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重大發現,陜西發現大型青銅文明遺址,他們和黃帝有關系嗎?

根據新華社5月底的相關消息,考古學者在陜北清澗縣發現距今約3200年大型商代聚落遺址——寨溝遺址。寨溝遺址位于黃土高原腹地,目前發現的遺址面積為300萬平方米,規模龐大、遺存豐富。其中發現了9處高等級貴族墓的,有7座為“甲”字形大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玉器等,和殷墟上層物質文化相同。而商朝的疆域范圍并未到達陜北,那么這個青銅文明到底是哪個民族創造的呢?

寨溝遺址出土的青銅器

其實,寨溝遺址是李家崖文化的其中之一,其文化的覆蓋范圍比較廣,不僅涉及整個陜北,還到達了內蒙古和山西一帶。李家崖文化的核心是李家崖城遺址,位于陜西省清澗縣高杰鄉李家崖村西,于1981年被發現,在1982年到1991年進行了考古發掘。遺址長595米,寬122-213米,城內面積6.7平方米。城外的無定河環繞而過,地勢險峻,易守難攻。

李家崖文化是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其年代處于殷墟二到三期,也就是商代后期。考古學者將李家崖的文化分為A、B兩個類型,A型的青銅器基本都是禮器和酒器,其風格和殷墟風格一致;B型的青銅器數量遠多于A型,是殷墟風格和當地風格融合的產物。而該遺址發現的兵器、工具則和殷墟風格大相徑庭,相反和草原游牧文化有更多的聯系。

在經濟上,李家崖文化是農耕和畜牧結合。這里發現了許多農耕農具,以及堆積的糧食遺存——稷。此外還發現了許多動物的骨骼,例如馬、牛、羊、豬、狗等,而在藝術上則多出現虎、鹿、羊的形象。從氣候上說,商代和之前是中國歷史上最溫暖的時代,其亞熱帶最北可以到達燕山一帶。當時黃土高原氣候溫暖,降雨豐富、森林密布,其北部非常適合農耕文明的發展。

不僅如此,李家崖文化遺址中還發現了甲骨以及簡單的文字,可以辨別的有15種,其中有6種見于甲骨文,因此基本認可李家崖文化和殷墟遺址是一個文化系統。

李家崖遺址發現的符號

那么李家崖文化是商朝人創造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在商代時期,在黃土高原活動的主要是鬼方民族。以前,我們以為鬼方是一個游牧民族,現在看來,鬼方是一個相當強大的國家。鬼方是商朝最大的敵人,商朝多次征討鬼方,其戰爭規模相當大,戰爭也異常慘烈。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李家崖文化確實是鬼方活動的范圍。

然而,甲骨文中卻很少出現鬼方,反而出現很多的方,甲骨文中發現的商朝討伐方多達400多條,因此史學家李伯謙認為李家崖文化就是方文化。而董作賓經過分析后認為,方就是鬼方。后來考古學者在李家崖遺址中發現了刻有“鬼”字符號的陶片,因此李家崖屬于鬼方遺存基本被史學界所認認可。

《山海經》記載:“鬼國在貳負之尸北,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貳負神在其東,為物人而蛇身。”

那么鬼方又是從何而來呢?在論文《李家崖文化研究》中,作者分析了李家崖文化和殷墟文化以及朱開溝文化的關系,其中朱開溝文化可以了解其民族來源。朱開溝文化也是鄂爾多斯和陜北的青銅文化,時間從龍山文化時期到夏朝。從出土的青銅器、陶器來看,兩者之間的相似程度很高,李家崖文化很可能就是朱開溝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而朱開溝遺址又和著名的石峁遺址屬于一種文化,也就是老虎山文化,這是一種長期活躍在黃土高原的文化遺址。根據研究,龍山文化的陶寺遺址就是被石峁文化的人群所毀滅,可見老虎山文化很早就是中原的對手了。

根據分子人類學的研究,老虎山文化早期的居民主要是N系,其中內蒙古廟子溝遺址提取了3個Y染色體樣本,3個都是N。N曾經廣泛分布在中國北方,從紅山文化到仰韶文化都是,因此發現3個N系一點也不稀奇。

到了老虎山-朱開溝時期,老虎山文化的Q1a-F1626基因迅速增加,這個Q系基本就是鬼方人的基因。到了老虎山文化后期,這里開始進入到了青銅文化時代,其文化實力進一步擴張,不斷對中原的龍山文化發動戰爭,摧毀了陶寺遺址。

石峁遺址出土的石雕人像

李家崖文化遺址出土的石雕人像

2022年,付巧妹團隊在陜北、晉南的13個遺址提取了172個人類線粒體全基因組,得出的結論是陜北地區的母系遺傳成分主要是東亞北方人群,和黃河流域的古人群關系密切。我認為,這些陜北的母系基因之所以大量來自于黃河流域,就是因為老虎山文化人群南下進攻龍山文化,掠走了大量的婦女,最終產生了基因交流。

石峁文化的起源和擴張示意圖

不僅如何,老虎山和朱開溝文化的人群還曾經向東北遼河流域進軍,破壞了這里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到了商朝,朱開溝文化就發展為了李家崖文化,也就是文獻中的鬼方。

商朝經過大規模的戰爭,終于將鬼方擊敗。其中一部分鬼方投降于商朝,被安置在山西南部,其首領為“鬼侯”或者“九侯”,與西伯侯、鄂侯位列三公。根據王國維考證,鬼方最初為鬼姓,后來改為“媿”、“隗”或者“懷”,西周的懷姓九宗也是鬼方后裔,而北狄中的赤狄也可能是鬼方演變而來。

2014年,吉林大學對山西南部的倗國墓地人骨DNA進行了檢測,其結果是:在27個樣本中,有11個為Q1。從具體的墓葬級別來分析,貴族有6個樣本,其中Q1占據3個,O兩個、N一個;平民14個樣本,Q占據8個;而奴隸有7個,全部為O系。可以看出,倗國就是一個以Q系為主題的方國。從出土的青銅銘文來看,倗國為隗姓方國,可見是鬼方之國。

倗國的DNA分析圖

然而在中國的史前傳說中似乎找不到鬼方的身影,或許是每個時期對他們的稱呼不同。不過,隨著考古資料的不斷豐富以及分子人類學的不斷發展,我們最終能夠搞清楚鬼方Q系人群的來龍去脈。目前,許多學者已經開始認為鬼方就是皇帝的后裔,而鬼方實際上應該是Q和N混合的群體,也就是戎狄混合,其北狄之中不乏有姬姓人群。

我推測,在Q系取代北方N系的過程中,許多N系也就融入了進來,成為了貴族。后來,這個團體利用先進的青銅冶煉技術大殺四方,取得了輝煌的軍事成就。此后,黃帝征服了黃河流域的蚩尤集團和炎帝集團,但是自己也呆在中原而被同化了,成為了中國漢族的人文始祖之一。

還有很多部族則繼續生活在陜北一帶,后來演化為了鬼方,繼續和中原王朝為敵。實際上,這樣的故事在歷代不斷上演,例如北魏入主中原后,同為鮮卑后裔的宇文氏發展為契丹、另一支拓跋氏則發展為了柔然,成為了北魏的敵人。而西周姬姓,當來自于這個集團的N系,所以自稱是黃帝后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黃帝是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始祖?DNA學正在顛覆人們的傳統認知
以鬼方為代表的晚商羌戎集團主體是石峁齊家人群后裔
來自草原的禮物(二):“畜牧者”新識
揭破石峁遺址屬性之謎——石峁族屬或與帝舜有關
石峁遺址的發現石破天驚 石峁人屬于傳說中的黃帝后裔北狄先民?
榆林發現3000年前古城遺址,揭開神秘部族的“鬼方文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恰县| 韶山市| 山阳县| 平昌县| 沾益县| 大同市| 大埔区| 江陵县| 祁连县| 乌拉特后旗| 孙吴县| 岱山县| 喜德县| 繁峙县| 读书| 绥化市| 虎林市| 蓬莱市| 电白县| 红河县| 陵水| 昭平县| 蒙自县| 和田市| 太仆寺旗| 鹿泉市| 泊头市| 泽州县| 博野县| 铁力市| 岐山县| 纳雍县| 恩平市| 长沙市| 湖南省| 讷河市| 方山县| 榕江县| 新兴县| 柘荣县|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