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家族里就占了三個。
一個是從小酷愛甜食(尤其是超市里的各種零食),愛喝飲料,這種習慣并沒有因為他的牙齒比別人壞的早壞的多而引起注意,直到有一天海鮮加啤酒的美味不再是美味,終于東窗事發了,他的腳趾關節疼得他滿頭大汗,看著化驗單上的尿酸值,他把一切過錯加在了偶爾吃了一次的海鮮啤酒上。聽了某些醫生片面的話,再通過度娘上的一些知識,從此開啟了“節食”的路程,再次見到他,滿臉的營養不良,滿口的這不敢吃那不敢吃。
凡是尿酸高、痛風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都知道不能攝入嘌呤高的食物,那些筵席不斷、常吃火鍋、喜食海鮮、愛喝酒的人群,就成了痛風高發的對象,他們的蛋白質攝入量應該略低,因為高蛋白膳食可能促進嘌呤的合成;碳水化合物中的蔗糖和果糖也可以促進尿酸的生成;過多的脂肪也會妨礙尿酸的排泄。所以這就需要能量適量而不超量,但鉀、鈣、鎂等元素則有利于降低尿酸的酸度,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高尿酸和痛風的飲食要遵循以下的原則:
1.控制總能量,要保證體重正常。
2.優質蛋白質來源以牛奶、雞蛋、豆制品為主,魚、肉類和海鮮嚴格控制在50克以下,禁食動物內臟、魚子、濃湯等極高嘌呤食物。
3、動物性食物最好選擇低脂食材,如:去皮雞肉、兔肉、里脊肉、白肉海魚等,少用烹調油脂。
4、主食以米、面、玉米、薯類為主,干豆控制在30克以下,為了預防一些慢性病,不建議每日全用精白細軟的作為主食,不用含精致白糖的食品,不飲甜飲料。(建議買成品食物時看看配料表)。
5、攝入大量蔬菜、蔬果和薯類(含鉀豐富),增加鉀、鈣、鎂的供應。
6、清淡烹調,盡量不加雞精、牛肉精、濃湯塊等調味品,魚、肉類盡量選燉煮方式,不飲湯。
7、嚴禁飲酒,不飲咖啡和濃茶。
8多飲水,不做劇烈運動,來促進尿酸的排出。
臨床上有的大夫會告訴痛風患者絕對不能吃豆制品,這種說法有些誤導,干豆類雖然嘌呤偏高,但經過水泡、磨漿、點鹵、擠水等工藝后,已經屬于低嘌呤食物,而豆腐干因擠水更充分,所以嘌呤含量更低。
人的蛋白質來源主要是動物和植物,動物蛋白數量要控制,而作為植物蛋白中的優質蛋白,豆制品反而可以適量攝入。
【劃重點】
做一個心中有數的人,讓尿酸不再高,讓痛風不再痛!