悶的不適癥狀,但休息一會后癥狀即可緩解,這種勞力型心絞痛患者也建議進行心臟支架手術。
對于大部分慢性穩定型冠心病患者來說,支架沒有明顯益處。心臟支架“治標不治本”,不能幫助從根本上緩解心梗或猝死,只能幫助緩解心絞痛的劇烈程度。這類患者日常更需要做的是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堅持用藥等。當然,穩定性病變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判斷,不能盲目自行診斷,一定要有專業醫生指導。
生活中不少人認為心臟支架一旦放了就廢了,無法進行任何的體力勞動。且生命也被按下了倒計時鍵,這個說法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當然不是,在支架術后是否能進行體力活動,跟支架之間沒有直接關系,而是和患者術后的心肌缺血以及心功能狀態相關。一些罹患心梗的患者本身勞動力就比普通人要差,在規范心臟支架術后反而會讓患者的心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的勞動力和運動能力,對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可起到一定的助益作用。
大部分人在支架手術后感覺人“廢”了是因為心理因素所致,這類患者處于對支架手術的不信任以及自身病情的擔憂,以至于出現了明顯的焦慮、抑郁癥狀,這些因素都會讓患者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勞動能力。
簡單來說,心臟支架手術在正規使用的前提下不會“謀財害命”。需要提醒的是,一些放置了心臟支架的患者,也需要注意不能過于“放飛自我”。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胡大一教授是中國最早推行心臟支架的那一批人之一,早在1981年就參與了中國第一臺心臟支架手術,被譽為“中國冠脈支架之父”,但是隨著支架使用得越來越多,他成為了中國反對支架濫用的第一人,一直在勸說患者不要輕易做支架。
他表示,心臟支架的作用不可否認,它是開通血管、拯救生命最快速的辦法,但是支架不能預防心梗,體內放了支架,而支架內有長期血栓的風險。即使已經放了支架,患者也不能高枕無憂,如何促進心臟康復,胡教授開出了5個“處方”。
1、規范用藥即便是植入了心臟支架,患者也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長期規范進行藥物治療,定期和醫生進行溝通做藥物調整。
2、戒煙
吸煙是誘發心梗發生的直接因素之一,特別是對于做過心臟支架手術的患者來說,更需要戒煙。
3、健康飲食
在飲食上要注意保持健康,遵循飲食多樣化、粗細搭配的原則,主食要適當少吃,同時要嚴格限制糖分的攝入。
4、適度運動
從自己的體質、年齡出發,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把握運動時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時間騎車、走路等。
5、調整情緒
不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會同時存在心理問題,對于這類患者而言,日常如若無法自行調整情緒的話,要及時去醫院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一些經醫生評估需要放置心臟支架的患者,一定不要過分抗拒,心臟支架并沒有那么“不堪”,該放時就得放。術后也需要做好日常的護理工作,上述的幾點你都學會了嗎?#人人能科普,處處有新知##頭號周刊#
參考資料:
[1]Boden WE, Kaski JC, Al-Lamee R, Weintraub WS. What constitutes an appropriate empirical trial of antiangin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before referral for revascularisation? Lancet. 2022, 399(10325): 691-694.
[2]《心臟支架是奪命還是救命?(此主題針對60周歲以上的老人)》.廣州市荔灣區人民醫院.2018.5.26
[3]《專家:支架不能預防心梗 穩定性冠心病請慎用》.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2019.6.29
[4]《冠心病人都應該放心臟支架?》.光明網.2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