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各類拍攝題材的攝影技巧,第6期:拍攝夜景。
希望大家有所收獲,歡迎關注,分享攝影作品,提出寶貴意見。
本文將從設備選擇、相機設置、拍攝思路三大塊內容詳細講解。
一、設備選擇
1、相機
越高端的相機,感光元件尺寸與性能越好,在夜景弱光情況下的拍攝畫面質量更好。而手機拍攝在拍攝遠處景物與放大細節方面遠不如相機給力。
2、三腳架
夜景拍攝光線較弱,光圈和感光度盡可能調大的情況下,光線一般也是偏暗,所以快門速度不得不調慢。快門速度越慢就容易產生抖動,造成畫面模糊,所以需要三腳架來穩定相機,減少抖動。
3、快門線或遙控器
用手按快門也容易造成抖動,所以使用快門線或遙控器來減輕抖動也是常見的事情。當你沒有這些附件時,也可以使用相機驅動模式中的“延時自拍”功能,按下快門后延緩數秒后拍攝,也能達到減輕抖動的作用。
4、補光燈或閃光燈
夜景人像拍攝時,光線不足就需要補光,所以補光燈或閃光燈都是必備的工具,當然這些補光設備只對近處有效果,遠景就不適用了。
二、相機設置
相機設置主要在三個方面:曝光、對焦、白平衡。
1、曝光
夜景光線弱,暗色部分較多,所以根據相機測光的結果來拍攝,容易過曝,所以建議適當減少曝光補償1檔左右的曝光量。
曝光三要素中,光圈視拍攝效果而定。
感光度在夜景拍攝中建議設置在100~1600的范圍內,高端的相機可以放寬到100~6400,這個范圍的噪點表現較容易忍受。
最后就是快門速度,因為感光度調高幅度有限,光圈調到最大光圈也沒法繼續調大,只有快門速度可以調慢來增加曝光。特別是拍攝大場景的大景深,光圈小,感光度小,快門速度只能調慢到極致。
2、對焦
弱光環境的對焦易出錯,所以這邊推薦手動對焦MF,特別是拍攝風光的時候,手動對焦來調整清晰范圍是最為精準的。
3、白平衡
夜晚一般偏藍顯冷調,燈火一般顯暖調,冷暖對比的畫面更有感覺。
建議先選擇自動白平衡,查看拍攝后的色溫值,再調到自定義色溫K值進行調整,調低500左右的色溫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三、拍攝思路參考
1、選擇日落前后半小時拍攝
夜晚光線太弱,不妨在華燈初上時取景拍攝,畫面細節展示更明顯,曝光時間與感光度的調節范圍更大,環境亮度讓畫面給人的意境感更強。
2、城市夜景風光
城市夜景選擇第1種拍攝很不錯,但大多數是天黑的夜景風光,這個注重燈光的布局、城市建筑與背景的烘托,建議登高用廣角拍攝,如爬樓黨、或從山頂俯拍等。
3、星空拍攝
城市拍攝的星空經常發現天空變成暗紅色等,這是光污染,粉塵燈光的影響。干凈的夜空拍攝要到農村或者大山里拍攝。后面會專門出一期星空拍攝的分享,敬請期待。
4、車流軌跡拍攝
夜晚的一大拍攝題材就是車軌拍攝,運用長曝光記錄車燈的運行軌跡。車軌的拍攝很簡單,選擇一個車流量較多、背景光源較少的地方,架上三腳架后使用慢門拍攝即可。
拍攝參數可以根據你的測光結果來調整:如測到的參數是F4、1/60秒,ISO800;將快門速度調到2秒,光圈調到F16,ISO100,實現慢門拍攝。
5、光繪創意
光繪和車軌類似,光繪是通過長曝光記錄光點的移動軌跡,形成美麗的光繪作品。夜晚選擇一個較暗的光源較少的場所,關了燈的室內也OK。利用慢速快門拍攝,移動光點形成圖案,圖案越復雜,曝光時間越多。
6、煙花
逢年過節必備的一個拍攝題材。有人認為煙花綻放時間很短,應當使用高速快門拍攝,但這是錯的,拍出來的只有一些光點。
煙花拍攝與光繪、車軌同理,也是利用慢門來記錄煙花綻放軌跡,所以煙花要用慢門,拍攝模式建議使用B門。
7、夜景人像
夜景人像需要補光設備,或依靠街上商店光源進行補光。
人物背景燈光可以利用大光圈來虛化,形成五顏六色的光斑。
8、大月亮拍攝
夕陽與月亮,兩大拍攝題材。
大月亮多依靠長焦鏡頭來完成拍攝,然后再通過多重曝光、或后期合成來實現。之前有幾篇文章細講了拍攝技巧,在此不再展開。
9、航拍
利用無人機航拍夜景是比較獨特的拍攝視角,常人難以發現。
你覺得還有哪些夜晚的拍攝題材?和大家分享一下。
有夜晚拍攝作品的發出來讓大家討論下,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