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們中華兒女那么多姓,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1)帶女字旁的姓氏
如:娰、姬、姜、媯、嬴等,這是母系氏族社會女性崇拜的反映。
(2)以動植物或其他自然物為姓氏
如馬、牛、羊、豬、蛇、龍、柳、梅、李、桃、花、葉、谷、麥、桑、麻、粟、山、水、林、木、風、云、河、江、金、石、鋼、鐵、玉等,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圖騰。
(3)以封國、采邑為姓
如:齊、楚、燕、韓、趙、魏、秦、魯、蔡、鄭、陳、宋、阮。
(4)以職官、爵位為姓
如:司徒、司馬、司空、樂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孫、伯子等。
(5)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職業為姓
如:姚(虞舜生姚墟)、東方(伏羲住處)、西門、東門(魯莊公子遂后代封住地)、東郭、南、百里、歐陽(越王勾踐,被封在烏程歐陽亭)、陶、巫、卜、醫等。
(6)以祖先族號、謚號為姓
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莊、宣、平、成等。
(7)其他
A、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李煜賜奚廷圭(墨務官)姓李。
B、為避災難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吳被殺后,子孫逃到齊國,改姓王孫;陳厲公子陳完,在陳內亂后逃到齊國做了大夫,改姓田。
C、嫌原姓復雜、字多而改姓。如司馬簡姓司或馬或馮,歐陽簡姓歐。
D、少數民族主動從漢姓。如北魏孝文帝規定鮮卑族人改用漢姓如陸、穆、賀、于等,皇族帶頭,由原來的姓拓跋改為姓元。
E、另外,拓跋、單于、宇文、長孫、呼延、尉遲、耶律、完顏,愛新覺羅等都是少數民族姓的漢語譯音。有些少數民族姓在譯成漢語后,嫌字太長就簡化,如愛新覺羅,改姓羅,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