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多年來守著土地,面朝黃土背朝天,勤勤懇懇一輩子。但農民朋友也有老的時候,想繼續依靠土地獲得微博的收入,顯然有心無力。而此時養老問題隨之而來。其實,農村的養老,國家一直給予高度的重視。
多年來,也有不少關于農村的政策調整,為的就是讓農民朋友老有所養,心安即是歸處。小編就來說說,這些惠農政策。以下就說一下哪些農民退休后可按月領取上千元的養老金。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被征地的農民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斷了唯一的收入來源。那么養老問題就顯得極為棘手。對此,各地目前出臺了相關惠農措施,將被征地農民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中,每月可到上千元的養老金,當然這還在試點中。
如果農民無力繳費,可申請養老貸(每個月扣除定額的貸款本金和利息,還可領取一定的養老金。)養老貸款還清后,退休后可正常享受按月領取上千元的養老待遇。
2017國家出臺了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的新規,農民可一次性買斷養老保險。很多農村地區也開始允許農民補繳養老保險。農民一次性補繳15年交94428元,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即可每月領取上千元養老金。
2017年最新農村戶口養老保險政策中指出,只要參加新農保,農民們都能按月領取養老金,更有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
2017年農村養老新政:
1、 特定農民不用繳費也可領取基礎養老金。在新農保實施時,年滿60周歲的,其符合參保條件子女已參保的,無需再繳費,即可領取基礎養老金。
2、 享有高齡津貼。70歲以上農民,可享有高齡津貼,年齡越大補貼越多。
3、 失地農民享有與城鎮職工同等的養老金。2017年失地農民的養老金已經提高到與城鎮職工的養老金一樣了。
4、 養老金可跨地轉移。在外地務工的農民單位所繳納的養老金可轉移農村老家?;剜l后能在農村領取無需因領養老金而來回奔波。
5、 養老金可繼承。對于參保人死后養老金沒有領完的,個人存儲額余額的部分可一次性支付給法定繼承人!
6、 可一次性補繳養老金。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一次性繳交15年的應繳金),最高每月可獲得1300元的養老金,若選擇不繳交的,如第一點,可獲得基礎養老金。
?。ㄌ貏e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看點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布后的30日內與新浪看點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